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文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2)


    三、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要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发展产业特色鲜明、服务便捷高效、文化浓郁深厚、环境美丽宜人、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着力培育供给侧小城镇经济。坚持从实际出发,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立足各地区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防止“千镇一面”,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升城镇的服务功能、环境质量、文化内涵和发展品质。构建利益分享和资源分配机制,促进劳动力市场、教育机会与医疗资源等公平分享,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坚持市场主导。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要求,发挥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搭建发展平台等作用。推动发展小城镇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发展具有特色优势市场主导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四是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内涵特质。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推动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五是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盘活存量和低效建设用地,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实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生态环保设施城乡统一布局建设。六是推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均衡配置。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城镇资金、信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城乡产业链双向延伸对接。促进城乡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结合,推进转移就业贫困人口在城镇落户,妥善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看病、上学等问题。
    四、加快发展全域旅游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高端化,最大限度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一是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制定乡村近期中期长期旅游发展规划。建立乡村旅游指导目录。瞄准市场需求,进行特色定位,加大市场推广和人才培训力度。实施绿色旅游开发,加强旅游环境保护。二是培育跨区域旅游功能区。依托跨区域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培育一批跨区域旅游功能区,构建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区域旅游业发展增长极。三是开展乡村旅游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提升餐饮业发展品质,构建新型住宿业,优化旅行社业,积极发展旅游购物,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四是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高旅游产业的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提供高质量、精细化的旅游服务,增加有效供给。推动农副土特产品通过旅游渠道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孵化一批新产业、新业态,突出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贡献。五是创新乡村旅游组织方式。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支持旅游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创业就业。推广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使农民通过乡村旅游受益。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实施光伏发电、水资源发电等旅游扶贫项目。六是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推动旅游交通大数据应用,建立旅游大数据和交通大数据的共享平台和机制。七是推进乡村旅游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旅游公路和旅游标识标牌体系建设,加强旅游扶贫重点村通村旅游公路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通村公路、网络通信基站、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水平。八是着力构建协调统一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旅游消费环境。增强全社会参与意识,引导农民以主人翁意识参与旅游建设,营造文明旅游新风尚,健全旅游发展受益机制,出台旅游惠民政策,切实保证农民、企业参与收益分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