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文]中国民间“动物与人”故事的生态文化价值(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1:11:47 中国民俗学网 陈金文 参加讨论
我们认为“识鸟言兽语的人”类型的民间故事具有生态文化方面的价值。该类型的民间故事中人们由己及物,认为鸟兽与人一样有自己的情感意志,有自己的爱好憎恶,进而以为鸟有鸟言,兽有兽语,把鸟兽用他们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简单声音,视作与人类的语言一样可用来交流的工具。古代社会人民大众通过“识鸟言兽语的人”类型的民间故事表现他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表达了他们通过通晓“鸟言兽语”,与大自然交流,并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理想与愿望。 目前,人类这种通晓“鸟言兽语”的愿望,已不再是纯粹的空想,而是已经部分地成为了现实。现在,自然科学界已经有人研究动物语言,甚至在个别大学还开设了动物语言学专业,专门培养动物语言研究人才。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类语言是成系统、成体系的,是文明的产物、思维的产物,因而动物不可能拥有与人类相同内涵的语言。但动物也要交换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因而它们有一套奇妙的动物语言。有人把动物语言分为声音语言、超声语言、气味语言、色彩语言、行为语言等。 人们还把对动物语言研究的成果逐渐运用于社会实践中,譬如,空中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一些机场就设立了鸟语广播台,播送鸟类惊恐的叫声,以便驱散它们。有人认为,今后人们可以直接用海豚的语言,向海豚发号施令,让它们携带仪器潜入大海深处进行勘察和调查,或完成某些特殊的使命,使之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 可见古代社会人类通晓“鸟言兽语”的幻想已经部分地变为了现实,而随着人类对“鸟言兽语”的破译,人与动物旧有的生态关系也必然会有改变或改善。而古代人类“懂鸟语的人”类型的民间故事等所表达的通晓“鸟言兽语”的理想和愿望,正是人类进军动物语言学这类科学研究领域的原初动力之一。 艾伯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动物与人”主题之下,并列出“动物报恩”、“老虎报恩”、“蛇报恩”三个故事类型。本人以为“老虎报恩”、“蛇报恩”类型都可以归入“动物报恩”类型故事,同时,本人还认为“动物报恩”故事中的“动物”不仅仅局限于老虎、蛇等某几种动物。 动物报恩类型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该类型故事中最早载之于文字的大概是《隋侯之珠》的传说。汉许慎注《淮南鸿烈解》云:“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大江中御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许慎在《淮南鸿烈解》中较早地具体介绍了《隋侯之珠》的传说。在《淮南鸿烈解》之前,“隋侯之珠”便已时常在文献中被提起。《庄子·让王》云:“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以“隋侯之珠”与“千仞之雀”做比较,说明把握问题要分清轻重。《文子·符言》中云:“老子曰:得万人之兵,不如闻一言之当,得隋侯之珠,不如得事之所由,得和氏之璧,不如得事之所适。”文子以为“隋侯之珠”虽然珍贵,但不如探知事物的根由更有意义。《韩非子·解老》云:“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物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以为“隋侯之珠”为至美之物,故不需再加修饰,表达了其重内容轻形式的思想。就上述文献记载来看,“隋侯之珠”的传说可能在战国时期就已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了。 另,《后汉书·杨震列传》注引《续齐谐记》曰:“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该传说讲杨宝因救了一只黄雀而获得好报,荫及后代子孙。也是一则较早见之于文献记载的动物报恩故事。 总之,动物报恩类型的故事在战国时期就可能已经产生,到两汉时期就已经广为流传了。目前,该类型故事在我国民间社会仍流传甚广。现在流传于民间的动物报恩类型故事,主要有“蜈蚣报恩”、“老虎报恩”及“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等几个类型。钟敬文最早将蜈蚣报恩故事归纳为一个类型,丁乃通则称其为“蜈蚣救主型”。顾希佳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情节单元: 1.一年轻人(书生)救了一条蜈蚣(或蟾蜍、蛇、青蛙等),以后一直喂养它,带了它上路; 2.途中听一声音叫他名字,他答应了。别人告诉他:“这是恶蛇(或妖精),半夜会来吃你的。” 3.他要把蜈蚣放走,蜈蚣不肯离去。 4.夜里恶蛇袭来,蜈蚣与其搏斗,杀死恶蛇,蜈蚣也中毒死去。 该类型故事可见之于多个地区的民间文学集成资料,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浙江卷》中记录的《蜈蚣与书生》的故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上海黄浦区故事分卷》中记录的《青蛇报恩》故事、《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广西玉林市民间故事集》中记录的《蜈蚣山的传说》等,都属于该类型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