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5)

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指导史学研究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体系,给我们提供研究的立场、观点、方法,使主观认识更加符合于历史实际。尽管人们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时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但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才完成了从传统史学和近代史学的转变。到21世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仍将引导中国历史学迅速前进,再创辉煌。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它依靠自身的理论威力确立指导地位而不是靠行政手段发号施令。它允许各种学派、各种理论存在和发展,将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展开讨论,百家争鸣,明辨是非,从中汲取营养。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学派,在它产生时期,曾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内核。“有容乃大”,我们只有批判地吸收全人类文化中的营养,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能唯我独尊,排斥异己,固步自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又必须在发展中才能很好地坚持。如何正确对待各种学术流派和学说,是下个世纪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才能够青春常驻,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才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21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将更加拓宽研究的领域。当前,历史学同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科学研究呈现整体结合的趋势,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方兴未艾,诸如社会史学、人口史学、生态史学、心理史学、城市史学、计量史学正在崛起。由于跨学科的研究,历史学从其它科学中借用了新概念、新模式、新方法,扩大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将真正全人类生活发展的整个过程纳入了历史学研究的视野,致力于通史研究与专史研究的结合,致力于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不再局限于条块分割,不再满足于政治、经济、文化鼎足三分的格局。这将使整个世纪的历史学克服内容狭隘、选题单一、方法陈旧的缺陷,有利于历史学改变面貌,焕发出青春。
    21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将把20世纪的近现代史作为研究的重点,而予以特别的关注。尽管尘埃尚未落定,盖棺犹难定论。人们惯常要考察昨天的事件,从刚刚过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取教益,增长智慧。因此,近现代史永远显示其新鲜的光泽和永久的魅力。历史学家总是努力克服收集资料的困难,冲破禁忌,越过雷区,投身于近现代史的研究,试图对刚刚完成的历史过程作出科学的、合理的阐释。司马迁作《史记》,一直写到刘邦、项羽和《今上本纪》。司马光作《资治通鉴》,隋唐五代史部分写得最为详尽,最为用心,篇幅亦最大。马克思所写《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更是研究当代历史的典范,恩格斯称赞说:“他对当前活生生的时事有这种卓越的理解,他在事变刚刚发生时就对事变有这种透彻的洞察,的确是无与伦比。”(注:恩格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三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2页。)21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将深入研究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及其事件、人物、思想、制度,作出公允的评价。20世纪是苦难的世纪,也是伟大的世纪,中国贫困、屈辱,进而奋起抗争,富有慷慨悲壮、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内涵。人的痛苦,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表现得淋漓尽致。21世纪的历史学将透视、描摹、再现这个伟大的时代,给后人以深刻的教育。
    历史学的繁荣常常和新史料的发现、公布有关。我国历史悠久,还有许多未为人知的重要史料隐藏在各处,如深埋在地下的古代陵墓、城垣、民居、实物。随着基本建设的进展,考古发掘将会有重大的收获。即拿现存古籍来说,亦数量众多,浩如烟海,分散庋藏于全国各地,至今尚无精确统计,更谈不上整理、出版和利用。下世纪内将会对存世古籍进行全面清查和大规模整理,这批丰厚的文化遗产将推动历史研究更快前进。近现代档案是研究当代历史最重要史料,汗牛充栋,现尚深藏库中,许多文件有待解密公开。至于外国资料,分散在世界各国,用各个国家的语言写成,数量浩瀚,情况复杂,亦需要弄清藏地、数量、类别,进行认读。总之,21世纪,将有大量史料需要挖掘、整理、刊布、利用,将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总之,大规模的史料整理工作,将是历史学繁荣的起点。
    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的发展,历史研究的观念、手段、工具正在发生重大革命。这将给21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利用电子计算机寻找、积累、贮存历史资料将极大地减轻史料工作的劳动强度,使浩繁的史料得到方便而充分的利用。通过对计算机整理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用统计图表和数字公式来显示某种历史趋势,将使研究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以弥补研究中例证性和罗列性的不足。我相信,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推广将使历史研究跨入广阔的新天地。
    尽管在21世纪,中国历史学将会有很多发展的新机遇,但历史学要前进,最重要的是靠历史学家素质的提高和主观的努力。我们应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来指导历史研究工作;要树立起勤奋钻研、孜孜不倦、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要坚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史论结合的优良传统;要发扬谦虚谨慎、戒急戒躁、严肃认真、尊重学术规范的学风。这样,21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就一定能繁荣昌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