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一批富有忧患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真切地感受到了民族危机,起而为经世致用之学术研究。顾颉刚等组织的“禹贡学会”就是当时广大爱国的知识分子的一个代表。他们出版刊物,编辑丛书,整理旧籍,大力倡导边疆史地研究,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在学术界以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一、《禹贡》半月刊创办缘起 《禹贡》半月刊创刊于1934年3月,到1937年北京沦陷后停刊, 共计出版了7卷,82期,发表论文708篇。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相当大的反响。 《禹贡》半月刊是如何创刊的?事情要追溯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年。1932年,谭其骧在辅仁大学教授“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第二年,顾颉刚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由于同行的关系,教学备课的相互交流,他们常常在一起探讨学术问题,学生们也常往来于三校之间,聆听顾、谭二位先生的课程。顾颉刚后来回忆说,起初,他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不少颇有价值的论文,于是想自筹资金创办一个杂志,以作为师生们发表历史地理方面论文的阵地。顾颉刚的动议立即得到诸同人的积极响应。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1934年3月1日出版了第一期《禹贡》半月刊。之所以用《禹贡》为刊名,是因为: 命名《禹贡》者,禹贡一篇于吾国地理书中居最早,其文罗列九州,于山川、土壤、物产、交通、民族诸端莫不系焉;今之所谓自然地理、经济地理者、毕于是乎见之。以彼时闭塞之社会而有此广大之认识,其文辞又有此严整之组织,实为吾民族史上不灭之光荣,今日一言“禹城”,畴不思及华夏之不可侮与国土之不可裂者!以此自名,言简而意远。且论沿革地理之书,自《汉书·地理志》以来,莫不奉是篇以为不祧之祖,探源导流,同人之工作固当发轫于此尔。 《禹贡》发刊词则揭示了创办者的深层动机。首先,他们指出:“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中国自然地理沧海桑田,变迁巨大,而政治区划的变迁则更为惊人,历史上同名异实、异名同实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察者往往张冠李戴,开口便错。这说明历史研究必须以正确的地理知识作基础。其次,“这数十年中,我们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真够受了,因此,民族意识激发得非常高。在这种意识之下,大家希望有一部中国通史出来,好看看我们民族的成分究竟怎样,到底有哪些地方是应当归我们的。”这就是说,国人在当前帝国主义压迫的情势下迫切需要了解祖国的历史地理。然而我们的学术界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我们的东邻蓄意侵略我们,造了“本部”一名来称呼我们的十八省,暗示我们边陲之地不是原有的,我们这群傻子居然承受了他的麻醉,任何地理教科书上都这样地叫了起来。而且研究地理沿革在前清曾经盛行一时,可是最近十数年来此风衰落已到极点。各种文史学报上找不到这一类的论文,大学历史系里也找不到这一类的课程,而一般学历史的人,往往不知《禹贡》九州、汉十三郡为何物,唐十道、宋十五路又是什么。这真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极端的耻辱! 因此,作为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他们“不忍坐视这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没有象样的历史书,所以立志从根本做起”。 《禹贡学会募集基金启》则直言其办刊创会的宗旨: 本会之创立,目的在研治沿革地理,并进而任实地调查工作,以识吾中华民族自分歧至混一之迹象,以识吾中华民族开辟东亚大地而支配之之方术,以识吾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以保存其种姓之精神,蕲为吾民族主义奠定坚实之基础,且蕲为吾全国人民发生融合统一之力量。 这表明,在强邻压境、神州陆沉之际,禹贡学会致力于沿革地理和边疆史地的研究,目的是唤醒同胞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禹贡学人反复强调了解国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们认为: 第一、不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作为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的国民,对祖国的历史、地理缺乏起码的了解,犹浪言什么“救国”、“爱国”,岂不为人所笑?老妪、小儿活动范围有限,“但知米肆糖摊可矣”;“至于访员邮差,则于所在之达市荒陬莫不当知,以其活动范围遍及全国邑也。”一地尚且如此,一国亦然。知识分子作为国民中特出的一群,“翘然自异曰学术界,若于国内之山川道路、城郭关塞,以及地之所生、事之所宜,皆瞢然无知,是乃不及访员邮差之克尽职责于一地,岂非大耻辱乎!” 第二、知识阶层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夫一国之学术界既皆瞢瞢若老妪小儿,不识其稍远之街巷,虽有贤者居位,欲大有所作为,而无从得学者之辅助”,“国土安得不拱手而让人”?“今日国事之屯邅为有史以来所未觏,崩压之惧,陆沉之危,然懔然,不可终日,吾人所负之责任遂极有史以来之艰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