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代的阶级和国家关系(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8:11:55 《安徽史学》 苏凤捷 参加讨论
在中国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历史道路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铁工具的使用为最重要标志的生产力的发展,使表现为井田制的家长制家庭公社土地所有关系解体,劳动者的个人与土地的直接结合即土地的个体家庭耕作由可能变为现实,这才必不可免地推动着家长制家庭公社的解体。这在家庭婚姻关系上,就表现为顾颉刚先生所指出的“解散了‘宗’的组织,取消了‘宗子’的把头”的一夫一妻制成为历史的主流。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另一个结果,就是与农业生产个体化和井田制破坏的同时,那种与社会生产过程直接联系着的农业手工业的分工和相应商品货币关系的一定发展,地权让渡,形成了主要以土地的丧失和集中占有为分野的阶级分化。这就又必不可免地推动着氏族贵族政治与家族血缘关系合一的政治国家的解体,居民的地域划分,逐渐地形成着建立于农民和地主两个阶级矛盾对立基础之上的中央集权国家。只有到了这时,在夏朝正式产生的刚刚萌芽的或者说年轻的国家,才终于完成了自己形成的历史过程。但就社会经济形态而言,由于此时主要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转变为以土地所有关系的变化为轴心,社会的阶级构成,也已经主要的是农民和地主两大集团的矛盾对立,因此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倾向,已经移行到了封建主义时代。我们说西欧历史上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奴隶制和封建制两个时代一样,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更直接地表现为经过奴隶制和封建制两个时代。也象西欧封建主义时代的阶级和国家,远非阶级和国家的完成和发展成熟一样,中国封建主义时代以地主和农民的矛盾对立和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为标志的阶级分化的完成和国家的形成,同样远非阶级和国家的完成和发展成熟。这是因为,当时的阶级关系远非单纯的经济关系;包含着阶级和国家关系、同时对这种关系又有不同程度的排斥作用、有着血缘同一性和内聚力的家长制大家庭、家族和宗族集团,在此后的中国历史上仍然广泛存在,统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政权,人格为皇权的世袭,皇帝既是整个地主阶级的最高代表,又是以国家的家天下,国家既是地主阶级公国,同时又是皇帝的私家(30)。 |
- 上一篇:加强对宏观史学的评论
- 下一篇:论历史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