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章学诚的史学批评理论及其借鉴意义(8)

(26)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237页。
    (27) 《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3,《家书二》,第817页。
    (28) 《史通》卷4,《序例》。
    (29) 《文史通义校注》卷5,《答客问上》,第470-471页。
    (30) 《文史通义校注》卷5,《浙东学术》,第524页。
    (31) 参见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9页。
    (32) 《文史通义校注》卷3,《史德》,第219页。
    (33) 《文史通义校注》卷3,《史德》,第220页。
    (34) 施丁:《章学诚的史学思想》,《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
    (35) 《文史通义校注》卷3,《史德》,第220页。
    (36) 《文史通义校注》卷3,《史德》,第220页。
    (37) 《文史通义校注》卷3,《文德》,第278页。
    (38) 《文史通义校注》卷3,《文德》,第278页。
    (39)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见《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9页。
    (40) 《文史通义校注》卷4,《知难》,第366页。
    (41) 《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2,《韩柳二先生年谱书后》,第557页。
    (42) 《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2,《〈刘忠介公年谱〉叙》,第537页。
    (43) 《文史通义校注》卷4,《知难》,第366页。章学诚在同篇中论“知其言”难,“知其所以为言”尤难时说:“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言者,天下寥寥矣;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知之难也。”
    (44) 章学诚:《校雠通义·自序》,见王重民《校雠通义通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45) 《校雠通义通解》卷2,《补校汉艺文志第十》,第46页。
    (46) 《校雠通义通解》卷2,《郑樵误校汉志第十一》,第57口58页。
    (47) 《史通》卷6,《叙事》。
    (48) 《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1,《与陈观民工部论史学》,第405页。
    (49) 《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6,《跋湖北通志检存稿》,第1034页。
    (50) 《章氏遗书》卷19,《庚辛之间亡友列传》。
    (51) 《章氏遗书》外篇3,《丙辰札记》。
    (52) 宋人吴缜说:“夫为史之要有三,一曰事实,二曰褒贬,三曰文采。有事而如是书,斯谓事实;因事实而寓惩劝,斯谓褒贬;事实、褒贬既得矣,必资文采以行之,夫然后成史。”(《新唐书纠缪·序》)
    (53) 《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1,《评沈梅村古文》,第484页。
    (54) 《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3,《与邵二云论学》,第665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