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历史学的客观性:后神话时代的思考

人类的历史认知到底能不能够达到,或者接近于客观存在的历史本身?自从实证主义“ 求真”的史学观念遭到质疑以来,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大多数历史研究者以及其他许多人 的深深困扰。因为,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了他们在进行历史认知活动时的基 本态度和立场。在现实的历史认知活动中,许多人事实上已经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了一种 立场,或者认可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者坚持历史认知能够接近于客 观真理。尽管如此,这种简单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上述问题的解决,时至今日,它依然是 许多人争论不休的核心话题之一。
    要想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委实困难。不过,作出一个相对确定的回答还是 可能的。为此,我们至少需要考虑到如下这些因素:历史认知的对象、历史认知的媒介 、历史认知的主体,以及历史认知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历史认知活动, 是指受过一定专业训练人员的史学研究活动,随着人类的认知活动逐步趋于专门化、学 科化,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历史认知活动成了全体人类的历史认知活动的代表。
    首先来看看历史认知的对象。一般认为,历史学的认知对象,就是客观存在过的历史 事实本身(有的人不用“历史”这一称呼,而称之为“过去”或“过去的事实”),它包 括人类以往所发生的一切活动。这种历史具有流动性、易逝性和不可重复性,但它本身 确确实实存在,不管我们是否知道及是否能够知道它的存在。历史本身首先表现为纷繁 复杂的现象,至于这些现象后面是否还存在着规律,论者的观点则不一致。对此的看法 可以一分为二:一种认为历史现象背后存在着规律,并且,这种客观存在的规律,就是 历史认知活动的目标和最后归宿,从黑格尔、马克思到20世纪末的中国的众多史学工作 者,都持这种看法;另一种则认为,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它背后并没有什么暗地里统 摄作用的规律,历史相对主义的众多观点,即奠基于这种看法之上。尽管存在着这样的 分歧,但总的来看,论者各方都基本认可历史本身的客观性。
    由历史本身的客观性,能否导出历史认知的客观性?这就需要考察其余的三个因素,即 历史认知活动的媒介、主体和方法。这三个因素中是否含有客观性,就决定了历史认知 活动的客观性及其程度。
    历史认知的媒介即各种史料。最初,史学家们相信,史料就是客观历史的真实展示, 哪怕只是破碎的展示。换言之,史料被视为等同于客观历史本身,因而具有完全的客观 性。于是,尽可能多地占有史料,就有可能接近历史的客观存在。后来,随着实证史学 进一步发展,历史学家们对于史料的认识更趋细致。史料被进一步区分为第一手(原始) 史料、第二手史料、第三手史料等等。原始史料最受重视,因为它被视为客观地反映了 历史(或历史的一部分)的真实内容;二手、三手史料则因经过重重转述、引用而可能被 增删修改,因而客观性、真实性大减。于是,人们相信,尽可能多地占有和使用原始史 料,假以严格的考证,就能使历史认知活动达于客观存在的历史本身。
    不幸的是,随后而来的对于史料的批评和进一步认识,却消解了人们对史料客观性的 笃信不疑。众多批评者纷纷指出,史料只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其中展示的并不是纯 粹客观的历史本身,而是被人的主观意愿和心志所过滤与着色过的历史。就拿档案来说 吧,实证史学习惯把它视为最客观的史料,认为它较少掺杂个人的主观意志,较为忠实 地反映了历史本身,因而利用原始档案进行历史研究,被公认为是通向客观存在的历史 本身的重要途径。然而,即使是最严谨的历史学家,也不得不承认,档案并不如一般人 所想像的那么完全可信。探究一下档案的形成和保存史,按照米歇尔·福柯那已经成为 时髦话语的说法,即对档案作一番小小的“知识考古学”研究,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所 在。档案在被研究者利用之前,首先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事件(活动)发生--当事人 (或有关人)立即或事后记录--记录稿经过不同的人或机构修改--定稿--再修改- -分类、封存--档案部门整理--对公众开放。这么多的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由 人在操作,因而,在上述每一个环节中,不管有意无意,不管以何种形式,人的主观意 愿和心志都渗入了档案当中。这样,看似客观的档案还能够忠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 么?出土文物--古史专家最信赖的史料,同样值得怀疑,纵使它被埋于地下以后未再 负载着人的主观意志,它在被埋入地下之前就已经承载着人的主观意志了。总之,实证 史学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史料并不具备纯粹的客观性,因而,基于对史料客观性 的肯定而导出的历史学的客观性,只是一种值得怀疑的神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