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对“历史不容假设”的思考(4)

第三,重视对历史的可能性探求的假设的方法论意义。
    认识历史的可能性运行,是认识历史人物作用的一个新的视角。历史人物的作用及评价,我们有一个基本模式,那就是不以“好”与“否”这样质的概念来衡量,而以量的概念来衡量。如能作出最佳选择的领袖人物,就是最值得肯定的人物。其标准就是民族的前途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说时势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但这决不是意义的全部。历史在英雄人物面前摆着许许多多的路,英雄的作用就是要超越自己的时代和阶级,选择最佳的一条路来。对慈禧太后的否定就在于她没有选择一条自富图强的近代化道路,而作了最坏道路的选择。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就在于他们作出了一条符合当时中国社会需要的选择。客观可能性历史就是被选择的客体。尽管某个历史人物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但没有尽可能的替力作出最佳的选择,那他还不是一个伟大的人物。相反,如果某些历史人物阻碍了历史的发展,但就其历史发展本身来看仍是最佳的选择的话,那末,他也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最好不用“促进”、“阻碍”这一类的字眼,而用“选择得好”或“选择得坏”这样的词句。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经常使用假设方法。先民在评价大禹的功绩时说:“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如乎!”。(16)罗素在评价俾斯麦也说,如果俾斯麦在童年夭折,欧洲70多年的历史也将跟实际发生的完全不一样。(17)自1987年以来,苏联史学界也冲破了历史不容假设的禁区,重新探讨历史发展中不同道路的选择。史学家沃斯克·列克斯基认为,如果斯大林“坚持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历史发展可能就会是另一种样子”。(18)当然我们过去的假设主要在定性的分析上,十分抽象;要达到定量的科学的程度,得依赖于现代化的高科学技术水平。
    研究历史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常常使用假设方法。巴斯噶强调偶然因素在历史上的作用时,用了一个著名的假设:“如果克娄巴特拉的鼻子长得长一些,整个世界的面貌也就不同了。”(1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经常使用假设方法。马克思在强调历史的必然性时也用了一个假设:“每一个时代都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也就要创造这样的人物来”。(20)
    已经成为历史的选择,常常不是最佳的选择。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也不是行驶在最合理的航道上。对可能性的探求和历史的假设,就是要对现实历史采取不断检讨的态度来完成人类历史的重构,认识人类过去做什么和已经做了什么,让人类历史真正成为一部杰作,如艺术品一样完整无缺,以便将来历史按照最佳模式演进。这也是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共同要求。
    对可能性的历史进行研究,将是当今历史科学面临的一次重要革命。苏联史学界现在也普遍认为,对历史发展的道路重新假设,“将是史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新的冲击。”(21)在我国,一些史学前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何兆武先生著文,认为研究历史必须研究可能的历史,这是历史学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尺。(22)柳植先生提出了历史选择性的概念,并对苏联十月革命的各种可能性进程提出了假设和模拟。(23)由此看来,一个总的趋向是:我们必须放弃“历史不容假设”的结论了。
    收稿日期:1989年9月28日
    注释:
    ①《苏联史学界重新评价伊凡四世》,《历史研究》1957年第7期。
    ②盛国雄等《评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5页,人民出版社1684年版。
    ④《列宁全集》第20卷第459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⑤《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第4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42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11页,人民出版社1684年版。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7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⑨席勒《人本主义研究》第9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⑩(12)(15)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第87、93、9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11)黑格尔《小逻辑》第300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李桂海《历史真实与历史模拟》,《历史教学问题》1985年第1期。
    (13)(22)何兆武《历史研究中的可能与现实》,《史学理论》1988年第1期。
    (14)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16)《左传·昭公元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17)罗素《自由与组织》,《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第20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8)1987年11月3日《真理报》。
    (1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23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50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1)吴恩远《“加速发展”战略与苏联史学改革的新思维》,《史学理论》1988年第1期。
    (23)柳植《论历史的选择性》,《史学理论》1988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