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年意识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意识中,具有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许多思想家先后提出了自己的均平理想,仅在土地分配方面,就有“均田”、“限田”、“王田”、“定田”等等方案。认真比较分析这些均平理想和方案,我们可以从中透视出中国传统均平意识的大致轮廓,即中国古代社会中曾经存在着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均平观:一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均平理想;一是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的均平理想。研究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均平观,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理解。 一 我国最早提出均平观念的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均平观念是孔子“仁”学结构的一部分,孔子的“仁”学理论,从政治上来说是维护西周统治秩序的“礼”,从经济上来说则是维护西周社会经济结构的“均”。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贫富两极分化,财富分配不均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孔子敏锐地感到:无限度地追求财富是引起社会动乱的根源,因为大家都努力追逐财富会因得失而产生怨恨,而贫穷也不免于要产生怨恨,即其所谓的“放于利而行,多怨”和“贫而无怨难”。为消除人们的怨恨,必须适当地分配财富,故孔子说:“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在这里,我们不能把孔子的“均”理解为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财富的平均分配,因为孔子所主张的仅是在各封建阶层尤其是被剥削阶层内部实现一种不甚悬殊的财富分配状况。孔子所说的“均”是建立在上下有级、尊卑有序的宗法血缘社会基础之上的“均”,也就是朱熹所讲的“各得其份”,即按照社会等级差序而获得不同量的份。至于如何实现这种“各得其份”式的均平,孔子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案,他只是站在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立场上,简单地要求被剥削阶级的人们能够“安贫”、“知命”、能够“贫而乐”,“贫而无怨”,要求一些富裕生活者“富而无骄”,“富而好礼”,以为如此天下就可以相安无事。他不懂得在阶级社会里,使一些人富裕的原因正是使大多数人贫穷的原因,贫富日益分化和日益对立乃是无法避免的客观趋势。孔子这种建立在宗法血缘社会基础之上的均平观念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求实行“仁政”,他反对聚敛,反对竭泽而渔,要求社会成员在等级秩序下建立一种团结、互助、协调、和谐的关系。由此可见,孔子的这种“均平”思想既具有落后、保守的一面,又具有人道主义的一面。其出发点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故自孔子所创制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后,孔子的均平观念也为一些封建君主所运用,如王莽推行的王田制,西晋初年实行的占田制,北魏、隋、唐初实行的均田制等就是孔子均平观念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孔子的均平观念特别为一些有识士大夫所提倡,作为解决封建社会土地兼并、财富分配不均这一痼疾的良方。如汉代董仲舒、师丹的“限田”之论,宋代王安石的均税、摧抑兼并之说,明清王夫之、颜元、吴铤、汤鹏的“均田”、“定田”之论都是孔子均平思想的发挥。而在封建士大夫所设计的均平方案中,最能体现孔子“各得其份”式的均平思想的要数龚自珍的农宗思想。 龚自珍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日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步步进逼,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整个社会面临着大变动的年代。