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慧张多]神话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探索之路(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0:11:51 中国民俗学网 杨利慧 张多 参加讨论
二、神话主义、新神话主义及其相关研究 20世纪中后期以来,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学者,开始逐渐放弃对传统的溯源性追寻,转而探求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续、利用和重建状况,涌现出了不少有影响的学术概念和理论视角,例如“民俗主义”(folklorism)、“民俗化”(folklorization)、“传统化”(traditionalization)等。这些研究成果广泛探讨了仪式、节日、歌舞表演与民间建筑等在旅游产业以及地域与国家政治语境中的种种转化,直接启发杨利慧重新阐释了“神话主义”的概念,在较大程度上推进了神话学从“向后看”到“朝向当下”的转向,也较集中地代表了目前国内神话学界对于当代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的前沿探索成果。 经过杨利慧重新阐释的“神话主义”(mythologism),是指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现代文化产业和电子媒介技术的广泛影响而产生的对神话的转化、挪用和重新建构,神话被从其原本生存的社区日常生活的语境移入新的语境中,为不同的观众而展现,并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意义。神话主义视角聚焦于现当代社会中对于神话的转化和重述。将神话作为地区、族群或者国家的文化象征来进行商业性、政治性或文化性的整合运用,是神话主义的常见形态。杨利慧重新界定“神话主义”概念,意在使学者的目光从社区日常生活的语境扩展到当代社会各种新的语境中被转化和重述的神话,并把这种日益普遍的现象自觉纳入学术研究的范畴之中,从理论上予以具体、深入的观照,进而为神话学这门具有更多“向后看”取向的学问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它逐渐实现“朝向当下”的转向。 “神话主义”概念提出之后,引起了国内神话学界和民俗学界的较多关注,在《中国民俗学年鉴·2015》中,该话题被列为2014年度民俗学学科5个热点话题之一予以比较详细的介绍,杨利慧所撰《“神话主义”的再阐释:前因与后果》《当代中国电子媒介中的神话主义》《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词底本与导游的叙事表演为中心》三篇文章作为热点论文和年度优秀论文被全文收录,其他学者有关神话主义的若干论文也被摘编介绍。其中《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词底本与导游的叙事表演为中心》一文,以河北涉县娲皇宫景区对女娲神话的转化与重述为个案,以导游词底本以及导游个体的叙事表演为中心,分析了神话主义在该语境中的四个特点,认为导游的叙事表演依然富有光晕;神话主义属于神话的“第二次生命”,研究者应将神话的整个生命过程(life process)综合起来进行整体研究。 2014年,杨利慧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上组织了“电子媒介中的神话主义”专栏。其主持这组专栏的初衷,正是有感于在世界神话学领域里,长期盛行着“向后看”的取向,大多数学人热衷于探讨古代神话的流传演变规律与神祇原初形貌,而忽视或者轻视新兴电子技术对神话传统,特别是青年人的神话观的巨大影响,坚决主张神话学直面身边生动鲜活的社会事实,促使神话学在“向后看”的同时也能“朝当下看”。该专栏中杨利慧的论文《当代中国电子媒介中的神话主义》,对中国神话在电子媒介中呈现和转化的主要形式、文本类型、生产特点以及艺术魅力等,进行了总体上的梳理和归纳,分析了神话主义在当代电子媒介中的主要承载形式,并将神话主义的文本类型划分为三类:援引传统的文本、融汇传统的文本与重铸传统的文本。论文指出:神话主义不仅是技术发展、媒介变迁的产物,作为当代大众媒介制造和传播的对象,它的生产与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语境密切相关;神话主义富有特殊的艺术光晕,是神话传统整体的一部分,应在神话完整的生命史过程中,对之加以考察和研究。祝鹏程的论文《“神话段子”:互联网中的传统重构》,讨论了神话在因特网中的转化,特别是“神话段子”的生产基础,分析了网民改编神话的策略,总结了互联网对神话传统的影响。包媛媛《中国神话在电子游戏中的运用与表现———以国产单机PRG游戏〈古剑奇谭:琴心剑魄今何在〉为例》,梳理了电子游戏对中国神话故事及元素的呈现和转化特征,探讨了神话在电子游戏这一新兴电子媒介中的功能转化和意义再生。该组专栏促进了神话学界对于“神话主义”的更多讨论,并从一个特定视角推进了民俗学、媒介学和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专栏发表后,也引起了学界的一定关注:2014年第5期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对杨利慧和祝鹏程的论文进行了大篇幅的选摘。 2016年,杨利慧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上再次组织“神话主义研究”专栏。杨文《神话VS神话主义:神话主义异质性质疑》以河北涉县娲皇宫景区的民族志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业余讲述人与遗产旅游语境中职业导游所讲述女娲神话的比较,揭示出神话与神话主义的区别。文章批评了学界和社会上流行的“神话主义具有异质性”的偏见,认为神话主义可在探索书写传统与口头传统的纠葛、业余与职业讲述人的多样性等方面,为神话学和民间文学理论提供启示。该专栏中吴新锋《心灵与秩序:“神话主义”与当代西王母神话研究》、高健《书面神话与神话主义———1949年以来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书面文本研究》则分别通过西北和西南的案例,生动诠释了神话主义视角在分析当代活态神话存续、口承神话文本化等问题上的有效性与阐释力。 2017年7月,杨利慧组织“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小型研讨会,邀请在京多位神话学与民俗学学者,对其主持的同名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进行研讨。