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方面,宋代福建的社会环境。 上述的学术方面存在的客观条件,对于众多的文人学者来说具有一般性的或普遍性意义。而对于郑樵来说,宋代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为他编纂《通志》所提供的客观社会环境具有特殊意义。 郑樵在完成《通志》的编纂之前,除了绍兴十八年(1148年)冬动身赴临安献书,绍兴十九年(1149年)返乡,以及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二月应宋高宗特召赴阙之外,大部分时间基本上盘桓于八闽的山水之间。也就是说,他的知识积累和实地考察绝大多数是在福建完成的,福建地区为他编纂《通志》提供了主要的人文和物质基础。 宋代是福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我曾在《试论两宋八闽文化的发展》(注:《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四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一文中,就宋代福建文化飞跃发展的诸多标志及其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原因作过初步分析。这里仅结合为郑樵编纂《通志》提供客观条件的具体命题申论一二。 1.繁多的科举成果与良好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 郑樵自言:“家贫无文籍,闻人家有书,直造其门求读,不问其容否,去往曾不容吝。”(注:《夹漈遗稿》卷二,《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9页。)他如饥似渴的读书欲望和持之以恒的长期学术积累之所以能得到实现,乃得益于当时福建尤其是莆田一带极其丰富的藏书。而这种客观文化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宋代福建繁多的科举成果与良好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的结果。 中国的政治中心在宋代由唐朝的长安东移至开封又南移至临安,以致于“天旋地转,闽浙反居天下之中”。同时宋代科举制度无论是取士名额还是及第后的待遇都远远比唐代优惠,因此宋代福建士人通过科举入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据《闽大记》的记载统计,福建人进士及第者唐代有58人,到北宋增至2503人,到南宋又增为3482人。以莆田为例,地方史志称:“莆邑地虽僻小,而文物之盛甲于闽中。其科第自唐贞元七年林藻擢进士第始,历十五代仅十三人而已。至宋时大盛,遂有‘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之语。”“宋代三百年间,莆邑之人,举进士者八百二十余人,预诸科特奏者九百八人。”(注:[清]林扬祖编纂:《莆田县志》,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抄本。)宋代福建士人由科举而入仁的空前盛况,既是福建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果,又成为促进当地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因,从而使得福建民间的读书风气浓厚、福建民间藏书丰富、应试举子与及第进士的人数不断增长,文学作品与学术著作也倍增。 其结果突出表现在两方面。其一,福建学人的著作量激增。据对陈衍的《福建通志·艺文志》的不完全记载的统计,福建人的著作量,在唐五代只有74部、363卷,到宋代猛增至2268部、21385卷。(注:姚兰:《从唐到清福建人著作的初步研究》,(油印稿)。)其二,宋代福建文化的吸纳与积累因科举登第者多而相得益彰。因为,许多因科举入仕者任官后不改嗜书之好,每到一地当官,都留心访求书籍,或传写,或购置,待解绶归田时携运回乡,故其私家藏书益丰。如莆田方略的万卷楼,乃因“方略宦达后,所至专访文籍,民间有奇书,必捐金帛求之,家藏至一千二百笥,作万卷楼储之。”又如方渐的富文阁,进士入仕后并不置家业,而是专意藏书,“尝谓:‘闽人无资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所至以书自随,积至数千卷,手自窜订,增四壁为阁藏之,榜曰富文。”(注:[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卷六,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宛委别藏》本,第16页。)郑樵在《通志·校雠略》中提到:“尝见乡人方氏望壶湖书籍颇多,问其家,乃云:‘先人守无为军(治所在今安徽无为县),日就一道士传之,尚不能尽其书也。’如唐人文籍无不备。”又说:“乡人李氏曾守和州(治在今安徽和县),其家颇多历阳沈氏之书。乡人陈氏尝为湖北监司,其家或有荆州田氏之书。”所谓历阳沈氏即沈立,他曾在四川当官,以俸禄购书至数万卷;荆州田氏即田伟,其博古堂藏书有57000卷之多。而莆田氏李氏、陈氏分别因仕宦之便传抄或购得沈、田的部分藏书。又有漳浦吴与,一生担任七任小官,俸余悉用于增添藏书,家中藏书达二万卷之多,其中不少是当时罕见的版本。郑樵曾出游漳浦,阅览其藏书,(在《通志·校雠略)中,郑樵评论道:“漳州吴氏,其家甚微,其官甚卑,然一生文字间,至老不休,故所得之书,多蓬山所无者。” 郑樵由于生长于具有繁多的科举成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福建,长期受这种客观的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获益极大。如读书应试成风的莆田,被人誉为“比屋业儒,俊造如林”、“诗书为八闽之甲”的文化之邦。“诗书为八闽之甲”,不仅指当地文化人才济济,而且也指当地文化载体即书籍收藏丰富。郑樵得以出入著名的藏书家中,饱览群书。除上面述及的方略万卷楼、方渐富文阁、方氏望壶楼等外,又如“方于宝家有三余斋,聚书数万卷。”(注:[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卷六,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宛委别藏》本,第16页。)还有林霆,据《宋史·郑樵传附林霆传》称:“林霆字时院,擢政和进士第,博学深象数,与樵为金石交……聚书数千卷,皆手自校雠。” 2.福建较安定的社会环境。 宋代福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远离宋金、宋元战争前线,这为文化学术得以保存、积累和发展提供了相对有利的社会环境。正如绍兴十五年(1145年)兵部郎中叶世珪在奏疏中所指出的:“闽中不经残破之郡,士大夫藏书之家,宛如平时,如兴化之方、临漳之吴,所藏尤丰,悉为善本。”(注: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3,《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465页。)郑樵自己也庆幸:“所赖闽无兵火之厄,可以见天下之书。”(注:周华:《上殿通志表》,《福建兴化县志》卷六,1936年重刊本,第12页。)以上所述,或可说明为什么郑樵能以“区区一身,僻处寒陋,独犯马、迁以来所不为敢者而为之”的部分客观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