他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出发,在总结庄存与、刘逢禄等今文经学大师思想的基础上,力倡“经世致用”,对孔子均平思想加以发挥,提出了其颇具特色的均平理想方案。 龚自珍的均平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富占有上的各得其份制。龚自珍认为善于治理天下的朝代,土地分配比较均平,贫富大体相齐,“有天下者,莫高于平之之尚也,其邃初乎!降是,安天下而已;又降是,与天下安而已;又降是,食天下而己”(《平均篇》)。龚自珍认为均平就应象远古时代那样实行按照等级差序而各得其份,“最上之世,君民聚醵然。三代之极其犹水,君取盂焉,臣取勺焉,民取卮焉”(同上)。他认为由于土地兼并激烈和农民起义打击,打破了原来的各得其份制,均平没有了,社会秩序也就乱了,“降是,则勺者下侵矣,卮者上侵矣。又降,则君取一石,民亦欲得一石,故或涸而涪。石而浮,则不平甚,涸而涪,则又不平甚”(《平均篇》),以致造成“有如贫相轧、富相耀;贫者阽,富者安;贫者日愈倾,富者日愈雍……大不相齐”的局面,(同上)。因此,均平是“千万载沾乱兴亡之数,直以为券矣”(同上)。为此,龚自珍提出了重新达到均平的方法“有天下者曰:吾欲为邃初,则取其浮者而挹之乎?不足者而注之乎?”(同上)、正是在此基础上,他设计了一个土地均平分配方案。他把家族的人分为大宗、小宗、群宗、闲民四个等级。大宗即长子,授田一百亩,可雇佣闲民(即佃户)五人。小宗是次子,群宗为三、四子,都称余夫。可授田二十五亩,雇佣闲民各一人。这样,“大凡大宗一,小宗群宗四,为田二百亩,则养天下无田者九人”由此类推,设“天子有田十万亩,则天下无田亦不饥为盗者,四千有五百人。大县田四十万,则农为天下养民万八千人”(《农宗》)。以此类推全国,实行这样的均平,天下秩序有条不紊,就可以进入太平盛世了,封建君主统治就可以继续下去了。第二是生产方式上的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生产者的国家,小生产者的脆弱性经不起风吹雨打,需要家族、家庭乃至国家的庇护,封闭性的小农经济需要的是自给自足,龚自珍均平理想的生产方式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大宗有十口,实食三十亩,桑苧、木棉、竹漆、果蓏十亩,粜三十亩,……机杼四之……料直葛布匹、绢三之,木棉之布视绢,皆不得以澹泉货”(《农宗》),男耕女织,米与绢布可以交换,“百家之城,有货百两,十家之市,有泉十绳,裁取流通而己,则衣食之权重”(《农宗》)连城镇有多少人口也规定有多少东西可以流通,龚自珍的设计可谓十分周详、完备。第三、分配消费上的租税俸禄制。中国封建社会早已有之。龚自珍主张对人民进行温和怀柔,反对残酷压榨,采取几个十一制。“百亩之宗,以十一为宅,以十一出租税奉上。宅不十一,则不足以容鱼菽之祭,不足以容舂榆;税不十一,则不足以天子养宫属及选举之士。以十一食族之佃,佃不食十一,则无以戚期功,以十一奉上,谊亦薄矣。以十一戚期功,恩亦杀矣”(《农宗》),因“圣者之法,以中下齐民,不以上齐民”(《农宗》),这样照顾到国家、佃主、佃户,达到均平。第四、政治上的开明君主制。这是龚自珍均平理想在政治上的体现。他对君主专制的淫威进行了批评,希望出现开明君主,尊重大臣,以改善君臣关系。他还希望学习古法,进行改革,以期仁政之道,兴利除弊,出现三代贤明之治,“仿古法以行之,正以救今日束缚之病。矫之而不过,且无病,奈之何不思更法,琐琐焉,屑屑焉,惟此之是行而虞其陊也?……将见堂廉之地,所图者大,所议者远,所望者深,使天下各世,谓之盛世君主之所有为,乃莫非盛德之大业,……则万万世屹立不败之谋,实定于此(《明良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龚自珍的均平理想与孔子的均平理想一脉相承,它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基础上的尊卑有序的各得其份的怀古式的均平,意在“补天”即努力兴利除弊以维持封建君主统治。龚自珍作为封建士大夫中的开明之士,已敏锐地意识到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是社会“致乱”的本源,社会财富分配情况如何,是关系千载治乱兴亡的大事。他找到了封建社会的一个主要病源,却道不明病因。他看不到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主义的经济制度,在于封建土地地主占有制,反而将社会财富“大不相齐”的出现,归结为“人心亡世俗坏”,幻想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通过对社会财富适当调整从而实现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而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事实上,龚自珍的均平方案提出来后,并没产生什么社会反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