会上同行学者充分肯定了神话主义研究的重要价值,同时也生发出许多争鸣。与会部分学者如吕微、施爱东、户晓辉、陈泳超、林继富、吴晓东、王宪昭、王娟、王杰文、谭佳等的发言后来分别刊发于《民间文化论坛》和《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同人们从不同角度敏锐地看到了“神话主义”研究力图探讨的一些关键维度和问题,比如语境(包括时间和空间)和媒介技术的变迁,特别是指出了“朝向当下”的理论追求产生的学术史背景及其对于神话学乃至民俗学学科的意义。讨论中也指出了该课题的不足之处(见下文)。这些讨论和批评都直接触及了神话主义的核心,对丰富和推进有关神话资源转化的研究大有裨益。 2017年,杨利慧在《民俗研究》第6期上再次组织专栏,力图进一步深化神话主义的探讨。杨利慧《民俗生命的循环:神话与神话主义的互动》着重探讨了社区内部的神话传统(神话的“第一次生命”)与旅游产业生产的神话主义(神话的“第二次生命”)之间存在的交互影响与密切互动,进而提出了“循环的民俗生命观”。祝鹏程《祛魅型传承:从神话主义看新媒体时代的神话讲述》创造性地提出新媒体中神话的“祛魅型传承”,倡导在互联网文化语境中关注“祛魅型传承人”对于神话资源的转化实践。张多《遗产化与神话主义———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地的神话重述》一文,则从身兼多重遗产化身份的云南哈尼梯田出发,阐释了遗产旅游语境中神话主义式文化符号的转化与传播。该专栏也引起了一定关注,杨文与祝文后来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 除上述这些成果外,青年民俗学者王志清曾撰文呼应神话主义研究,他以蒲剧《农祖后稷》为研究对象,探讨戏剧表演情境中的“神话主义”,发现表演情境中的神话主义呈现出“移位的神话母题”与“凸显的地域名称”两个特质,二者在蒲剧的表演情境中形成有机整体,建构了神话主义在戏剧领域的艺术光晕。高健运用神话主义概念探讨了1949年后云南少数民族神话搜集整理文本的神话重述。张多撰文从女娲神话的当代遗产化运动出发,分析了神话主义在文化政治实践中的转化方式。可以看到,神话主义研究视角对青年学者有较强吸引力,他们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变迁有着更为敏锐和切身的体会。 当然,神话主义概念还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有待未来的大力深化和拓展,正如“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专家们指出的,以杨利慧的研究为代表的神话主义探索目前还存在不少局限:第一,主要聚焦于电子媒介和遗产旅游两个领域,未能呈现和涵括更广大范畴内复杂多样的神话转化和利用情况;第二,对现象的描述较多,理论的深度开掘则有待进一步建立;第三,从学科体系创新的角度讲,现有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第四,在应用层面上,缺乏对神话的创造性转化的经验和模式的提炼和总结。另外,许多相关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究,比如,神话主义的形态中口头传统和书面传统的相互关系到底怎样?口语、文字、电子媒介以及互联网技术等不同的媒介形式生产神话主义文本的过程怎样?其结果又有何联系与区别?从神话主义不断再生产的复杂图景中可以洞察出神话生命力传承的哪些规律?……有鉴于此,杨利慧设计并提出了“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神话学的体系建构”重大课题,希望进一步汲取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反思并补充以往研究的不足,将中国神话资源的当代转化研究继续向前推进。 在国际学界,与“神话主义”概念的提出几乎同时,“新神话主义”(neo-mythologism)一词也被发明出来,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新神话主义”概念的由来,一个说法是与俄国神话学者梅列金斯基有关,也有人认为是电影导演维托利奥·科特法威(Vittorio Cottafavi)创造了“neo-mythologism”一词,用来描述当代艺术作品,特别是电影,如何广泛灵活地运用古希腊罗马文学,特别是史诗和悲剧的这种现象。这一说法似乎在电影研究者中被广泛接受。 中国著名神话学者叶舒宪自2005年以后,也对新神话主义现象产生浓厚兴趣,撰写了系列文章,例如《人类学想象与新神话主义》(《文学理论前沿》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再论新神话主义———兼评中国重述神话的学术缺失倾向》(《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4期)、《新神话主义与文化寻根》(《人民政协报》2010年7月12日)等,对新神话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心理动因、表现形式、其中体现的西方价值观以及对中国重述神话文艺的启示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和阐发。在叶文的介绍中,“新神话主义”是指20世纪末以来,借助于电子技术和虚拟现实的推波助澜,而在世界文坛和艺坛出现的大规模的神话-魔幻复兴潮流,其标志性作品包括畅销小说《魔戒》《塞莱斯廷预言》《第十种洞察力》以及电影《与狼共舞》《指环王》《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蜘蛛侠》《纳尼亚传奇》《黑客帝国》《怪物史莱克》等一系列文学和艺术创作、影视动漫产品及其他各种视觉文化,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作品中体现出的对前现代社会神话想象(“神话”往往被赋予了非常宽泛的涵义)和民间信仰传统的回归和文化寻根,并在价值观上反思文明社会,批判资本主义和现代性。 与杨利慧阐释的“神话主义”概念相比,“新神话主义”体现出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特征:二者在反思神话传统在当代社会中的转化、重建及其生命力方面有着共同的追求,但是就与神话本体的距离而言,新神话主义显然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