“述”与“作”是辩证的关系。“述”而无“作”是有学无识,“作”而无“述”是有识无学,实际上,“述”与“作”是相互依托而存在的。具体来说,学生不适应此类试题,主要原因是识少于学,就是说,对历史事实缺少判定能力。那么增强这种能力是不是要尽可能多地读理论呢,并不尽然,实际上,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首要问题是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历史事实。因为历史理论决不是空中楼阁,它是从大量历史事实当中提炼出来的理论认识,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事实为依托,再好的理论也无用武之地。相反,掌握了足够的历史事实,即使理论薄弱一些,只要勤于思考,也会取得有益的认识。“商品”这一概念可谓常见,可建立这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旷日持久研究的理论结晶,其中历史事实的含量极其丰富,以至于至今也不是很容易说清楚的。能说历史事实对于历史思维的建树不重要吗?历史事实当中蕴涵了大量可资比较、鉴别的事物,舍此即无法观流变、寻规律。从这个角度上说,史实掌握得越少思维越死,史实掌握多了,思维自然会活起来,也准确得多。 历史学科的考试范围,无论在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要求上都不会超出教学大纲,现在的教科书也能够适应考试的要求。那么,发掘大纲和教材的潜力,有效地提高学生掌握历史事实的能力和历史思维的能力,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首先,应尽可能连贯、细致、准确地将历史事实梳理清楚,建立历史事实的因果联系观念。这里边,强化记忆历史事实又是第一位的,这是学业成败的开端,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可能产生准确、丰富的因果联系和因果联系概念。历史事实的因果联系观念,是产生和发展多角度、高层次历史思维的基石,这就如同数学当中的加减法是高层次运算的基础一样。清理历史事实和建立因果联系观念,在史实和思维两大领域里层次相当,可以互相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能够产生良性认知机制。在这方面多投入一些,会有丰厚的回报。 第二,切勿一味追求理论思维,不能在学生的知识积累尚未到位的时候,急于让他们接受理论分析。理论认识作为一种对事物的高度概括,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如果硬塞硬灌,就如缘木求鱼,求鱼不得反而有害,理论在学生那里不是思想武器,而成为装饰物,甚至会滋生不求甚解、言之无物的学风。思维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在达到一定的知识积累的时候,会产生对事物进行概括的抽象思维的欲望。教育者的艺术就在于能够把握时机,适时地浇灌思维的花朵。子曰“学而时习之”,“时”即适时的意思。孔子教书育人卓有成效,从方法上说,适时而已。 第三,历史思维的理论根据要准确,结构要合理。所谓理论根据要准确,是指用理论分析史实的时候,理由要充分,分析要透彻,要起到认识历史事实本质的作用。反过来,历史事实亦可证明理论的正确性。科学的历史理论是一个整体,其理论结构是相当严密的。在进行理论思维时,要考虑到理论内容的整体要求,考虑到理论构成的各个方面。比如在用生产关系理论分析历史事实的时候,要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三个方面展开,不能缺胳臂少腿,残缺的理论并不能帮助我们认识历史事物。上举1997年19题的例子,如果学生真正懂得生产关系的理论,就能够很快识别四个选项中,何者是经济因素,何者是政治因素,就能够知道在社会革命当中生产关系变革的意义,就能够判断“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的历史事实最能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第四,对于历史事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内做到举重以明轻。实际上,历史事实本身和对历史事实的叙述是两回事,叙述是主观性的东西,叙述者对历史事实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历史事实的面目,也影响到学生掌握历史事实的程度。因此,叙述首先是原则性的,即要忠实于历史事实。其次,叙述是技术性的,即能够抓住历史事实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关系,用准确的语言予以表述,就像描绘一个人,你大可不必叙述他的每一个汗毛孔,但有的地方你非得细说不可。特别是在叙述思想史内容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原则性与技术性的结合。实际上,所谓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叙述的水平。这不光就教学而言,考试也一样。试题就是一种叙述,这种叙述准确与否就显得更重要了,因为它几乎没有更正的可能。考试的效果也和叙述有直接关系。 第五,历史事实和历史思维的关系是一个处于经常变化当中的关系。历史事实的积累,为历史思维提供条件,而历史思维的发展,又导致更多更有效地掌握历史事实。它们相互依托,螺旋式上升,永无止境。因此,不断地在这两个方面充实、提高才能取得进步,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无法奏效。那么有没有比较有效的办法呢?其实最有效的办法也就是最朴实的办法,这就是在教科书和通史类著作之外,接触一些原著和原始材料,这就像学医的人一定要进行解剖实习一样,永远在别人绘制的解剖图上徘徊,是找不到感觉的。上面说到汗毛孔在描绘人的整体时并不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知道它,不了解它的分布和功能。接触原著和原始材料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某些细节,观察到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如何由一点一滴的因素聚成的,体会到社会运行当中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认真读过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等历史文献,就会对波澜壮阔的三国沉浮的历史有新的感受。当你掩卷沉思时,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历史画面即呈现在眼前,一种与历史相通的感觉油然而生。毕竟,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现实中人又是历史中人。当然,我们无须追求凡事必翻阅原著和原始资料,但必须要有这种经历,或者在某一点上深入下去,这将使我们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历史思维处于极活跃的状态,从根本上提高历史专业的素质。 历史学科考试所追求的目的是测量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历史思维的水平,题型的设置与改造要服从这一目的,考试内容的设计更要体现这一目的。1997年单项选择题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使选择题进一步摆脱正误模式的束缚,为在历史事实和历史思维的结合上向高水准、深层次、多方面的方向发展打下了基础。另外,应不断地从理论和技术上去完善这类试题,提高它的效度和区分度,开发它的测试功能,使这种题型更加全面地考查学科能力。主观类题型在考查历史事实和历史思维方面有良好的条件,开发主观题的测试功能,主要是逐渐摆脱旧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模式,使之由内容式向条件式转化,为这类题型创造一个广阔的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