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文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党在新时代对“三农”发展、城乡关系发展的深刻论断和准确定位,是着眼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和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城乡协调发展难题的战略抉择,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导方针。笔者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突出以下重点、统筹推进。
    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振兴乡村,农民富裕是关键。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又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要通过强化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等收入效应,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农民投入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之中。
    一是提高工资性收入。持续推动户籍制度及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配套制度落实,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健全合理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加大教育培训和职业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高其稳定就业能力和物质待遇;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坚决遏制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不良行为。二是提高财产性收入。充分激活农村各种要素资源,提高资产资源使用效率和增值功能。强化农村宅基地、林地、集体土地、集体建设用地、房屋、小型水利工程等资产确权工作。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宅基地转让、抵押,规范宅基地管理,探索宅基地入市办法;对农村闲置并丧失公共服务功能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按照经营性建设用地确权给集体,由集体统一经营;对农村丧失居住功能的空置房宅基地拆旧复垦,再利用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交易所得费用可用于发展乡村旅游等非农产业;推广发展土地托管、土地股份合作和农业共营制,实行集体股权、村民股东、按股分红模式,创新市场化投资途径。三是提高转移性收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村;遵循市场规则和公平公正原则,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按质按量分类,调整农业补贴的方向和结构,提高农业补贴效能。四是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有外出务工能力的贫困人口,引导其走劳务输出的增收路子,广泛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但不便或不想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引导其走产业扶贫的增收路子,即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在园区企业就业、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等,让他们就近就业;对劳动能力相对较弱的贫困人口,引导其走“能人带动”的增收路子,即鼓励其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充分发挥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救助制度的兜底功能。
    二、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一是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提高竞争力,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施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土地产权制度,盘活土地经营权,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发展活力。二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形成内部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布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发展绿色化,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注重资源整合、政策对接和捆绑,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推进产业精准脱贫、特殊区域农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综合发展“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经营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利用型产品+适度规模经营户+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模式。突出政府把控方向、各方开放参股、股权精准量化等发展模式,强化资源、资金、资产、组织力量整合。四是发展智慧农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依托“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通过农业生产领域的信息化、智慧化、生态化改造和实现产业链管理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五是强化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引领示范,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融合主体,推动返乡创业集聚发展,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六是积极发展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科技与现代产业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农业技术重大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七是加快培养现代农业发展人才。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使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依靠科技进步、资本配置优化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及效率,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