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彬:壮族民歌艺术的审美困境与现代性转场的路径选择(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3:11:4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 陈铭彬 参加讨论
(三)自然与形式竞争的审美困境 在壮族民歌语境之中,歌就相当于诗。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出壮族人民日常生活充满了诗性的审美。好友相聚可以成歌,婚丧嫁娶可以成歌,生产劳动可以成歌。歌声可以表达出平常语言表达不到位的情感,甚至说,有些情感唯有通过具有特定旋律的歌声才能够表达。人们所唱之歌,皆由心所发。歌唱不是一种手段和目的,而是感情的真实需要。许多学者在研究壮族民歌社会功能的时候,往往只去谈壮族民歌承载了什么,单纯地把民歌当作一种达到一定目的的工具,而没有看到民歌社会功能之外人们日常生活的诗性审美趣味。正因为许多人都忽略了壮族民歌这样的审美趣味,所以在当下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歌圩活动中,唱歌开始变得程序化。具体说来就是讲究流程、讲究规范。从壮族民歌本身日常生活自然审美趣味的传统来看,这样的民歌活动,或多或少偏离了壮族民歌传统的自然审美趣味。如果壮族民歌一直只局限于在山间田野的自由吟唱,这种美好的艺术形态就难以让更多人去欣赏、去喜爱。但是,如果将壮族民歌搬上舞台,脱离田野,过于形式化的表演容易将人们生活的情感需求淹没。而这也正是壮族民歌从传统到现代过程中自然与形式之间竞争的审美困境。 (四)单一主体与多元主体碰撞的审美困境 壮族民歌虽然是一种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但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它的审美主体基本只限于壮族群体之中。因此,壮族民歌艺术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较为单一的审美主体,使得壮族民歌艺术在民族文化之林中别具特色。然而,随着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大团结、大繁荣,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很显然,当下壮族民歌的审美主体是多元的,审美趣味也是多元的。在壮族群体中被称颂的某曲壮族民歌或某种民歌形式,在其他民族群体那里或许是平淡无奇的,但这并非是最糟糕的情况。最糟糕的情况是其他民族群体所津津乐道的某支歌曲或某种歌唱艺术形式被强加到壮族传统民歌艺术当中,原本壮族民歌艺术审美主体的壮族群众被“取代”了。这样的情况可以从一些商业性或其他现代功利性的壮族民歌活动中发现,为达到吸引游客的效果,往往“创造”一些文化元素,并称为特色民俗。另外,壮族民歌艺术审美主体的多元化也表现在壮族群众为审美主体的多元化。正如陆晓芹所说的那样,歌圩的流变体现了壮族社会审美的多元化。当下的壮族青年男女越来越不喜欢唱民歌,而是选择流行歌曲,这与当下壮族青年男女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审美是分不开的。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其他民族群体参与到壮族民歌艺术审美主体当中,以及壮族青年男女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因子,能够为壮族民歌艺术审美注入新的血液,有益于壮族民歌艺术的现代发展。因此,壮族民歌在现代化过程中也面临着审美主体单一主体与多元主体碰撞的审美困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