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艳艳]“送大暑船”习俗记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8:11:08 中国海洋大学校报 尹艳艳 参加讨论
·《中国海洋大学校报》“田野采风”专栏系列文章· “送大暑船”习俗在浙江台州沿海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里的许多渔村都有这一民间传统习俗。小学时,我常跟着邻居去看“送大暑”,至今,我对这一习俗仍有着浓厚的兴趣。“送大暑船”是大暑庙会最核心的一项活动,如今它已成为一项综合性民间习俗。 “人山人海”庙会行 今年的7月22日,即大暑之日,椒江葭沚的五圣庙如期举行了“送大暑船”活动。当天下午1点左右,“送大暑船”的队伍从五圣庙开始出发,十几名壮汉将大暑船从五圣庙内抬出,正午时刻太阳最大,大家都汗流浃背,却使出最大的力气将船放在准备好的竹架上,由大家轮流抬到江边。近几年为省力,人们才在竹架下面使用轮子,将大暑船拉至江边。 跟在大暑船后面的表演队伍分别来自集圣庙、文昌阁、龙王宫等当地庙宇,浩浩荡荡的送暑队伍从五圣庙出发,用彩轿抬着“五圣”神位和地方神神位沿葭沚主要街道逶迤而行,并沿路表演民间文娱节目,如舞龙、舞狮、腰鼓、花鼓、荡湖船、地方戏等,目的在于娱神、娱人,增加节日的狂欢气氛。各路赶来的信众香客则沿路祀祷,祈求平安幸福。每到一个十字路口或者具有标志性的街口,表演队伍都会停下来表演,舞龙的、舞狮子的、耍藤球的都有,此时江边的祭坛上早已点燃香烛,庙会总指挥和相关人员向祭坛叩拜,在庙会队伍中表演的舞龙和其他表演方阵等依次向神灵叩拜。 “大暑船”的队伍走在最前面,最先到江边。壮汉们将大暑船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绑有25个柴油桶的竹筏上,竹筏上铺有油纸,再往上一层焊了铁,增加牢固度。“大暑船”被运送至码头后,由几位老人在大暑船边设坛祭拜,将五圣神位一一供奉到大暑船上的神龛之中,待一切就绪,此时一般正是潮水涨满的时刻,等大暑船被大渔船拖出椒江口外白沙洋时(现在的椒江二桥),正好开始退潮,借助着潮水的力量,大暑船顺江而下,越漂越远,也带走了人们美好的祝福和祈求幸福平安的心愿。护送大暑船的民众直到看不见大暑船的船影时,才不舍地离开。 炎炎烈日“送清凉” 一路上,街道两旁的居民端茶送水,给参加活动的表演人员和群众送清凉,免费提供棒冰、冰饮料、冰粉,等等。当地居民褚先生说:“年年如此,当地居民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都是自愿付出的,大家都是为了开心,为了让活动举行得顺利,为了未来顺风顺水。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我们不能忘记,虽然 ‘文革’期间活动中断过,但其实大家都有偷偷地举行,当地渔民多,举办大暑庙会更多的是求得一份心安。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大暑船被大家抬着出五圣庙到江岸这个过程,船刚从庙里出来的那一刻,如鳌冲天,十分壮观,中途舞龙、舞狮子的表演也很精彩,上万人参加送暑活动的场景也甚是壮观。” “古风犹存”须传承 当地政府部门十分重视这一古老的习俗活动,庙祝李先生跟我说,街道办工作人员在大暑前一天还来走访过,“送大暑船”时负责安保的除了当地民警,还有武警战士,可见大暑庙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充分肯定了它在休渔期丰富渔民文化生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葭沚的“送大暑船”活动一年比一年红火,社火祭祀和表演场景吸引着各地成千上万的民众。在许多人眼里,这一习俗如今依然蕴含着传统的民间文化。 由于政策的影响,葭沚街道今年开始改造旧城,拆迁老屋,“拆迁不影响五圣庙,但五圣庙周围的老房子会全部进行改造,那么多人从台州各地赶来,抓住机会参加旧城改造前的最后一次传统庙会,旧城改造后会拆除五圣庙周围的全部民房,道路也会扩建,庙会仪式肯定会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旧城改造之后,肯定会失去之前的一些传统,但不论发生怎样的改变,我们也都想记住庙会最本质的样子,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我六十多岁了也会灵活使用手机,用影像、照片记录这次庙会”。葭沚当地居民褚先生感叹道。 为什么要“送大暑船”,人们现在说不出所以然,但在历史长河中,这一习俗满足了人们“送暑平安、祈求幸福”的文化心理需求。“大暑船”也成了台州湾渔民所特有的文化符号。在将来的建设中,我相信“送大暑船”这一习俗会一直延续下去,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得到更好的传承。 作者简介:尹艳艳,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2016级民俗学硕士研究生。 (原文载于中国海洋大学校报 - 第1995期(2017年11月9日) - 第04版:副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