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合力”辨(2)

经典作家以大量篇幅分析了社会运动中各个部分、各种因素的交相作用。他们明确指出:在社会有机体中,“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⑥不过,这些关系同社会总体联系的紧密程度、作用的大小,并不相同,它们自身发展的状况,也各各有别。在所有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它们决定社会基本性质,也制约和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演变。这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社会运动中“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也就是说:“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⑦,“对历史斗争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⑧。这些论断表明,承认社会机体中各种关系、各种因素之间的交相作用及其不平衡发展的原则,是唯物史观的有机内容,而这正是历史合力论的主要方法。这一原则和方法,体现了唯物史观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这些论断,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运用合力论去研究历史是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而绝非后人的曲解乃至臆造。
    关于历史合力的表现形式,经典作家也多次做过明确论述。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样,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有自己的客观必然性。然而,后者在社会运动中的表现形式与纯粹的自然界历史有根本区别:“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撇开不谈)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反之,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⑨。这说明历史必然性的作用方式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完成,而人的主观意志和能动性的发挥的方向及其程度各不相同,人所代表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利益、社会力量的交互作用也就更深刻,其形式也更复杂。因此,经典作家又从主体角度对历史下了一个定义:“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⑩这个定义可以同经典作家关于历史的其它定义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判别和把握历史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的这个根本差别,对于研究历史,尤其是对于研究个别时代和个别事变的历史至关重要。规律和本质,总是潜藏在现象的后面,而历史合力论为我们找到了从现象深入到本质的具体研究途径。再则历史科学与哲学不同,它研究具体的社会生活与历史实践,因而“它们绝不提供适用于各个时代的药方和公式”(11)。它需要比任何别的学科都更加严格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需要把历史唯物主义化为更具体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如果抛开历史合力论,抛开社会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原则,对历史的研究从何下手?又如何解释适用同样历史规律的情况下、而社会现象却何以千差万别?运用历史合力论以人的能动的社会活动及意识活动作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就可以说明规律的内在统一性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之间的奥秘,可以从根本上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主体对历史道路的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历史认识论的重要课题之一。
    前面已经说过,普遍联系法则是辩证法的基本法则之一。它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作用表现得最充分最有力,形式也最生动最丰富,这是由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决定的。事实是,“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无数不同的经验的事实,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程度差别。”(12)故而对历史而言,若不把握“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13),以及由这一切“现实的各个环节的整体总和”(14),历史研究就会失去科学的意义和价值。历史合力论使我们能够把这一要求变成具体可行的方法,从而有效地防止历史研究中片面化和僵化的倾向。
    任何历史,都由无数具体的历史事实组成。这些历史事实又总是处于总体运动之中。因此,研究历史既要从微观入手,又要从宏观上总揽全局。而关键在于,历史研究如何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历史合力论把研究的落脚点放到参预历史活动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上面,这就使从微观入手成为事实;与此同时,它又把研究的眼光和分析的角度置于历史总体运动上,深入到历史表象后面的规律,这又使宏观研究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方向。
    作为唯物史观所要求的基本史学研究方法,历史合力论当然不只是适用于探讨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它适用于历史研究的全过程和所有的研究领域,适用于对一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运动的分析研究之中。正是由于历史合力这种作用方式,才使历史呈现出自己的个性。而历史事件的多重性质,历史人物的多方面活动与作用,也只有运用历史合力的观点去分析,才能更好地揭示出来。
    其实,在运用历史合力分析法于史学研究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作出了典范。在前述致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在对合力论进行说明之后,紧接着写道:“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马克思所写的文章,没有一篇不是由这个理论起了作用的。特别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本书是运用这个理论的十分突出的例子。《资本论》中的许多提示也是这样”。恩格斯说的“这个理论”,其中包括了历史合力的分析方法。运用历史合力论,我们就可能对历史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立体式的研究,历史合力论符合历史科学特别富于辩证性质和动态性质的特点,是唯物史观运用于史学研究时的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展历史辩证法的一大贡献。
    二、历史合力论与历史动力论的关系
    我国史学界对合力问题的关注和争论,是随着历史动力问题的讨论出现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合力问题,必然要探讨合力论与历史动力论之间的关系。有关动力问题的争论,大致有下列几种意见:1、人们的衣食住行即物质生活需求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2、生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3、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个别同志还认为是唯一动力;4、人们的其它社会活动包括意志冲突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5、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历史合力。第五种意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王志乐同志提出的,他运用系统方法对历史动力进行了层次分析,认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阶级斗争则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人们的精神动力是历史动力的外部表现;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历史合力推动着历史。(15)这种观点也是运用合力方法来分析动力问题的结果,它注意到动力问题中各种因素的有机联系,力求研究的全面性、整体性,又注意到了各种因素间的不平衡性,并点明了历史动力的外在表现形式。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比单一的阶级斗争动力论更为深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