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今天,我们正在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为了实现这一使命,必须首先使国家富强起来。导致国家富强的因素有很多,限于时间,今天只讲创新这个因素。纵观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在其兴盛时期都是重视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以下从几个方面做一些历史考察。
    科技创新是奠定国家兴盛的经济基础的重要因素
    古代国家,有专凭武力就可以强大起来并征服广大地区的,如蒙古大帝国。近代大工业兴起以后,这样的情况就不存在了。强国一定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发达又与科技发达有密切的关系。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后来又扩展到全世界,改变了人类的命运。瓦特从1763年起致力于改进铁匠纽可门的蒸汽机的动力装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后,终于造成可以连续运动的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以人力、兽力、风力、水力为动力来源的依赖,能够使用自己创造的动力来驱动机器,从而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这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瓦特是一名工匠和技师,他懂得一点科学,但不多。他在改进蒸汽机的过程中应用了布莱克在热学方面的发现。这意味着科学和技术结合的萌芽。最初的蒸汽机只能单向往复,以后瓦特得到波尔顿(Mathew Boulton 1728-1809年)的经费赞助,继续研究,终于在1782年制成了复动式蒸汽机(又称万能蒸汽机)。复动式蒸汽机的制成,基本完成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改造过程。试验成功以后,波尔顿就从一个制纽扣的商人一变而成为蒸汽机的第一个制造家。这是技师和制造家(最早的一批工业资本家)的结合。没有这种结合,科学和技术结合的产物仍然不可能大规模地在工业中推广。当时还有一件事,值得十分注意,就是瓦特和波尔顿等人组织了一个叫做“月社”(Lunar Society)的团体。其所以取名为“月社”,是因为社员们在月圆之夜轮流在各家聚会,在一种自由的气氛中,讨论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以及理论上的新事件。“月社”是个比较松散的组织,没有会章,但集中了当时英国一部分优秀的人物。例如制铁家威尔琴森、激进作家戴、博物学家达尔文(查理斯·达尔文的祖父)、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哲学家休谟、经济学家斯密、地质学家赫腾等人。“月社”的建立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工业结合的历史要求。以上说明了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三者的最早的结合,这种结合虽然还是初步的、处于萌芽状态的,但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英国发明蒸汽机后,欧美各国相继采用,工业发展进入“蒸汽时代”。最初的蒸汽机是用手工制造的,每一台蒸汽机的部件都有可能不同,精密程度不高。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于是导致了一个新的工业部门,即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工业的诞生。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化的实现,使英国经济繁荣起来。1850-1870年间,英国经济迅速发展,远远超过以往年代。到1860年占世界人口2%和欧洲人口10%的英国几乎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直到1880年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享有“世界工厂”的声誉。雄厚的经济基础,使英国得以称霸19世纪。
    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促成的生产力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在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在先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涌现出一批发明家,如西门子(1866年发明电机)、爱迪生(1879年发明电灯)等人,正是通过把他们的发明运用到生产中去,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中,最突出的是电气、内燃机和化工。电能的应用、电气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人类从此进入电气时代。
    由于两次工业革命的首尾交叉,起步较晚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和美国,可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最合用的成果。故发展十分迅速。统一后的德国,从1870年到1900年大约30年间内,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在德国经济中,煤炭和钢铁的结合产生了欧洲最大的钢铁工业。1875年,德国钢产量约为35万吨,1890年为320万吨,1900年为740万吨,居欧洲首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产钢国。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90年代后期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德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广泛利用电力方面居世界的首位。化学工业(化学肥料、合成染料、合成纤维等等)的发展在19世纪后期最为显著。1877年,德国占了世界合成染料的一半,1900年以后这一比例上升到90%。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工业已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列宁说:“1871年以后,德国实力的增强要比英、法快两三倍。”(《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6卷第366页)南北美战争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美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加快转化为生产力。以电力为代表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崛起,使美国在19世纪末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领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世界第一支白炽电灯泡。1882年9月,第一座中心发电站在纽约建成。90年代末,美国的重要城市都建立了发电厂,大企业已普遍使用电力。美国的钢产量,1875年还不到40万吨,到1900年猛增到1018万吨,是世界产量的43%。19世纪最后40年,美国工业发展极其迅速。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居第4位,到1890年已跃居世界首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弱。美利坚民族具有积极进取、讲究实效的精神,较少受传统束缚,富于创新精神。1888年恩格斯曾到美国旅行,他的印象是:“这个新世界由于藐视一切继承的和传统的东西而远远超过我们这些旧式的、沉睡的欧洲人;这个新世界是由现代的人们根据现代的、实际的、合理的原则在处女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他们这个前进最快的民族对于每一个新的改进方案,会纯粹从它的实际利益出发马上进行试验,这个方案一旦被认为是最好的,差不多在第二天就会立即实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534页)19世纪中后期是美国技术发明的黄金时代。1790-1860年的70年中,美国专利局批准的专利总计36000件,平均每年500多件,而1860-1890年的30年中,批准的专利高达44万件,平均每年14000多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要比以前紧密得多了。科学在工业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而且人们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程度也比以前大大提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