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彬:壮族民歌艺术的审美困境与现代性转场的路径选择(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3:11:18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 陈铭彬 参加讨论
(二)从形式“工具场”转向自然“阐释场” 人们在强调壮族民歌艺术的社会实用价值,实质上就是在强调壮族民歌艺术形式层面上的价值性,实际上就是其“工具性”。在“保存和发展民歌文化特色”“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丰富壮族群众精神文化”等实用价值认同当中,体现的基本是壮族民歌的“工具性”。而我们一开始就谈到的传统壮族民歌艺术“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审美和“以歌会友”的人文生态审美传统,表明壮族民歌自产生以来,目的并非只在于用歌唱来实现某些具体的实用的目的。壮族民歌是壮族群众千百年来集体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不只是壮族人民为了某一种实用社会价值而创造出来的,更是壮族人民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把握。壮族民歌是世界万物在壮族人民心灵的倒影,是壮族人民所理解的世界的样子,是一种生活价值审美。反过来,壮族人民通过壮族民歌的创作来表达对世界的愿望。可以说,壮族民歌是一面镜子,壮族人民用它来观照世界,世界也通过民歌来了解壮族人民。但并不能就此认为壮族民歌艺术的价值是“工具性”的。壮族民歌艺术审美要从形式“工具场”转向自然“阐释场”,在于强调壮族民歌艺术中的歌唱语言、吟咏对象、吟咏方式等外在的形式。阐释壮族民歌艺术的自然审美特性,阐释壮族民歌艺术与壮族群体发展的内在联系,用壮族民歌的审美特性来阐释壮族群体的日常生活,包括壮族群体对现在和未来生活的认识、把握和实践,唯有将壮族民歌艺术看作是与壮族人民融为一体的,才有可能把握得到壮族民歌艺术未来的发展。前文所谈到的壮族民歌发展存在众乐与独乐、自然与形式的审美困境实际上都是受了“工具场”审美思维的影响,过度地将壮族民歌艺术审美工具化,逐渐忽视了壮族民歌反映壮族人民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审美情趣。因此,今后壮族民歌的发展应当回归到壮族民歌的审美特性上来,多做民歌价值的阐释而不是工具利用。 (三)从单一“原生场”转向多元“衍生场” “原生场”,指的是传统的、较为单一的文化生态场;“衍生场”则是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而衍生出来的包涵多种文化元素的文化生态场。传统壮族民歌艺术根植于传统的农耕文化生态环境,现在有些学者强调的壮族民歌艺术的“原生态”,实质上强调的就是这个农耕文化生态环境下发展出来的民歌艺术。而如今,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壮族民歌艺术赖以生存发展的农耕文化已经转变为工商业文化。与此同时,出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需要,国家权力的介入,文化发展指导性、规划性要素不断融入自发性的“原生场”。也就是说,原本单一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大众媒介和国家权力的介入后,转变为复杂的、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这是壮族民歌现代性审美不可回避的问题,更是需要重新构建起一种更为宽泛、多元的审美情趣。另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接触、融合,衍生出了许许多多“新的文化”。现在壮族民歌艺术发展的文化场域基本上可以认为是“衍生场”。也就是说,今后壮族民歌艺术的发展,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壮族群体内部的审美问题,还需要考虑其他主体参与的审美问题;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原生文化的审美问题,还需要考虑衍生文化的审美问题。今后的壮族民歌艺术,定然是多元主体参与、多文化视角审美的民歌艺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就是审美现代性转场的成功示范。壮族民歌艺术要获得新的发展力量,必须放弃单一主体的、“原生场”文化生态为主的审美活动,以我为主,同时积极主动去吸收其他审美主体和文化的审美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