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春:情感与人类学关系的三个维度(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4:11:30 《思想战线》 张有春 参加讨论
二、作为一种认识方法的情感体验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始终是传统哲学最为基本与核心的问题。基于各自的文化传统,东西方古典思想家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或超验或形而上的概括。如世界源于上帝的创造,源于道,源于 风、火等物质,不一而足。到了17 世纪,欧洲哲学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哲学家从对世界本源 的关注,转向了如何才能正确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试图回答 “人们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与 “怎样获得的知识是有效的”这两个关键问题,这就是所谓的 “认识论转向”。在这一过程中, 西方哲学形成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两大传统,为现代科学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经验主义认为,知识与观念来源于经验,倡导经验归纳法,强调观察与实验法重于一切。经验派鼻祖弗兰西斯·培根认为,认知始于对外物的感官知觉,他要求把经验 / 实验能力与理性能 力结合起来,在收集感官材料的基础上,对之进行理性加工,将感觉材料与特殊事例上升为普遍 公理,以达成对事物的内在结构与规律的认识。所谓的经验主要指视觉经验,即 “眼见为实”。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培根、霍布斯、洛克等都来自英国,因此也称为英国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主要回答 “怎样获得的知识是有效的”这一问题,其创始人笛卡尔否定感官经验 的有效性,而强调理性思维的可靠性。他认为,头脑所能够清楚明白认识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人类心中有所谓简单自明的 “天赋观念” 与 “天赋原则”,它们是获得可靠知识的前提与基础。 以几何学为蓝本,笛卡尔将数学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提炼升华为其哲学的根本方法——理性演绎 法,认为只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次序,就可以逐渐上升为对复杂现象的认识,获得可靠的科学知 识。理性主义传统以笛卡尔、斯宾诺莎及莱布尼茨等为代表。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建立在身/心二分的二元论世界观上。他断言,现实世界存在两种实体: 精神实体 ( 心) 与物质实体 ( 身) ; 精神实体的本质属性是思想,而物质实体的本质属性是广延 性 ( 占空间性) 。精神实体产生 “条理清晰而确定无误的思想”,而与身体这一物质实体相关的 欲望、直觉、情感等,它们无法提供确切的知识。因此,思想才是唯一的认识形式。 理性主义者反对神学先验论与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大胆尝试全新的认识方法,给当时所有 的新思想以激励。其哲学系统描绘了一个单纯通过理性就可以认识的宇宙,这种自信基调唤醒了 欧洲思想界,使17世纪成为理性时代,并引领了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及之后欧洲思想界对科 学理性长达两三百年的信仰。然而理性主义的思维模式试图以单一逻辑解释一切事物,拒绝将直觉、想象、情感等感官体验作为获得知识的基础与认识来源,杜绝研究方法上的其他可能性,造成了情感与主观性长期受排斥的不良后果。 自形成以来,理性主义传统实际就陆续受到一些思想家的批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为了有效地探明自然,人必须调动一切认识力量,包括情感力量与精神力量,作为一个整体采取 行动。自然的深刻性不仅需要人们用理性去把握,更需要用情感去体验。歌德认为,理性主义所倚重的数学思维固然有其认识价值,但并非所有事物都需由它证明。有时,人的感官知觉可以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具有比理性更强的认识能力。比如,人们可以用数字说明一个新娘得到的彩礼是否丰厚,但新郎是否真的爱她,却只能用情感体验而不是用彩礼来证明。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周大鸣:走向海外:中国人类学未来发展之路
- 下一篇:开启海洋人类学研究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