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主体,是史学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史学认识过程,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历史学家,他是掌握专门知识、依据专门理论与方法从事历史著述与专题研究的人。他是历史客体的人格化,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历史客体是认识主体的对象化,是为认识主体所解读的对象,它是客观存在、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它可以被认识,但不能被纂改。在认识对象的意义上说,没有客体就没有认识主体;在认识能动性的意义上说,没有认识主体,也就无所谓客体。 历史客体被史家主体所感知、所理解、所解读,但它不能被体验。因为历史是无限往逝的过去,不能复原,不能重演。历史研究所认识的客体,常常表现为认识的“中介”,它是史家视野中具有客观真实性的史料(文献的、考古的、口碑流传的),因此,它不同于一般认识论,比通常所言的科学认识更复杂,具有特殊性。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认识途径、认识过程、认识特征的特殊性。从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来看,它要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知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全过程。只有经由这种认识过程的无穷反复,才能接近历史真实,从而获得历史真理;它要经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不断改造制作,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若干认识单元的递进与反复,从而不断地发现历史真理。从认识途径的复杂性来看,一般认识论认为,“从生动的直觉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的、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18〕可是,史学认识往往要以前人的认识为依据,进行再加工,再认识。所谓史料,主要以文献为表现形式,是前人的认识成果。史家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认识,对它的客观性、真实性进行再认定,而后进行解读,按照一般认识过程进行加工、制作。从认识特征的复杂性来看,它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综合运用,--形象思维是为了客观地复原历史场景的细节,具有科学的艺术性;抽象思维是为了说明历史的真实全貌,揭示历史的规律性和本质。它要求总体地运用史学认识的多种形式:考实性认识、价值性认识、抽象性认识。考实性认识是史家主体认识活动的基础工作,价值性认识规范着考实性认识的范围与取舍程度以及认识的维度,抽象性认识是主体的最后表现形式,它决定着史学研究的学术功能与社会功能。从认识成果被检验的复杂性来看。一般认识论认为,任何认识成果,都要回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检验,以期认定认识的深度、广度和可信度。但是,由于史学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对历史认识的检验却不能仅仅依靠社会实践去完成。虽然它一方面要依赖无限广阔的社会实践,但主要的还是依据不断发现的认识中介(文献、文物等),客观的检验标准折射到不断被发现和发掘的文献与文物资料上。它在无限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接受检验,具有无穷的久远性,不能企望一遭一次可以完成。从认识成果的复杂性来看,在一般认识论中,认识成果易于取得一致意见,所谓“一是一,二是二”,它有可供检验的绝对标准。而史学认识则不然,认识成果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而客观性决定着主观认识的程度,决定着主体意识渗透的多少。所谓见仁见智、百家争鸣等等,就是这种认识成果的多元化、复杂性的展现。在一定的时间和认识过程内,人们无法就认识结果取得一致。史学认识还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而绝对性决定相对性。历史的真理性认识是绝对的,但不能经由一次甚至在短过程内完成,要经过若干认识单元、甚至若干代人的持续努力;而每一认识单元,每一代人的努力只具有无限接近真理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受到逼近真理的绝对性所引导。史家主体论,规范了历史研究中认识主体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四 史家主体对历史认识的成果,一般表现形态是史家著述。有了职业史学家的成长、壮大,就有了史学的发展。在史学概论中,不能没有史学发展论的地位。阐述史学发展,应有别于作为分支学科的史学史,对史学发展予以理论形态的表述。之所以目前的史学概论在兼纳史学史的内容后,给人以“拼盘”的感觉〔19〕其缺陷在于,对史学发展的视角,切入点以及理解与史学概论的结构要求不协调。我认为,在史学概论学科体系中把握和表述史学发展,总体上看,应该是对史学发展道路的反思和探讨,其表现形式是理性的和理论形态的。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历史编纂学与历史观念。 自从有了历史认识,产生了历史学后,史学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在编纂学上跨越时空地交替。大致说来,有11个门类和流派:(1)《尚书》家,专载号令,汇编政治文件,主要是记言体。(2)《春秋》家,以事系日,以日系月,记载朝廷大事,是一种编年记事体。对后世影响很大。(3)《国语》家,分国别以载述其人其事。(4)《史记》家,是以纪传体编写的通史。此为中国古代史学体裁演变之大宗。(5)《汉书》家,是以纪传体编写的断代史,为汉世之后宗则。(6)《通典》家,分门别类,记述历代典制。(7)《通鉴纪事本末》家,分列目次,各自成篇,综述原尾经过。(8)《明儒学案》家,以学派为纲,论述学者们的生平与学术成就,成一代学术史。(9)《历代史表》家,以图、表为表述方式,省略繁文,条理脉络,总括遗漏,补充正史。(10)评论家(起自《过秦论》),论得失,辨兴废,评议人物,思想放达,形体洒脱,得之于心而述之以文。(11)章节家,依据说明、论述的内容与主题,将历史事件及其人物条列章、节、目,论述结合,以理性思维为主而辅以形象思维。 总括以上11类,计有10体:记言体、记事体、编年体、纪传体、典章体、纪事本末体、学案体、图表体、文征体、章节体。各依其表达的体裁,进行著述。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编纂流派虽异,而体裁则不逾其中轨范。依照流派与体裁的变迁,可以表征历史学发展的一大方面。每一流派与体裁的产生与演变,总是与史学家们所生活的历史条件、文化条件联系在一起的,是史家主体创造的结果。其中具有革命性、里程碑意义者有二端:一是史学体裁的发轫,它标示着史学认识发生的意义,也是史学成立的一大标志;二是史学体裁演进到近代章节体,标志着史学认识在体裁上的跃迁,古典时代的史学体裁,主要包容着形象思维,而近代章节体所表现的则主要是抽象思维。