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后汉书•高句骊传》史源学研究

《后汉书·高句骊传》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其成书时间仅次于《三国志·高句丽传》。《后汉书·高句骊传》与《三国志·高句丽传》关系密切,此点前人多已言及,但两者又存在怎样的异同,原因何在?《后汉书》帝王本纪、诸生列传中不乏与高句丽相关的记载,但与《后汉书·高句骊传》屡有分歧,孰是孰非亦未见详论。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对《后汉书·高句骊传》与《三国志·高句丽传》、《东观汉记》、①八家《后汉书》、②袁宏《后汉纪》③等文献的比较分析,探讨《后汉书·高句骊传》史料来源及相关问题。
    
    《后汉书·高句骊传》所记高句丽诸事是对两汉及以前高句丽历史的一次总结。《后汉书·高句骊传》编撰体例与《三国志·高句丽传》相同,都是由自然面貌、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概述和时事政治简述两部分构成本传主体。细检两书“概述”部分,可见如下几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后汉书·高句骊传》除“武帝灭朝鲜,以高句骊为县,使属玄菟”一句外,《三国志·高句丽传》均有记载。这说明《后汉书·高句骊传》与《三国志·高句丽传》内容重复率接近100%。措辞方面,两者亦多相近,甚者相同。如“其俗淫”、“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高句骊,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濊貊,东与沃沮,北与夫余接”;“其公会,衣服皆锦绣,金银以自饰。大加、主簿皆著帻,如冠帻而无后;其小加著折风,形如弁”等句。《后汉书·高句骊传》与《三国志·高句丽传》所载内容相似,行文风格、择选句式乃至部分词语的雷同,表明《三国志·高句丽传》可能是《后汉书·高句骊传》的直接史料来源,或者《三国志·高句丽传》与《后汉书·高句骊传》有着相同的史源。
    《三国志·高句丽传》史料来源主要是鱼豢的《魏略·高句丽传》。如果《后汉书·高句骊传》与《三国志·高句丽传》存在相同史源,那么可能被范晔参考的史料应是鱼豢的《魏略》。从时间上分析,鱼豢的《魏略》大致亡佚于南宋时期,范晔编修《后汉书·高句骊传》时,尚流传于世,可能被采信。《魏略》久佚,今常见辑本,出自张鹏一之手。④此辑本收集有关高句丽佚文29条(以一句为一条),其中属于高句丽风俗制度概述者28条。除此之外,在张楚金的《翰苑》⑤中,还收录《魏略》佚文12条,此本往往可补张氏辑本不足。将《翰苑》本、张氏辑本《魏略》与《三国志·高句丽传》、《后汉书·高句骊传》进行比较,会发现下面几种情况。
    其一,无论《翰苑》本,还是张氏辑本《魏略》,它们的内容、句式乃至词语与《三国志·高句丽传》的相似度要远远大于与《后汉书·高句骊传》的相似度。《后汉书·高句骊传》与《三国志·高句丽传》的相似度又要大于它与两种《魏略》辑本的相似度。此种情况表明《后汉书·高句骊传》与《三国志·高句丽传》的史料关系密切度要大于与两种《魏略》辑本的密切度。
    其二,张氏辑本《魏略》中“其国贫俭,土著”、“有军事亦祭天”、“盗一责十二”、“葬有椁无棺”、“兄死亦报嫂”、“便弓矢刀矛,有铠,习战”、“夫余不能臣也”等7条,《三国志·高句丽传》不载,或不全载。《后汉书·高句骊传》对此7条的处理方式与《三国志·高句丽传》基本相同,《三国志·高句丽传》舍弃的资料,它亦不收录。在《〈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比较研究》一文中笔者已经论及陈寿对这几条的处理上存在的问题。⑥《后汉书·高句骊传》所犯错误与《三国志·高句丽传》的惊人一致,表明它的直接史料来源可能是《三国志·高句丽传》,而不是鱼豢的《魏略》。
    其三,在《后汉书·高句骊传》中有几处记载,虽然表述内容与《三国志·高句丽传》相同,但文字不同。从表面分析,这些词语的差异可以归结为形近而异、音近而异、义近而异。但是,将其与《魏略》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会发现《三国志·高句丽传》所用字往往与张鹏一辑本《魏略》相同,而《后汉书·高句骊传》则与《翰苑》本《魏略》相同。如前两者写为“高句丽”、“申一脚”、“隧神”,而后两者则写为“高句骊”、“曳一脚”“禭神”。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后汉书·高句骊传》与《三国志·高句丽传》的史料关系中,不排除范晔曾参照《魏略》的可能性,但是对他编修《后汉书·高句骊传》影响更大的还是陈寿的《三国志·高句丽传》。需要补充的是,造成两书文字差异的原因,除《魏略》版本不同外,也可能是作为《后汉书·高句骊传》史料依据的《三国志·高句丽传》和我们今日所见《三国志·高句丽传》不是同一版本。《三国志》常见版本为中华书局本,此本以百衲本、武英殿本、金陵活字本、江南书局本互相勘对而成。此四种版本中,年代最早的百衲本依据的是宋绍兴、绍熙两种刻本。宋朝以前《三国志》版本,因史料缺失,难窥其眉目。
    第二种现象:《三国志·高句丽传》“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有对卢则不置沛者”、“其国中大家不佃作”、“无大仓库”、“其马皆小”等5条史料,《后汉书·高句骊传》未著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