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了三大史学思潮或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它们的基本区别。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现代史学思潮并不象西方史学思潮那样,是经过充分发展的有规律的依次演进的,而是几乎同时产生,并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我们决不能把以上思潮看作是壁垒森严的绝对对立物。事实上,各思潮、流派都不能不面对着历史学科学化的背景和主观与客观、史料与理论、求真与致用等问题的困惑,因而它们存在着互相汇通与融合的特点和趋向。甚至可以说,它们的出发点和某些思考方式、行为方式都有惊人相似之处。就思潮来说,马克思主义史学曾受到实证主义史学的影响,相对主义史学也吸收了实证主义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些特点。从个人来讲,胡适、梁启超、何炳松、朱谦之、钱穆等都是一身几任的人物。当然以上三大思潮的个性和区别不容抹煞,但它们基于共同的背景和困惑而展开的多重纠葛,不一定都是对立的,毋宁是面对同一背景的不同侧面的发展,不过由于政治层面的原因,弄得复杂化了,以上三大思潮是中国现代史学的主要潮流,但其影响并非相等。大体来说,实证主义史学在30年代以前是独霸史坛,30年代以后,尤其是4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逐渐成为主导潮流。相对主义史学在三四十年代曾盛兴一时,但在整个史学界始终未占统治地位。 原文参考文献: [1] 胡适。胡适文存:卷四[M].上海:亚东图书馆,1926. [2] 葛懋春。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 靖公。新史学批判[J].杂志:卷十一,1944,(4):1-6 [4]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五册[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5]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一册[M].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80. [6]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C].北京:朴学社,1926. [7]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四册[M] .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80. [8]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9. [9]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二册[M] .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80. [10]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M ] .上海:中华书局,1936. [1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2] 何炳松。新史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13] 庐绍稷。史学概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14]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5] 何炳松。历史研究法[J].民铎杂志:卷十,1929,(1)。 [16] 朱谦之。现代史学发刊辞[J].现代史学:创刊号,1932. [17] 常乃德。历史哲学论丛[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 [18] 雷海宗。史实、现实与意义[N].北平日报,1947-10-19. [19]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M ]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20]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M].长沙:岳麓书社,1989. [21] 朱谦之。考今[J].现代史学:卷五,1942,(1)。 [22]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23] 李大钊。史学要论[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1980. [24] 华岗。研究中国历史的锁钥[N].读书月报:卷一,1939, (10)。 [25]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6] 郭沫若。甲骨文研究[M].上海:大东书局,1931. [27] 郭沫若。卜辞通纂[M].日本东京:文求堂,1933. [28] 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29] 吕振羽。史学新论[N].北平晨报,1936-10-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