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以史为鉴 促进中日关系和平发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暨东京审判宣判70周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第一辑)》新书在沪发布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暨东京审判宣判70周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第一辑)》新书发布座谈会”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实习记者 仝薇)8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承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暨东京审判宣判70周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第一辑)》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燕爽分别发表讲话并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第一辑)》新书揭幕。
    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宗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向隆万,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谈毅等作专题发言,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介绍翻译及编纂过程。上海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程天权主持开幕式并作专题发言。
    东京审判以中文版面世更可以史为鉴
    “东京审判出版工程”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长期打造的重大出版项目。项目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系统搜集、整理、出版东京审判核心文献与研究著译,迄今已出版200余卷,在国内外学术界、出版界乃至社会各界引起高度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上海图书奖等。2017年,“东京审判文献数据库”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奖”。此次面世的《全译本》入选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以史为鉴,促进中日关系和平发展。姜斯宪指出,要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不能回避历史,需要对史料进行深入研究。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收集和整理相关史料,历时3年打造了《全译本》。这是东京审判的完整记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以中文形式整理、译校、出版,使中国读者和学者能更好地理解研究成果。
    要推动社会科学发展,进行学科创新,源头还是要回到问题的本质,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开放性的学科意识。燕爽认为,《全译本》是重要的学术成果,是一项持续性的社会科学研究工程。当下东京审判在国际关系、法律、伦理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受到人才不足的影响,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参与到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积累研究成果,才可能建成新的学科体系。同样,《全译本》以中文的形式展示了一段中日关系真实的历史,将为我国学者研究中日关系提供了有益帮助。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全40卷)以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80卷,英文版)作为底本,并参考日文版庭审记录,合计约2000万字,计划分四辑出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研究最核心的文献,内容涵盖检方向法庭和被告提交起诉书、法庭成立、立证准备、检方立证、辩方反证、检方反驳辩方反证、辩方再反驳检方反驳、检方最终论告、辩方最终辩论、检方回答和法庭判决的全过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第一辑)》(以下简称《全译本》)约500万字,共10卷,完整呈现了从1946年4月29日到1946年12月9日共128个庭审日的庭审记录。
    有助于中国学者深入研究东京审判史料
    《全译本》的编写是一个求真的过程,不仅要结合历史事件来确认翻译是否准确,还需要具备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程兆奇表示,东京审判的原始庭审记录有英、日两种版本,考虑到在浩瀚的东京审判文献中,庭审记录是居于中心位置的核心文献,出版《全译本》中文版,是为了让更多的国内读者方便阅读。同时,由于英、日文版相互间存在此有彼无、此详彼略、此是彼非的问题,在英、日译本的基础上,通过中文版的翻译,进行了查核校勘,纠正了明显的讹错,《全译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文本的准确性。此外,《全译本》为了便利读者阅读,我们除了在每卷卷首概要综述了该卷包含的重要时间节点发生的重要庭审事件,还在卷末附录了包括人名、地名、事件、文献、机构的全篇索引。
    战争与和平不是一个虚无的事情,而是一个带有现实意义的事情。程天权表示,一直以来学界在东京审判这段历史的研究上都有资料缺失,因此《全译本》的出版意义重大,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学术性工作。它不仅弥补了东京审判历史研究的空白,也促使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普通民众也能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全译本》的编写,对于推动东京审判的研究和以东京审判为起点的亚太地区国际格局研究都有很大作用。
    要了解历史,语言和文字非常重要。王宗光认为,东京审判过去只有英文版和日文版,现在有了中文版,会引起更多中国学者对东京审判的关注,为研究这段历史创造新起点。中国作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过深重苦难的国家之一,需要有文字将这段历史记录下来。通过对庭审记录的翻译、梳理,可以清晰看到庭审的脉络和历程。其中,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南京大屠杀、日本在东北等地的鸦片毒化政策、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历史细节都有所展现。
    向隆万谈到,通常翻译在评价体系中是很不占工作量的,但东京审判的翻译却不是这样的情况。东京审判庭审记录中涉及的知识面繁杂,包括法律、历史、政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人名、地名等难以考证的专有词汇,如“七七事变”中有一人名字就有13种翻译,都为翻译增加了难度,需要参与翻译的专家学者细心和有耐心。此外,在编写过程中,专家学者还整理出大量英文版、日文版的档案材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补充材料。
    谈毅认为,译校工作不仅仅是把英文翻译过来,还要结合历史事件来确认翻译是否准确。东京审判庭审记录是东京审判研究的核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规定的官方语言是英文和日语,但整个庭审过程的记录当中还有大量的非官方语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员的翻译背景和政治立场就十分重要。我们将翻译的规矩和数据编成了一本译者手册,成立了编译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内以及美国、加拿大高校的学者,尽可能统一翻译的标准,才使翻译工作顺利完成。
    吸取历史教训才能共同促进中日和平发展
    我们要抱以恒定的历史观,在和平时期不要忘记过去的历史,在记述历史时也不忘记对和平的追求。张建军表示,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离不开东京审判,东京审判是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根基。《全译本》的出版让学者可以直接地了解这段历史,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李斌研究员表示,东京审判的庭审记录和美国档案馆的记录片,都对东京审判的相关研究有推动作用。他提议,应该将国外有用的相关资料也一并收集起来,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研究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认为,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收集整理了庭审记录等大量文献资料,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在国内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程维荣研究员表示,《全译本》的翻译和校对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每一个研究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开拓新的领域,尽可能理解审判词的原始内容。在将原文稿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学者还要注意到证人和被告、中国人与外国人等立场不同、说话方式不同等问题,在翻译成中文时才能不引起误解。
    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刘统教授表示,调查研究的过程是艰苦的,专家学者在遇到人名、地点等资料不全的问题时,需要回到各省的档案馆中查找当时的报纸和起诉书等最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慢慢将资料补全。与此同时,我们更要重视文化输出的环节,希望明年初完成初稿后,经过修改、审查,能在2020年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的时候,将《全译本》打造成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的重点图书。
    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王选研究员表示,《全译本》中许多资料是具有开创性的,比如已经出版过的细菌战的相关内容,现在得到了来自日本和中国济南的新的材料,这部分内容将会加入编纂;还有体现中国检察官在审判过程中的态度和努力的资料,也是以前从来没有记录过的;以及来自美国的许多证据材料,包括国际局在东京审判时留下的史料,也会出现在《全译本》中。
    王健指出,东京审判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记录,例如东京审判词就是南京大屠杀可追溯到的最早的书面线索。东京审判的内容经得起历史考验,有助于推动相关的学术研究。东京审判庭审记录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也给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学者提出了很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此外,《全译本》是很好的历史教育题材,有助于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明观和价值观。东京审判的历史记忆跟现实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密切相关,具有一种引导性。唯有珍视历史,共同吸取历史教训,才能共同构建和平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