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王晶:由中亚东干族留学生语言状况看汉语认同


    来自中亚的东干族留学生系中国甘肃和陕西两省回族后裔,目前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定居。东干族留学生生长在多语环境下,具有天然的语言优势,因此掌握多种语言,包括母语东干语,族际共同语俄语,所在国的国语等。其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东干语,作为一种汉语的跨境方言,不仅较好地保留了晚清时期陕西甘肃方言的基本面貌,还呈现出对俄语、突厥语等语言的适应。然而,作为“多语者”的中亚东干族留学生,在外在语言环境的变化中却面临着多种语言认同和语言身份的困惑。这种外部语言环境改变包括:母语东干语适用范围狭窄,日渐式微;俄语原本的强势地位正随着中亚国家对国语地位的重视而逐渐衰减;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和中亚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逐渐增多,中亚东干族华裔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成为了他们的目标语。因此,在华留学环境下这些中亚华裔留学生的“我对汉语认同情况如何?”“我的语言身份是什么?”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所以,对中亚东干族华裔留学生在华环境下的汉语认同研究将试图解决这些学习者的问题,从而提升东干族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时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促进在华环境下汉语教学的有效实施。
    “汉语认同”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语言学习者的一种积极的汉语习得和对汉语的趋同行为,是讲话人对汉语的本体特征以及汉语所负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价值的认可、主动接纳和趋同过程和结果。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积极的汉语认同对汉语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促进在华的东干族留学生的汉语认同,发挥学习者原有的语言优势和亲情认同,有利于以汉语为桥梁,消除语言障碍和文化隔阂,实现民心相通;有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更有效地学习汉语和文化,成为域外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保护者;有利于培养出“一带一路”实施亟须的“懂汉语,知规则”的知华友华的高端语言人才。
    基于国内外汉语认同已有研究的梳理分析,结合中亚东干族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汉语的具体特征,本文构拟了针对中亚东干族留学生汉语认同测量的内容维度,即汉语认知、汉语情感和汉语行为三个结构层面。根据汉语认同的定义和评估维度,具有高汉语认同的学习者,在汉语的理性认知和情感因素上将体现积极、主动和接纳的特点,在汉语使用行为上将会呈现对汉语的趋同行为。
    其中汉语认同结构中的汉语认知是个人对汉语语言现象的心理印象,它基本上是知识或信息的因素,这种认知成分是个人直觉和判断事物时的参考,即对语码和语言使用“知道”些什么,如:对汉语的有用程度和社会影响的理性判断。在汉语认知的构成因子方面,汉语价值主要通过汉语影响力和有用性体现,汉语活力则通过汉语的使用优势呈现。汉语认同程度高的学习者,在判断汉语认知时将会有更高程度的理性认知。
    汉语情感因素表明了对汉语的评价,不但具有正向和负向情感的区别,还具有程度上的区别,如对汉语的好听和亲切程度的考察。陈松岑认为语言的情感因素,往往与说话人或听话人从小生长的语言环境、文化传统乃至个人生活上的特殊经历等有密切联系。综合已有研究,汉语情感因素主要通过吸引力指标呈现,吸引力的构成因子主要包含喜欢、亲切和友善。其中的喜欢和亲切反映了汉语认同中的自我认同,而友善则强调了社区层面的集体心理和他者认同。汉语认同程度高的学习者,在判断汉语情感时将会有更高程度的正向语言情感。
    语言实际行为维度的基础主要基于H. Giles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言语适应理论,该理论关注言语风格变化中的趋同、趋异和保持行为的心理动机。当语言学习者认同目的语族群时,会改变原有言语风格,向目的语族群言语风格靠近,以表达同化。在测量汉语认同结构时,如果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在汉语实际行为中呈现出了和汉语社团的语言趋同的情况,则说明该个体对汉语的语言认同度较高。反之,如果调查对象对该语言的命运甚或对其可能最终灭亡的结局持漠视态度,语言实际行为中也出现了较窄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低的语言趋异现象,则表明说话人希望保持自己原有的社会身份特征和群体特征,对该语言的语言认同度较低。
    许多语言因素都能反映和表达认同,口音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和工具,包含了大量的社会信息。在东干族留学生对汉语的口音趋同表征中,使用是否有系统性的声调偏误作为口音的趋同指标。因为汉语与中亚东干族留学生的母语,无论从调形还是调值都有明显区别,学习者需要习得后才能实现接近或趋同,声调的学习也成为东干族留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将声调作为判定学习者和汉语社团语音的趋同情况的维度之一。其次是程式语的使用。所谓程式语,是指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结构较完整、语义功能较明确、通常作为完整语言单位处理和使用的介乎词汇和句子之间的多词语言单位,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程式语成为语言社区成员人际沟通、语言认同和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资源。因此,得体、恰当的汉语程式语使用亦可作为评价汉语认同高的外显指标之一。最后,个体或者群体会通过语言选择与使用来表达对某种语言的认同,使用某种语言越多预示着对该语言的评价越高越认同。魏岩军等也在调查影响汉语学习者认同的个体及社会心理因素中,用不同环境下汉语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来体现汉语认同情况。汉语的使用范围广,汉语的使用频率高则表明了对汉语的高认同。
    综上所述,东干族留学生的汉语认同是一种从认知到情感,进而影响到个体汉语使用的心理过程,并与整个汉语学习外部环境产生相互作用。其测量路径应该从汉语认知、汉语情感和汉语趋同使用三个维度进行构念。
    (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8XJC740008)、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2018SKGG0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