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彭牧]模仿、身体与感觉:民间手艺的传承与实践


    摘要:根据在湖南农村的田野作业,探讨了民间手艺传承中师徒制所体现的传统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特点与价值。以当地概念“拟师”和与此相关的“请师”为切入点,指出学徒制的基本特点是模仿和实践,是徒弟在模仿师傅的反复实践中以“体悟”和“体会”的方式特化和锐化身体技能及感觉方式,从而内化知识与技艺。师徒之间因此具有深刻的身体性纽带,亦即他们共同的、已成为身体一部分的知识。学徒制的传承方式使得地方性知识与其传承人的身体无法分割。这些只可“意会”、“体会”的知识不可言传,文字或语言都无法完全把握与表达,只有通过活生生的身体、通过那些经历了长期学徒生活历练的身体才能传承。
    关键词:身体;模仿;感觉;身体知识;师徒制;实践;知识传承
    

    1、序幕
    1998年1月,第一次到湖南茶陵农村时,我就注意到,几乎家家户户堂屋正对门的神龛(当地称为神堂)上,都会有个“天地国亲师”的牌位。简陋的,可以只是一张红纸上写着的几个字;讲究的,则是金属的或砌入墙中的彩色瓷砖(图1)。这,当然不仅仅是茶陵本地的风俗。这种牌位开始是“天地君亲师”5字,到明朝后期已风行全国。民国以后,现代民族国家兴起、封建君主消失的巨大变革也不过体现于以“国”字替代了“君”字而已,这种牌位现在也仍然在一些地方流行。[1]牌位上体现出的五伦,虽然在总体上与儒家传统,特别是荀子所说的“礼之本”遥相呼应,但它出现在家里的神龛上其实并非源自上层。正如余英时、车锡伦等学者指出的,这种牌位很可能是13世纪中叶后,首先从民间开始的。明末清初的文人虽然尊崇孔子,但对于这种已然流行的民间风习颇有异议,其不满的关键就是认为“师”无法与“天地国亲”相提并论。直到雍正皇帝颁布褒封孔子五代王爵的圣谕,并强调“五伦为百行之本,天地君亲师人所宜重。而天地君亲之义,又赖师教以明”才正式确立了“师”的地位,使这一改造的“五伦”秩序具有了合法性。[2]那么对“师”的尊崇为什么会起源于民间?在民众生活中,“师”是否仅指儒家读书人还是另有他义?“师”的地位和意义何在?
    启发来自我2006年2月所参与的一次普通丧礼。
    
    图1:茶陵农村典型的神龛和堂屋布置[3]
    (神龛上除了纸质天地国亲师、招财童子、和合郎君的神位,还有观音、财神像和一个香炉。神龛旁挂着家中死者的遗像和毛主席像。因为时值农历七月鬼节,神龛前桌上的纸钱、蜡烛、碗筷和一个临时的香炉,是为祭祖用的。)
    和我在茶陵其他村子里参加的丧礼一样,安洲村[4]这位老太太的“落坑”即下葬仪式也是在下午。当天上午,家人、亲戚朋友和请来的各种民间葬礼专家已把她的棺木护送到了墓地。和大多数我参与的丧礼一样,安葬仪式在人死后的第七天。其间,丧家需要雇几种民间的丧礼专家,比如和尚(道士亦可)[5]、风水先生(当地称地理先生)、衣匠(冥器纸扎艺人)、鼓乐手、地方戏演员和“八仙”(抬棺木者)来帮助他们完成各种传统仪式。这一次,丧家请的地理先生是一位来自邻村的老者。墓坑也是这几天挖好的,坐落在村边的一个小山丘上,临着个小池塘,面朝村子。
    忽然间,鞭炮炸响,锣声大作,地理先生选定的落坑时间到了。八仙们抬起棺木,缓缓放入墓坑中。地理先生拿出罗盘,指导八仙们把棺木的位置按测好的方位仔细调整好,在坑里填上一些土。固定好了以后,老人一步踩上棺木,面朝棺木头的方向。他左手拿着一包米,左脚站稳,用右脚慢慢地在棺材的中心画了一个符,然后朝同样方向缓缓地鞠了一躬。直起身来,老人抬头注视着远方。他表情严肃,嘴故意瘪着,脸上的皱纹看上去更多了,人看着似乎更老了。虽然他根本没有蓄须,但他的右手慢慢地捋着上嘴唇,仿佛在捋唇上的两撇八字胡。他的手动得缓慢而沉着,从左到右,又从左到右,一脸认真。最后老人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右手抓出一把米,依次向周围各方撒去。就这样,他开始了落坑中的驱邪仪式,后面还有多道符咒,整个仪式旨在保证死者安息,安葬平安。
    这位地理先生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几天以后,谜底揭开了。因为我和死者的大儿子熟识,他允许我为丧礼的全部过程拍了录像。他过来串门,想来看看拍了些什么。我打开电脑放起来。听见声音,我的婆婆和几个熟悉的邻居走进屋来,一边看一边聊天。[6]看见地理先生假装捋胡子的样子,婆婆笑着说道:“你看,他在拟师呢。他过世父亲的大胡子最显眼了。怪不得人们说只有拟师了,做的才灵。”拟师就是模拟师傅的意思。原来他的父亲是当地很有名的地理先生,村人都很熟识。看来为了保证驱邪仪式成功,他在仪式的开头模仿了他父亲的习惯动作。但是他连胡子也没留,为什么还要模仿这些动作呢?这和仪式成功为什么又关系密切呢?
    “拟师”这一当地概念提醒我们,“师”在民间更为通常的含义其实是“师傅”。它指民众生活中活跃而重要的一群人,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而且包括各行各业职业或半职业的手艺人和工匠。他们满足着传统生活中除农耕以外的各种生活生产需求,往往在仪式和庆典场合中(如丧礼、婚礼等)担当重要角色,成为仪式专家。他们正是地方性知识和实践传统的重要传承人和维护者。同时,“师傅”这个称呼又意味着一种关系和知识传承方式:师徒关系与学徒制。
    本文无意对“天地国亲师”中“师”的民间起源提供历史解释。根据我在茶陵的田野作业,本文试图就农村传统知识生产和传承中师傅的重要性提供一个个案,探讨师徒传承所代表的传统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特点与价值。以当地概念“拟师”和与此相关的“请师”即“邀请师傅”为切入点,我将展示学徒制的基本特点是模仿和实践,是徒弟在模仿师傅的反复实践中以“体悟”和“体会”的方式特化和锐化身体技能和感觉方式,从而内化知识和技艺。师徒之间因此具有深刻的身体性纽带,亦即他们共同的、已成为身体一部分的知识。学徒制的传承方式使得地方性知识与其传承人的身体无法分割。这些只可“意会”、“体会”的知识不可言传,文字或语言都无法完全把握与表达,只有通过活生生的身体、通过那些经历了长期学徒生活历练的身体才能传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