在本问题的论述中,应以体裁、流派为中心,类聚古今,横越中外,突出论述的理论特色。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史学概论的“概论”特征。 对历史观念的检索,也主要是理性的和理论形态的。不宜按时序依某著作体现某些史学思想来写,或分断代对史学的发展进行综述;否则,就会支离破碎,与史学概论的学科要求相去甚远。我认为,以时间序列为经,以历史观念及流派的理论内涵为纬,总纳古今中外,符合史学概论这门理论学科的要求。总览史学的步履,支配史学认识的历史观念约而言之,计有:(1)天道、神道史观。在上古时期,人类由洪荒时代而来,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命脉执于天、神之手,而缺乏自知。(2)英雄史观。在上古时期,人类对英雄时代犹存追忆,认为伟人、圣贤、英雄、豪杰“具有旋乾转坤的伟力神德”,历史的发展如同英雄时代一样,英雄人物是决定的力量。它将历史发展的动力归诸英雄人物。英雄史观与天道神道史观亦有思想联系。中国古史关于圣贤、帝王降生的异兆,就源于此。(3)德化或教化的历史观。在它看来,越上溯往古,人伦越昌,道德越明,教化越盛,至于后来,道德不行,教化日浊。人类历史是道德沦丧或教化败坏的历史。(4)进步与退落的历史观。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要么是进步的,要么是退落的,所谓“今胜于昔”或“今不如昔”就是如此。在上古时期一些思想家关于上古时代的追溯,关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中,起支配的历史观往往是退落的历史观。而与它相对立的理论,便是进步论史观。(5)英雄史观与群伦史观相交的二元论史观。中世纪,在历史观念中,人们在思想的王国普遍存在英雄史观与群伦史观的对立与媾和。它既认为英雄、帝王有绝对的力量,又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群伦、世俗的重要作用。(6)循环的历史观。在中世纪的东西方,历史循环论盛行。认为历史的运行如同在一个封闭的巨轮上盘绕,循环往复,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以上几种史观,遗存着原始思维的明显特征,带着史学认识发生时期的原始遗迹,应从认识发生论角度予以考察。(7)人文主义的历史观。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人文主义昌盛的时代,人文主义的历史观是那个时代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观念。它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批判虚妄的、锢蔽人心的宗教史观,反对把《圣经》中那些荒诞不经的传说当作人类历史,反对以犹太史和教会史为中心的世界史体系,主张着眼于“人”和“人的事业”,历史应该记载“人事”,探求社会现象中的因果联系,发挥历史的垂训、鉴镜功能。人文主义的历史观念盛行于西方。(8)理性主义的历史观。18世纪,是西方历史上的启蒙时期,也是理性主义的时代。理性主义成为时代的历史观念。它主张扩大历史的视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教训,都属于历史研究的范围,历史学应该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运用科学的观点予以解说;主张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历史,否定习以为常的成说,提出独立的正确见解;主张历史发展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孕育着历史的因果关系,这个过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今胜于昔,人类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主张用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解释世界历史,推翻中世纪神学史观。(9)历史主义的历史观。它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中前期,以“浪漫主义”为旗号,风靡西方史坛。它主张历史主义,反对理性主义和割断历史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强调各民族的历史特征,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主张写民族史的国别史,而反对理性主义史学所推崇的世界史模式;主张在历史研究中抒发作者的情怀而反对进行理性分析。(10)客观主义的历史观。19世纪40年代后,产生了在西方影响甚大的兰克学派。它宣扬客观主义的历史观,影响迄于20世纪初,在全球均有回响。它以“客观主义”和“科学方法”相标榜,宣扬“史料高于一切”,“有一份史实说一分话”,主张史家主体超然于世,不偏不倚,认为历史发展没有规律可循,轻视理论对于史学研究的指导作用。(1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在19世纪40~50年代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批判地继承了古代以来特别是近代的优秀历史观,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把史学从神学的婢女地位解救出来,完成了一场有深远意义的史学革命,使史学成为真正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东方的历史实践,表现了它的强大生命力。早在本世纪初,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路人李大钊就热情地肯定道,迄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把历史真正意义发明出来”,“此等功绩,实为历史学界开一新纪元。〔20〕进入近代,由于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受到西方史学的导引,因而中国近代学者所致力的中国史学近代化,其历史观皆源于西方,很少有独立的创造。它是近代西方史学在中国史坛的回响。(12)现当代多元化的历史观及其流派。进入现代后,历史学的发展因历史观的多元化而呈现多样化的道路,多元化的历史观指导众多学派的发展。其中有代表性、方兴未艾的史学流派有: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理论、文化形态史观与历史形态学派、总体历史理论与新史学,等等,它们刷新了本世纪后半期的史坛面貌。 因此,在史学概论中评析史学发展,其基本作法是:按照历史观及其流派,建立跨越东西方、贯穿古和今的类或项,进行理论观照。譬如,关于唯物史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19世纪中期还是现当代,只要属于这一流派并卓有成就,就应归并其中予以论述。这样,有利于强化史学概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发挥史学概论的理论力度;在科学的关联性上,其认识成果也与史学史相呼应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