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游红霞]民族节日的公共化——上海的满族颁金节(2)


    02 上海颁金节:从“一个人的节日”到“都市民族节日”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也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城市。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各方民众和少数民族同胞纷纷来到上海学习、创业和生活。他们在融入新的都市化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元素;他们接受了上海的海派文化和都市文化,也自发地找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建构自身文化的认同。颁金节作为联系民族情感的民俗载体,开始在上海生根发芽。1984年来到上海工作的满族作家白玉芳女士,于2005年11月12日,在“吉祥满族”等网络平台积极联络在上海的满族同胞,号召大家共同过颁金节,并首次自发地组织举办颁金节活动。当时仅有10位来自于上海、南京的满族同胞聚集在一起,互相介绍各自在东北的家乡,学唱颁金团聚歌曲,还穿着满族服装合影。满族颁金节由此进入上海。
    这种自发的文化寻找和实践的行为,是白玉芳以一个人的力量、凭着对自身民族的热爱和文化自觉意识而进行的。可以说,上海颁金节的最初形态是白玉芳“一个人的节日”。据白玉芳本人口述,“当初做这件事是无意识的,没有想太多,只是想单纯地过一个属于自身民族的节日,凝聚族胞之间的感情。在上海这样的都市里,同胞之间很少有机会能聚在一起,颁金节正好给了我们很好的交流契机。”
    2006年,白玉芳从广西作家协会转至上海作家协会,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由于上海作家协会为上海南京西路街道办事处辖区,静安区少数民族联合会接纳白玉芳为联合会理事,南西街道党工委批准白玉芳成立了颁金文化工作室,成为静安区民族工作部门以及民族联领导下的社区文化团体。这是中国首个少数民族作家工作室,旨在弘扬满族颁金文化,开展民族民俗文化活动。自此,满族颁金节开始真正进入了上海的都市社区。
    2009年,颁金文化工作室首次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南京西路少数民族同胞欢度颁金节、那达慕联欢会”活动,上海南京西路社区的满族、蒙古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族、赫哲族等民族同胞欢聚一堂,并邀请上海地区曾经赴黑龙江、内蒙古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一起共同欢度节日。会上,满族同胞以传统礼仪向与会的静安区委统战部、民宗办及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领导嘉宾敬献哈达,与会领导发表讲话并向少数民族同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各民族同胞表演了精彩的民族歌舞。这是政府部门第一次介入上海颁金节的活动,并将满族的颁金节与蒙古族的那达慕联合起来,吸引了多民族的共同参与,充分体现了颁金节作为非遗资源的共享性和公共性。白玉芳讲道,“过去上海有很多赴黑龙江、内蒙古的满族村插队落户的知青,他们对满族文化有一定的认同和情感,邀请他们共同参与颁金节,可以让他们重温乡情记忆,还能与少数民族同胞共同学习民族民俗。”2011年11月16日,颁金文化工作室以“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将各民族欢度颁金节、那达慕的照片,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共同主办的“世纪留影——全球华人百年全家福照片展”上展出,体现了上海颁金节的民族团结精神。
    针对上海城市区域宽泛,民族同胞工作繁忙,组织见面聚会有所不便的现状,白玉芳建立了“八旗子弟”微信群。一开始以满族同胞为主,后来越来越壮大,扩展为包括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锡伯族、回族、汉族等在内的民间团体。该微信群凝聚的不仅仅是满族同胞的文化精神,更是成为各民族团结交融的平台和纽带。
    “民族团结一家亲——欢度颁金节”现已成为南京西路社区及静安区的民族文化品牌活动,每逢颁金节,还会有东北、杭州、南京等各地区的各族同胞来到上海相聚,大家穿上民族传统服装,载歌载舞的在一起欢度节日。上海颁金节日趋丰富多彩,声名远扬,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共享”和“公共”特征的“都市民族节日”。
    上海颁金节最初是白玉芳“一个人的节日”,是单一民族在有限范围内参与的节日。后来在白玉芳及颁金文化工作室的带领下,逐渐发展成为众民族参与、各部门合作、多地区呼应的“都市民族节日”。上海颁金节实现了由“小众的”、“个别的”节日向“共享化”、“公共化”节日的跨越。上海颁金节承载的历史文化传统涉及包括汉族在内的大多数北方民族,体现出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品格,融汇成为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新上海城市文明的和合体。如颁金文化工作室牵线吉林省社科院民族研究所与乍浦镇历史文化研究会就满洲八旗驻防文化、满洲八旗水师营文化进行交流;联合镇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烈士陵园与山东青州进行青州八旗驻防文化与镇江蒙古八旗驻防文化的交流活动。这些都与“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海派文化精神高度契合,为颁金节在都市文化空间中的公共化传承奠定基础。
    多民族、多部门、多地区联合进行的都市节日展演,是颁金节“共享化”、“公共化”的又一表现形式,是政府部门、文化团体、民族精英等几方面“合谋”的结果,顺应了非遗保护的时代潮流。颁金节在上海被演绎为“公共化”的“都市民族节日”,是一种“传统的发明”。霍布斯鲍姆论道,“被发明的传统”意味着一整套通常由已被公开或私下接受的规则所控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种仪式或象征特性,试图通过重复来灌输一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而且必然暗含与过去的连续性。事实上,只要有可能,它们通常就试图与某一适当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过去建立连续性。主要包含三种类型:1、那些使各个团体(真实的或是虚假的共同体)的社会凝聚力或成员资格得到确立或是象征化的传统;2、那些使制度、身份或是权力关系得以确立或合法化的传统;3、其主要目的是使信仰、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得到灌输和社会化的传统。因此,上海颁金节作为一种“被发明的传统”,在非遗保护运动的背景下,通过节日的都市展演,凝聚了民族情感,建构了民族成员的认同性,并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
    03 非遗的校园传承:多方联动的“公共化节日”
    非遗保护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运动,我们要关注到,有着数万师生群体的高校也是非遗资源的重要文化空间,广大师生有条件和义务参与非遗的传承和建设。非遗的校园传承也是高校职能的践行方式,因为高校不仅要教书育人、科学研究,还要进行社会服务,以及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资助许多文化建设项目,“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便是其一。多年来,该项目依托民俗学学科,在学科带头人田兆元教授的带领下,与都市社区联动进行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建设,目前已成为华东师大的“校园民俗”和文化品牌,是“非遗进校园”的传承方式和文化叙事。
    2009年7月9日,田兆元、洪建康、白玉芳首次拜访满族八旗将士在“镇江保卫战”的长眠之地——镇江烈士陵园,这是华东师大关注满族文化的开始。而后,华东师大民俗学团队持续参与并指导南京西路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与白玉芳带领下的颁金文化工作室形成良好的互动,将满族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融合起来。2012年1月,颁金文化工作室与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联合出版会刊《赛音!海东青》,成为讲述和传播满族颁金文化的平台。具体而言,华东师大对满族颁金节的校园传承主要表现在对颁金节进行学术研讨和专业指导、与少数民族同胞共同过节、联合进行颁金文化的推广活动以及媒体宣传等方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