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马骍:关于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民族旅游这一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文化传承,或是经济增长的角度去界定民族旅游,都离不开“异文化”、“参与体验”这两个关键词。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及旅游市场需求的日新月异,民族旅游既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亦面临着破解可持续发展瓶颈的难题。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时面临着发展后劲不足、发展路子收窄、品牌效应乏力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过去几十年发展模式耗损了民族旅游的发展“元气”,以致很难重塑品牌。有鉴于此,寻求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更显得必要而迫切。
    二、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014 年12 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在内的可持续旅游,实现减贫和环境保护的A/RES /69 /233决议。指出: “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可持续旅游业作为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创造体面就业的重要驱动力量,能够对创造收入和教育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消除贫困和饥饿,并可直接推动各项国际社会商定发展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至少包括五个方面。
    1.“人”的可持续。“人”的可持续包括四层含义: 一是当地居民生计与发展的可持续,即能留住人,能让他们参与旅游活动与服务,人是旅游的活要素。二是“人”作为文化符号的可持续。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民族文化孕育不同的人,不同的人身上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人作为民族文化活的载体,必须保证自身文化特性的稳定性,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绵延不绝。三是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的可持续,要培养、引进人才,创新经营理念和方式,激发企业活力。四是景区人流量的可持续,即能吸引人,能留住人,有更多的人愿意前往,这是旅游能否可持续的决定因素。
    2.“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是发展民族旅游的基础。生态环境一方面为发展民族旅游提供了场域,也是各种文化元素赖以存在的基石。民族地区落实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必须加强对自然景观( 如张家界、九寨沟等) 、生态景观(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呼伦贝尔大草原) 、人文景观( 民族建筑、民族博物馆) 的保护或修复,力争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尊重自然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 民族文化的可持续。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存续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套符号和观念系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血脉。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是民族旅游业乃至整个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民族旅游的开发一方面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给当地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可持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遵循民族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原真性,不可歪曲事实,过分夸大文化、“杜撰”文化。二是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形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这是实现民族文化可持续的基础。三是文化资源开发方式要可持续,要尊重习俗,着眼未来。四是文化保护制度的可持续,制定兼顾当下和未来的长期有效、科学包容的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监管和引导作用。
    4. 社会的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通过对社会资本的有效组织,在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扩展人类选择机会和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文明进步,尽可能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民族旅游视角下的社会可持续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发展民族旅游为契机的基础设施( 交通、通讯、安防、医疗) 的完善。二是对科学教育的持续性投入,提高景区品质,提高经营者及游客素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三是体现民族旅游的包容性,妥善处理外来人员与当地群众在文化习俗、资源分享、利益分配方面的分歧,营造共生互惠的氛围。
    5.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民族旅游旨在增加民族地区经济总量,提高民族群众生活品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特色资源为依托的民族旅游要切实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总量。二是民族旅游作为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或骨干产业的定位要明确,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合理。三是民族旅游对培养和提高民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要有实效,一方面要吸纳就业,另一方面要鼓励自主创业,并用制度保障群众创业机会和环境。
    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即在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为基础,以经济增长为落脚点,实现人- 生态- 文化- 社会- 经济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1. 生态破坏严重,文物流失。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自起着推动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讲,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内核,民族文化的变迁直接影响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人口民族构成发生变化,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随着民族旅游的开发,游客大量涌入民族地区,同时,许多外地人在民族地区就业、通婚。这些人的进入改变了民族地区原有的人口结构,尤其是跨民族通婚行为改变了生物意义上“人的可持续”。
    3. 民族文化资源产权主体模糊,利益分配不均。在实际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层次低,享受效益有限,文化产权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文化资源开发带来的利益大部分被开发商等攫取,导致开发商与当地群众矛盾尖锐,群众内部矛盾也较突出。
    4. 民族文化庸俗化,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趋同、商品化、庸俗化等方面。例如,一些民族地区大力挖掘与本民族无关的历史人物,甚至是投大钱塑造一些子虚乌有的神话人物; 有的地区为争做某历史名人故里,损人利己。另外,部分旅游景点为了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无视民族文化的本真性,歪曲本民族文化内涵。
    5. 景区安全事故频发,不文明现象频现,消费纠纷不断。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民族旅游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四、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第一,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当地民众的主人翁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耕地,合理渔牧。第二,当地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以规范企业开发经营,坚持“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维护”原则。第三,经营企业应以整体利益为重,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改变原有粗放的开发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发展民宿旅游,丰富体验项目。发展民宿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社会福利,其主要作用为: 第一,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有利于将文化生态资源转化成经济优势,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第二,激励当地民众的主动参与,解决部分就业问题。第三,有利于突出地方文化及民族特色,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第四,发展民族旅游可以减少年轻劳动力外流,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维持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民俗旅游的具体步骤: 第一,统一改造景区民居,既与周边的生态相协调,又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第二,挖掘民族特色饮食,坚持本土、绿色原则。第三,开辟“花园”“菜园”,吸引城市居民租种。第四,建立“田园式”养老院。
    3. 发展文化旅游,挖掘整理民族文化元素。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多种价值属性。坚持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为导向的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一是要挖掘整合民族文化元素,切忌凭空捏造,以保持民族文化原真性,尊重少数民族人民情感。二是在民族文化资源基础上,结合现代需求和科学技术,适当创新,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
    4. 把握国家政策,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功能。应坚持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所有的规划应建立在有特色村寨且具备村寨旅游资源这一基础上。二是要完善村寨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打造安全便捷、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三是村寨建筑改造要合理,保留民族文化元素,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四是营造乡村意境,迎合现代人的乡土情结。
    5. 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民族旅游品牌。应牢牢把握以下四点: 一是品牌宣传要聚焦核心,突出特色,或是自然观赏价值、或是人文体验价值,以满足游客不同得需求。二是品牌宣传要与旅游目的地实际相符,确保游客体验感受与其预期相符,避免欺骗游客之嫌。三是要以优质服务为基础,为游客提供便捷安全的体验方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四是妥善解决开发商与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利益分配矛盾,形成和谐共存的旅游氛围,防止因利益分配问题而产生冲突对抗,损害旅游目的地形象。
    (摘编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马骍《关于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周学文/摘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