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学既继承了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但由于时代的激荡,又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古代史学的特点。 中国近代史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社会在变,风气在变,思想在变,中国经受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巨劫奇变。历史学家们已经不可能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坐在书斋中优哉游哉地神游于历史的书海丛编之中了。他们必须面对现实,考虑国家民族命运,迎接外来世界的挑战,调适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接受心态,使旧学新知有机融和,以挽救国家,并从历史中找出能使祖国走上富强之路的千古良方。 因此,近代史学的序幕刚刚拉开,著名思想家龚自珍(1792-1842年)就提出,时代在变,必须除旧布新,进行改革,不然国家难有出路。他抱着坚定的“史学中心论”观念,认为不管什么学问,全都是史学。史学之外,再没有语言,再没有文字。历史学是一门可以“经世”的学问。另一位思想家和学问家魏源(1794-1857年)则提出,只有了解、学习外国的先进技艺,为我所用,才能战胜外国侵略者。为此,他写了《圣武记》,编了《海国图志》,提出许多具体的救国思想和方案。在福建做官的徐继畲(1795-1873年),根据自己在与外国人打交道过程中搜集到的材料,写成《瀛环志略》,成为当时介绍西方国家知识最渊博的百科全书。 龚、魏、徐之后,从现实出发研究历史、强调史学经世的趋向和意识,成为史学家们自觉或不自觉遵守的学术规约,并日益得到加强。这些史学家的立场、目的、思想境界、研究领域等等有很多差别,或保守些,或开明些,或迂阔,或精明,但都力图以史学作阵地,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有所贡献。 王韬(1828-1897年)、郑观应(1842-1922年)、黄遵宪(1848-1905年)是这一时期史学领域的先进代表。他们都曾经走出国门,到过外国,对外部世界有切身感受,所以眼光开阔而犀利,思索的问题更深,对中国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不起的是,他们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良中国政治制度的主张,开创了近代的世界史研究。 戊戌(1898年)以后,中国的危机更加深重,社会思潮日益激昂,史学革命的口号随后提出。史学革命思潮与当时的今文经学思潮、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相配合,汇合成晚清思想解放与启蒙运动的巨大潮流,为变革现实政治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特别是1902年,仿佛一夜之间冒出一大批新史学论著,来势凶猛,前所未有。因此,有学者将1902年定为中国“新史学”正式产生的年份,梁启超、章太炎、夏曾佑、刘师培、王国维等,就是与新史学紧密相连的响亮名字。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史学面貌发生极大变化,形成了以“求真”与“致用”为标志的两大史学趋向,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其后,由于受日本侵略的刺激,中国绝大多数史学家,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派别,都试图以史学作武器,以抵御侵略、拯救国家,从而构成了不同于晚清时期的新型的致用特征。 中国近代史学的第二个特点,是与外部世界紧密关联,始终受到国外理论思潮、历史著作的影响,采用了新理论新方法新思维,其中传教士和翻译家们起了重要作用。 近代以前,中国历史学一直处在封建社会形态中,人们把它叫做“旧史学”。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冲击和挑战,中国社会在应付冲击和挑战的背景下,整体社会形态发生变化,历史学也随之改变,近代意义上的历史学随之产生,人们把它叫做“新史学”。 “新史学”既是旧史学的延长和形态改变,也是西方冲击的产物。从这个时候开始,历史学从“历史哲学”到编撰理论,都增加了许多旧史学不具备的内容,许多西方的历史著作、历史理念、历史话语,被介绍引进到中国的历史学当中。促成这种改变的重要而直接的触媒,首先是西方传教士。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进行的知识传播,是全面的,包括了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学科的几乎所有方面。但是,一般讲,近代(1840年)以前,以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应用为主,几乎不涉及人文学科。传统的中国人也认为,西方的知识主要就是自然科学,并不存在人文学科。需要向西方学习的,也只是自然科学。至于人文学科,中国是最好的,根本无须向别人学习。鸦片战争以后,传入的人文学科的比例直线上升,中国人也开始懂得,西方不仅有先进的自然科学,而且也有精美的人文传统。在传入的西方人文学科知识中,历史学的比例和影响都是很大的。 例如,有一部叫《泰西新史揽要》的书,由蔡尔康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合译自英国史家马恳西(R. Mackenzie)所著的《19世纪大事记》(1880年),是晚清所有翻译西方历史书籍中销售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部。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讲他11 岁(1894年)那年的读书情况时就说,当时他读了邹沅帆的《五洲列国志》、日本冈本监辅的《万国史记》、蔡尔康所译《泰西新史揽要》及王韬的《普法战纪》,才开始对世界史略有所知。史学家顾颉刚也说, 他6岁时(1898年)恣意翻阅《万国史记》、《泰西新史揽要》、《万国演义》等书,才算懂得了一点世界史。像《泰西新史揽要》这样的翻译著作,为中国史学的近代化起了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