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春:情感与人类学关系的三个维度(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4:11:57 《思想战线》 张有春 参加讨论
19 世纪末,艺术、文学与各种生命哲学思潮紧密交织,形成了一股反理性思潮,尼采便是 其中最强有力的理性主义批判者。他提出,思维与判断存在于感官体验之中,每种思想下面都隐 藏着情感冲动或本能,并受其支配,脱离感性的理性知识并不存在,但笛卡尔的身 / 心二分却人 为割裂了这种联系。与情感及本能相比,理性认知是肤浅的,它只是抽象简化而不是认知工 具,其目的是为命名并支配事物。一个人真正能够获得的,只能是自己亲身体验得来的知识。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等思想家对情感、直觉、本能等的强调,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挑 战了科学的理性原则,动摇了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基石,推动了思想、艺术、文学等领域对身体、情感、潜意识等非理性领域的关注与挖掘。遗憾的是,作为现代人类学之父的马林诺夫斯基,当时所就读大学的哲学系是一个实证主义堡垒,反理性气息较为稀缺。20 世纪20 年代,当马氏在 特罗布里恩德岛的田野工作基础上为现代人类学奠定方法论基石的过程中,他带入人类学的,是 数学思维对秩序与明晰的追求,哲学思想的科学 ( “所有可靠的知识都是科学知识”) 、最简 ( “避免臆造和超越事实”) 与经验 ( “一切来自经验”) 原则,以及马赫的经验实证主义。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人类学几大传统各有倚重——英国人类学承袭经验主义传统,通过 “到那儿” ( being there) 与 “目睹” ( eye / I witness) 确立自身的权威,以描述的客观性支持 其经验方法的科学性; 法国人类学在认识论上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一脉相承,重概念抽象与逻辑 推理; 美国人类学重精神气质与文化人格的演绎, 但它们都自觉承袭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传统,轻视情感、直觉等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然而正如尼采所言,任何思想背后都隐含着情感并受其支配。现代人类学虽以建立 “关于人的科学” 为己任,但其倚重的参与观察法,本身就强调通过整合理性观察与感性参与两种方 法来认识世界。观察源于经验主义对视觉的倚重,强调主客对立并将客体对象化,而参与则意味着人类学学者融入他者,全身心投入并体验异文化。马林诺夫斯基就坦承自己的经验主义既包 含现实的客观成分,也包含了主观因素。在讨论注入巫术观念的情感因素等议题时,他便运用了心理投射与主观检验法,用情感去体验它们。 从对文化事项的客观描述到对行为符号的深度解读,格尔茨带来了人类学范式的一次转换。 解释人类学试图在田野中获得研究对象对本文化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学者的文化解读。在 关于巴厘人斗鸡的论述中,格尔茨以一种移情理解 ( empathy) 的方式,生动展现了巴厘人在斗鸡过程中的精神气质,焦虑、狂热、沮丧、厌恶等诸多情感饱含其间。“巴厘男人......以一种着迷般的赞美和梦幻似的自我专注的眼光凝视它们”,“巴厘人不仅把雄鸡与他理想化的自身联系 在一起,甚至与其男性性器官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与他最恐惧、最憎恶、既爱又恨,即使之神魂颠倒的 ‘黑暗的力量’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解读比比皆是。但由于行文中似乎只有人类学学者对建构出来的巴厘人观点的解读,而没有从当地人的视角出发对斗鸡的理解,格尔茨不免受到质疑: 他基于一种幻想,把自己的情感、认同、主观感受及理解与巴厘人的混为一谈了。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人类学界掀起了一股以民族志的写作为核心的 “写文化” 争论。人类学学者发现,尽管为达到科学客观目的而剔除个体经历与情感体验,使得民族志作品普遍乏味无趣,但其潜在的文学品质却根深蒂固。而那些真正能够有效地传达异文化体验的经典之作,更是充满了隐喻、修辞、想象等文学手法,有着作者本人鲜明的叙事风格。 此外,不同时代都有人类学学者进行诗歌、散文或随笔的创作,以有效传达论文论著所无法 呈现的情感、想象等个人体验。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这些作品更善于汲取他者的经验,或将本 文化与异文化并置,以实现跨文化展示与沟通的目的。1991 年,伊万·布莱迪主编 《人类学诗学》 的出版,标志着人类学由强调认识异文化转而关注如何认识的问题。诗学被置于人类学重心重置的位置,情感等主观体验被作为认识方法大加推崇。很显然,当人类学学者面对 “他者” 时,那种渴望了解对方却永远无法融入其间的矛盾,是科学理性所无法释怀的,这种情景的非 逻辑性与难以言说性,更适合用情感及直觉的方式予以解释。而以细致的比较文化观察与模拟情感入诗,无疑能对文化做出更富创意的阐释,使读者获得比单一逻辑解释更为开放的认识。 人类学学者将情感、直觉等非理性要素作为一种认识方法的倡导,遥遥回应了世纪初,思想界对理性主义的批判: 科学理性的认识方法受人的野心、直觉、想象以及道德等主观因素的影 响,主客二分并不成立。而科学史上的诸多重大发现,也非来自实验,而是非理性因素的结果。 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受到一只偶然掉落的苹果的启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是想象的产物——想 象自己以每秒钟 186 000 英里的速度与一束光线并行会发生什么。显然,直觉、想象等情感体验 与状态有着巨大的认识潜力。 面对情感的流动性、非线性、偶发性等特点,传统民族志的概念化、结构式文本表述失去了用武之地,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学者采取诗歌、小说、随笔等文学形式,以捕捉并传达田野过程中 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困境等主观感受,这使得文化与日常生活中不易理解的事物变得真实可感,一度充斥着干巴巴的理论概念与结构框架的民族志作品,也因人类学学者开始注入了情感而富有生 命气息,一种更具人文品质的研究取向日渐清晰。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周大鸣:走向海外:中国人类学未来发展之路
- 下一篇:开启海洋人类学研究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