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澍生活在清代考据之学兴盛的乾嘉时期,考据学是清代学术的核心,也可以说是主流。然而西北学者大多仍墨守程朱理学,唯独张澍能随时代学术之主流,潜心经史,与 孙星衍、任大椿、俞樾等人并驾齐驱。考据之学最基本的是经学,欲通经学,先要通小学,小学则主要包括文字、音韵之学。张澍于文字、音韵之学皆有建树,使他成为了经学家。清人在重视经学的同时,没有忘记史学,他们讲究历史,大兴考史之风,以史事为借鉴。方志学、姓氏学则是清代史学家涉足颇多的两个领域,张澍在这两个领域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他的姓氏学研究,在当时被誉为“绝学”,这又使张澍跻身史学家之列。要想以史为鉴,又得先考证历史事实,对于史实,史书的记载由于辗转刊抄,讹误在所难免,所以还要从金石刻辞中寻求直接的原始材料,以此来映证、补足或纠正传世文献;而要得到这些材料,就必须四处收集金石材料,辨明其真伪,这又要求史学家需具备金石学领域广博的学识。张澍的成就证明,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金石学家。 张澍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他已刊印和未刊印的学术著作反映出来,已刊印的学术著作就有10种左右,主要体现在辑佚学、文字学、音韵学、史学和金石学领域。就 张澍对西夏学的贡献而言,集中体现在史学和金石学两个领域,在史学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地方史志的编写和姓氏学的研究上。张澍曾写过许多著名的地方志专著,如《续 黔书》、《蜀典》、《五凉旧闻》、《凉州府志备考》等。《凉州府志备考》(清代的凉州府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市,下辖武威、镇番、永昌、古浪、平番五县)全书共40 卷,张澍从十个方面对凉州府加以记述,包括《地理山水》、《物产》、《祥异古迹》、《职官》、《大事记》、《遗事记》、《人物》、《流寓》、《艺文》、《西夏纪年》。由于《凉州府志备考》系未最后定稿之作,所以上述十个方面内容的卷数均各为起迄。其中《地理山水》4卷,《物产》、《祥异古迹》、《流寓》各1卷,《职官》7卷,《大事记》3卷,《遗事》2卷,《人物》8卷,《艺文》11卷,《西夏纪年》2卷。这部府志叙事时间脉络分明,史实考证详实,事件记述完备。其中颇有与西夏事相涉者, 如《人物志》卷8中,对西夏仕元余阙的生平介绍甚详,涉及到其父沙刺臧卜、子德生、女福童、妻耶律氏;《艺文志》卷8引录《西夏天祐民安碑》碑文全文和《敕 黑河神文》全文;《西夏纪年》2卷则是张澍在《凉州府志备考》中编写的西夏专题。 一、《西夏纪年》 在《西夏纪年》序中,张澍陈述了他之所以要编写《西夏纪年》的理由。张澍认为,西夏立国时间悠长,统治地域辽阔,财力雄富,士马精强,虽崇释教而亦尚儒学。在西 夏历史中,凉州曾是该国的重镇,历史上在凉州实行统治的人,史书皆有传,如前凉张轨、后凉吕光至吕隆、北凉沮渠蒙逊至茂虔、南凉秃发乌孤至傉檀、西凉李暠至李恂等。五凉统治者史皆有载,如果对西夏各国主之事摈弃而不录,“若《凉志》不书其事与年历,是辽、金、宋世,天壤之间无凉州也”[1](832)。在张澍看来,辽、金 、宋时期,凉州是西夏的领地,如果不把夏主统治凉州的历史写入凉州方志之中,这等于把几百年的凉州历史给抹去了,而这段历史,恰恰又是凉州史中最应该编写的,是凉 州史中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张澍在编写凉州史时,用两卷的篇幅介绍西夏国史,以此体现自己对历史的尊重。鉴于当时西夏史料缺乏,张澍曾打算自撰一部西夏史,在《西 夏纪年》序中,他说:“予尝欲撰《夏书》,以《东都事略·西夏传》为底本,参以宋、元人文集及说部,采而录之。尚未编纂。洎南游至扬州,闻秦前辈恩复作《夏书》, 往谒,请观其稿,则曰:‘止写得单纸零片数百条,未成书也,不足观。’后归家,取稿时补益之,凡六巨束,置书架顶。庚午夏,予偕友朋五六辈往城外松涛寺销暑,家人 以为废纸,取而尽焚之,徒叹息痛恨而已。故予亦不复作《夏书》。”[1](832)张澍的这段话说明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文献记载有许多清人都曾撰写过西夏国史书 ,但是否确有其事,有些已不可考。张澍的记述表明,秦恩复确实曾着手写过《西夏书》,只不过张澍拜访时,他的编写工作才刚刚开始,只写了零散的几百条资料,还未编 成有系统的书稿。其次,作为西北地区的学者,张澍曾动手编写过西夏史书,在文献记载中,言明写西夏专史者,西北地区唯张澍一人。从记述来看,张澍的编史方法是比较 科学的。他选择宋人王稱的《东都事略·西夏传》作编写西夏史的底本是很正确的,宋与夏并存,宋人编西夏史,所用材料一定比后人的更可靠、更丰富,因而也能更真实 地反映西夏历史。另外,宋、元人文集中保存的一些文献多是宋人、元人亲历之事,而笔记之类的说部之作也多为宋人亲历或亲闻,这些文献的可信度也很大。张澍取材,能 注意从宋元人文献中采录,这种编西夏史的取材原则无疑是正确的。但令人扼腕的是,嘉庆十五年(1810年)夏,张澍辛辛苦苦积累的6巨册西夏史料,竟被蒙昧无知的家人当 成废纸给烧了,叹息痛恨之余,张澍再也无心编写《西夏书》了,这对于西夏学研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好在张澍未完全泯灭自己对西夏史的关注之情,他在编辑《凉 州府志备考》时,“姑据《宏简录》、《金史》内附载西夏事迹,次为《西夏纪年》二卷,以补前志之阙”[1](833)。明朝邵经邦编修的《弘简录》卷254附载有《西夏》部 分,另外《金史》卷134有《西夏传》专题,据张澍所言,《西夏纪年》的编修,主要参考的就是这两种文献。 《西夏纪年》记西夏国史从拓跋赤辞归唐述起,卷1记拓跋思恭至李继捧、李继迁、李 德明、李元昊、李谅诈事,卷2记李秉常、李乾顺、李仁孝、纯佑、安全、李遵顼等国 主事。卷2最后集中介绍西夏国疆域、物产、州郡设置、军事制度以及民风民俗等内容 ,从所记内容来看,主要围绕宋夏关系来写。记事未有新史料填充,但记叙方法主干突 出,不枝不蔓,文笔非常流畅。叙述中,重点介绍了在西夏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的 事迹,特别是对元昊立国以后西夏各代国主的生平都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