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6:11:49 《史林》 胡逢祥 参加讨论
与此同时,北平也出现了一些地方史学会的筹建活动。影响较大的有1932年10月成立的北平史学会。据报道:该会由各大学史学系教授及学生发起,成立当天,到会者达百余人,颇极一时之盛。会议由谭其骧任主席,朱士嘉为记录,议决以谢兴尧、谭其骧、丁迪豪为文书股干事,柴德赓、陈均、张德昌、戴邦伟为事务股干事,吴晗、朱士嘉、邓嗣禹、李树新为出版股干事。并拟聘陈寅恪、陈受颐、陈垣、顾颉刚、邓之诚、陶希圣、洪业、胡适等18人组成编辑委员会,定于次年元旦出版会刊。(注:《北平晨报》1932年10月27日。)不过,这本会刊并未如期出版,倒是文书股干事丁迪豪以国立师范大学研究院历史科学研究会的名义,1933年1月主编出版了一份《历史科学》杂志。在同年3月底出版的1卷2期中,该会又改名北平历史科学研究会,公开打出了另一个地方性史学会的旗号。从杂志看,研究会的主要成员除丁迪豪外,尚有郭昭文、萧桑等人。其主导思想,则明显地倾向唯物史观。他们认为,当时史学界存在三种不良倾向:一是将古书记载当历史,只知寻章摘句埋头考证,其实距历史真相甚远;二是从玄想和自由意志出发空谈历史;三是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有关历史发展阶段的名词,把活历史填入死公式。并表示:“我们虽也站在历史的唯物主义方面,但我们要由历史发展之本身作深入的探究,从而以为历史之判断。我们虽也留心史料的时代价值,但我们要以新的科学来阐明历史,充实历史。”(注:《〈历史科学〉创刊之辞》,见该刊1卷1期,1933年1月。)本着这一立场,他们对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虽有批评,亦不乏同情,称“郭著尚在草创时,固多荒谬,亦有推动风气之力。胡适命运,始动摇于此矣”。(注:周木斋:《致丁迪豪》,见同上1卷3、4期合刊“读者通信”,1933年6月。)但谈及陈垣、胡适及王国维等人的史学观念和方法,则情绪对立,至有出口谩骂者。(注:某君:《致丁迪豪》,见同上1卷5期“读者通信”,1933年9月。)从打造“科学的历史理论”和“唤起民族精神”的宗旨出发,研究会雄心勃勃,计划分期出版“科学的历史理论”、“历史与各种科学的关系”、“世界史学界鸟瞰”、“现代中国各派历史方法论批判”、“满蒙史研究”、“西北史地研究”等专号,同时组织开展各大学历史系和各地历史名胜等调查。还设想从第2卷起重点开展亚细亚生产方法、专制主义、郑和下南洋与商业资本及殖民,以及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专题的探究,并拟刊行《中国农业发达史》、《近代中国工业发达史》、《中国商业资本主义之史的研究》、《中国历代发明史要》、《历史教育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丛》等六种丛书。这种强调以唯物史观为主导的治学倾向,与北平史学会其他大部分成员比较起来,显然存在着很大差异。也许,这正是丁迪豪等从北平史学会中分离出来另建“历史科学研究会”的主因。 |
- 上一篇:王国维《桐乡徐氏印谱序》的背景与影响
- 下一篇:史书自注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