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苗寨 :民族文化旅游“四大收益”充实村民脱贫致富钱袋子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1:11:21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孙志香 参加讨论
2018年6月20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共同发布了《西江模式: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十年发展报告(2008-2018)》。 报告指出,2008年以前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区,旅游开发前,西江千户苗寨全村有超过1500名村民外出打工,外出打工输出是村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旅游开发后至2018年是西江旅游扶贫的黄金十年,在旅游的带动下,整个社区都普遍受益。2007年西江苗寨社区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700元。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西江苗寨村民人均年收入为22100元,户均约86190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017年较2007年增长了12倍。常年在西江苗寨景区打工的村民有2000-3000人,其中,西江苗寨村民有1000多人,周边村寨的约有2000人。 旅游开发给西江苗寨带来的变化全面而深刻,从旅游扶贫的角度,其模式独特,总体效果明显,带动面大,脱贫致富速度快,效率高,在贵州乃至中国西部地区都具有典型意义。自2008年旅游开发以来,民族文化旅游“奖励性收益”、“经营性收益”、“资产性收益”和“就业性收益”是西江千户苗寨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四大主要收益来源。 “奖励性收益”,指的是西江旅游公司每年拿出18%的门票总收入,以民族文化保护奖励的形式分配给寨子里的每家每户。目前,民族文化保护奖励经费已成为西江苗寨村民的刚性收入,受益覆盖率达到村寨100%的农户。从2009年至2017年,累计发放1亿多元,户均累计达7万元以上,仅2017年当年,景区发放民族文化奖励经费为2900万元,户均2.1万元。 “就业性收益”,指的是西江苗寨景区各旅游经营主体为社区居民提供演艺、歌舞、检票、管理、环卫、餐饮住宿服务等旅游就业岗位而获得的收益。据2017年不完全统计,西江苗寨参与各种旅游就业的村民在1000多人,在旅游旺季,这些就业岗位能带来的收益每月有2000-3000元之间。 “经营性收益”,指的是西江苗寨景区村民通过开办餐饮、客栈、照相、服饰出租、银饰店和政府每年“归行划市”提供的公益性摊位进行各种经营而获得的收益。到2017年底,西江苗寨从事各种旅游经营的农户总数有近500户,受益面覆盖到整个社区家庭总数的30%左右,每户经营性收益少则几万元,多达几十万元。 “资产性收益”,指的是村民将自有房屋建筑租给外来经营户而获得的收益。据抽样调查显示,到2017年底,西江苗寨景区近500多户将自己房屋进行租赁,每栋房屋年租金都在万元以上,尤其最近几年,由于西江旅游的井喷和客流的增长,房屋租金普遍在5万到50万之间。目前,整个西江苗寨景区有房屋和门面出租的家庭占到整个村寨家庭总户数的30%左右。 此外,通过景区带村、辐射周边、龙头企业带动等作用,周边村寨以及雷山县内各村寨约有2000余人常年不间断在西江景区在打工。西江旅游井喷式发展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不仅带动周边村镇脱贫致富,还带动雷山县旅游业的发展县域脱贫致富,2008年雷山县旅游综合收入为2.85亿元,其中,西江景区为1亿元,占比为35%,到了2017年,雷山全县旅游综合总收入为77.37亿元,其中西江苗寨为49.91亿元,占比上升为64%。由于旅游产业链条较长,加上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经测算,依托西江旅游业发展,直接和间接带动整个雷山县的县域脱贫致富的群众至少在5000人以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