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纠摘谬误 传信求实(4)

我国史学历来就有寓褒贬、别善恶的传统,中唐以后更为强调。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一方面,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消灭地方割据势力。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大力提倡《春秋》学中的“尊王攘夷”,尤其是“尊王”、“大一统”观念,修史则重褒贬书法、《春秋》义例,对史实考证不甚重视,这种情形,尤以仁宗朝为盛,其代表作有孙圃的《唐史要论》,欧、宋的《新唐书》,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在此前后,与重褒贬笔削,效法《春秋》相表里,注重史论,强调阐发封建伦理纲常,求历史的“龟鉴”之作也大量产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代表作之一,其他如范祖禹的《唐鉴》、石介的《唐鉴》、江休复的《唐宜鉴》,这些著作,除《资治通鉴》外,大都不重史实考证。另外,宋世讲学之风颇盛,笔记小说风行,门户之见甚深,清人赵翼说:“宋人之家传表志行状,皆子弟门生所以标榜其父师者,自必扬其善而隐其恶。”修国史者,“乃不及考订真伪,但据其书抄撮成篇,毋怪乎是非乖谬也!”(《陔余丛考》卷十三《宋史七》)在这种背景下,吴缜提倡传信求实的史料观,先事实,后褒贬、文采,应该说是有功于史学的。
    其三,史出一家的编纂观
    宋代设史馆专修《新唐书》,弊端不少,尤以史实错漏违舛为甚。吴缜有感而发,提出了修信史的标准。他说:“必也编次事实,详略取舍,褒贬、文采莫不适当,稽诸前入而不谬,传之后世而无疑,粲然如日星之明,符节之合,使后学观之而不莫轻议,然后可以号信史。”(吴缜《纠谬序》)怎样才能修纂信史,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史出一家之言。他说:“夫古今修史多出一家,故司马迁、班固、姚思廉、李延寿之徒皆父子论撰数十年方成,故通知始末而事实贯穿不抵牾也。惟后汉东观群儒纂述无统,而前史讥之。”(吴缜《纠谬序》)他指责“东观群儒纂述无统”之语,实际上是针对宋代官修《新唐书》,即设馆修史的通病而发的。设馆修史,由宰相监修前代及本朝史制度始于唐朝,它给我国史学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其优点,如设局网罗各类专家集体纂述,各抒所长,对资料的采择可以比较周全,对体例和史学方法讨论也可进一步深入。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人多品杂,历史认识不一致,下笔时又怕得罪权门贵族等。刘知几就鄙视唐初官修诸史,并在《史通·辨识篇》中对设馆修史大加指责。宋承唐制,但史官任情避祸,流弊更大。宋太宗时苏易简说:“今人多不欲修史,盖善恶之间,惧其子孙为仇隙。近代委学士扈蒙修史,蒙性巽法,逼于权势,多所讳避,甚非直笔。”(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淳化五年四月癸末”条)欧阳修在《论史馆日历状》中也说:“近年以来员具而职废,其所撰述简略遗漏,百不存一;至于事关大体者,皆设而不书,……其弊在于修撰之官,惟据诸司供报,而不敢书所见闻故也。今时政记虽是两府臣寮纂,然圣君言动有所宣谕,臣下奏议事关得失者,皆不记录,惟书除目辞见之类;至于起居注亦然,与诸司供报公文无异。修撰官只据此铨次,系以日月,谓之曰日历而已。是以朝廷之事,史官虽欲书而不得书也!自古人君皆不阅史,今撰述既成,必录本进呈,则事有讳避,史官虽欲书而又不可得也。”(欧阳修《欧文忠公集》卷一0八)其实,吴缜在指责官修史书诸多不足,提倡史出一家的同时,并未回避当时史馆官修的现实。随着史实的增多,史学内涵的扩大,若仍坚持一人之力修史,则皓首而丹青无日。合众人之力,设馆专修已成为历史必然。吴缜的高明之处,正是他认为“出一家之言”与史馆专修并不矛盾。史馆专修,只要设立课程,专其责任,划一体例,精审严校,也能达到“出一家之言”,这就为后代官修史书指明了出路。他所提倡的“史出一家之言”,乃是有识史家的呼声。
    其四,独到见解的校勘观
    一般说来,校勘,是指用精密的方法、确凿的证据,校正古书中由于抄写或翻刻等原因产生的字句、篇章等错误,校勘的目的是复原求真,力图恢复古书的原貌,和著书者本人无涉。但吴缜并不认为这样,他在《新唐书》修撰八失之一的“校勘者不举校勘之职而惟务苟容”中说:
    方《新书》之来上也,朝廷付裴煜、陈荐、文同、吴申、钱藻,使之校勘。夫以三百年一朝之史而又修之几二十年,将以垂示万世,则朝廷之意,岂徒然哉!若校勘者止于执卷唱读,案文雠对,则是二三胥吏足办其事,何假文馆之士乎?然则朝廷委属之意重矣。受其书而校勘者,安可不思?必也讨论击难,刊削缮完,使成一家之书,乃称校勘之职。而五人者曾不闻有所建明,但循故袭常,惟务暗黑,致其间讹文谬事,历历具存。(吴缜《纠谬序》)认为校勘不只是校出文字的异同,还要校出纪事上的矛盾出入;校勘并不仅是校出史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讹误,同时也包括著书者本人的一切错误,这就把校勘的范围扩大,要求也提高。按照吴缜对校勘的理解,核之以《纠谬》一书,则卷四之“自相违舛”,卷五之“年岁时世差互”,卷九之“纪志表传不相符合”,卷十之“一事两见异同不完”,卷二十之“字书非是”,都是著书者本人失误,而校勘者又未称职所造成的。吴缜这种校勘观点,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称之为“广义校勘学”。他在总结清儒校勘五法时说:“第四种校勘方法是:根据别的资料,校正原著之错误或遗漏。前三种方法,都是校正后来传刻本的错误,力求还出原书的本来面目,校勘范围总不出于文句的异同和章节段落的位置。然而校勘家不以此自足,更进一步对原书内容校其阙失。换言之,不是和抄书匠和书匠算帐,乃是和著作者算帐。这种校法,也分根据本书,根据他书两种。根据本书者,例如《史记》记载战国故事,《六国表》和各世家各列传矛盾之处便不少,便据世家列传校表之误,或据表校列传之误。……这种工作,限于史部,经子两部却用不着。这种工作,若把它扩大,便成独立的著述,不能专目为校勘;但目的若在替一部名著拾遗补阙,则仍属校勘性质。”(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古书校勘,本应是对事不对人,凡是文字讹误,史实错乱,不管是著书者还是传刻者造成的,均应在改正之列。如果一味囿于忠实原著,“执卷唱读,案文雕对”,那与校对又有何异?“复原”仅是校勘的出发点,“求真”即文从字顺、史实不诬、体例归一,而不是“求善”即替古人修改文章,才是校勘的真正归宿。“必也讨论击难,刊前缮完,使成一家之书,乃称校勘之职。”吴氏此论,别有新意。
    《纠谬》开启了专书弹纠当代人著作之先河。南宋以后,此风大昌,同类著作层出不穷。从吴缜《纠谬》本身的史学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上看,其人其著在中国史学史上地位是值得重视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