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晶晶 李忠华:从《都柏林人》探析爱尔兰独立过程中的民族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1:11:23 《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 龙晶晶 李忠华 参加讨论
二、《都柏林人》民族崛起中的政治引导 (一)爱尔兰的民族独立与独立过程中的政治导向 爱尔兰争取民族独立的曲折历史加剧了多民族之间的政治隔阂。1169年英格兰入侵爱尔兰,1541年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1916年都柏林爆发复活节起义反抗大英帝国殖民统治,1921年由爱南26 郡组成的爱尔兰自由邦成立,并在1937年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其后,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爱尔兰终在1948年脱离英联邦并在次年得到承认,余下的爱北部6郡则成为现在的北爱尔兰,依旧属于英国。《都柏林人》就是一部反映社会现状的小说集,所以有批评家评论乔伊斯的小说不是用来表述文学技巧而是用作政治宣传。事实上,乔伊斯正是利用这种文学技巧来完成自己的政治理念。利用这样的技巧,可以使得它的政治立场既不张扬又不沉默。通过这种描述,不仅让更多的读者对内容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同时也实现了政治目的。 于是,小说集自然地用双关的方式映射出表里两条线索。表面的线索是故事展开叙述的本身,从故事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为推进乔伊斯叙述自己心中理想做出了铺设,让读者真实生动而又深切地感受到“瘫痪”状态下人(明线) 们的生活现状;更深层的线索(暗线) 则是隐藏的社会现实矛盾。乔伊斯曾拒绝当时文化领导人E的邀约——在 《爱尔兰家园报》 中写当时社会畅销的作品,于是只得让其在描画爱尔兰社会麻木、死气沉沉的现实中为我们展开潜伏在社会现象之下的深度历史原因,这个原因与爱尔兰民族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影响跨度绵延8个世纪之久,像是恶臭熏天的“特殊腐味”一样侵蚀着浪漫的人文情怀,扼杀了文化争鸣,给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爱尔兰社会笼罩上一层厚重的阴霾。 历史因素影响贯穿爱尔兰民族时代发展始终,以历史为眼,作品中每一处都有其深刻影响的体现。以《一次遭遇》为例,书中描写两个孩子就读于天主教徒所办的贝尔维德中学,学校教条式的教育方式封闭了孩子的内心,学校里弥漫着浓郁的天主教氛围,教父要求孩子背诵罗马历史,把故事书当作异类,天主教和英国殖民者的双重压迫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爱尔兰式的民族解放运动从来没有断绝过,尤其是1845年至1850年的大饥荒更是加深了民众对于英国殖民者的反抗情绪。但是“这个学院”中的一些规矩却与孩子的天性相违背,所以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天性,在课外时间就去看一些美国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少年身上独具的叛逆和冒险精神促使他们逃课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二)19世纪英国与爱尔兰的历史纠纷 在历史上,爱尔兰可谓是二战后英殖民地民族独立的典型。对爱尔兰人民而言,1801年的伤痛难以磨灭。爱尔兰签署《英爱同盟条约》,正式并入了英国版图,并成立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实际上,正是因为受到来自宗主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压迫,爱尔兰才被迫成为英国的第一块殖民地,但爱尔兰人从未停止过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战斗。仅在贝尔法斯特,由于不同信仰与政见导致的民族之间的暴力冲突就使得上百人丧失了性命;1916年爆发的复活节起义由于英军的镇压而失败;1918年,英国大选之际,爱尔兰人选出来的议员举行抗议不去伦敦开会,并于1919年成立了爱尔兰共和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英斗争。此时的英国由于一战而虚弱无力,只得停止镇压这次革命并被迫签订合约。于是,由爱尔兰南部的26郡组成的“自由邦”成立,而英国则改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作为20世纪第一个走出英国殖民而独立的民族,爱尔兰没有像美国一样打响独立战争,而是走了一条符合自己特殊国情的抵抗路线:政治博弈、和平对话、经济抵压、群众运动以及包括游击战等在内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再借助国际形势向英施压,最终脱离了英联邦的统治。 三、《都柏林人》中的民族斗争 (一)爱尔兰的民族斗争 故事中的政治因素就隐藏在这个路线图中,对于乔伊斯而言,路线图的选择绝不是偶然,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勾起爱尔兰历史的伤疤,与孩子失败的冒险计划作对比。故事发展情节双关自然而又隐晦,将孩子的渴望挣脱束缚的冒险和爱尔兰人希望挣断被英国侵略的斗争暗合在一起,表明历史中爱尔兰人的部分觉醒,对于历史命运改变的尝试。这个历史政治因素跨越8个世纪之久,深入民族的精神之中。让一个民族新生的反抗英国侵略的力量被内部摧毁,困住了爱尔兰人自由发展的羽翼。乔伊斯在《画像》中也借斯蒂芬之口陈述过,《遭遇》把孩子们走过的地点串联,也是为了突出民族的沉重历史深植于爱尔兰人心中所带来的沉痛后果——没有勇气和力量去反抗历史带来的强制命运,民族危机深重。 (二)行进的具体过程 首先,孩子们走过的从斯特兰德到码头,是爱尔兰历史上几次失败战役发生的克隆塔尔夫(Clontarf) 地区, 最惨重的克隆塔尔夫之战(Battle of Clontarf) 的主战场就在这里。这场战役是为了抵抗纳维亚人入侵的一场恶战,爱尔兰人在当时著名将领博卢的带领下击退了敌人,博卢不幸阵亡后一个英雄的时代也就此终结,爱尔兰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开启了8个世纪的殖民历史。1843 年10月8日原定在此举行的最大的一次“大型集会”最后在英政府的武力威胁下被迫取消,虽然没有流血,但爱尔兰人却同样惨败,抗英大业也一时搁浅。 过了利菲河往后,孩子们从多德河旁边的那片开阔地进入林森德—都柏林的门户,斯堪的纳维亚人也是从这里入侵爱尔兰。乔伊斯在他的意识流著作《尤利西斯》中借斯蒂芬这个人物表达自己对这段历史的回忆和认识。斯蒂芬讲完历史课后,心中浮想联翩,在这片地区仿佛看见当年的帆船来做生意,他们船头那血红色的喙形船首,低低地停泊在融化了的锡镩般的碎浪里。这里的鸽房,是当年英军先前部队进入爱尔兰的地区,紧接着,克伦威尔也从这里进入爱尔兰,进而征服了整个爱尔兰。这个所谓传播着友善、和平的人实则给爱尔兰带来了巨大的伤害。1649年英国宣布成为共和国,克伦威尔实际上成为了英国的军事独裁者,借镇压“掘地派”运动之名出兵远征爱尔兰。他狂热信奉清教,放任清教士兵残酷屠杀爱尔兰天主教徒,因宗教信仰的分歧让爱尔兰民族惨遭迫害。 林森德见证的爱尔兰民族的历史沉痛不堪,侵略者在这里长驱直入、节节胜利,随着不断起义的失败,人民的生活也逐渐走进水深火热,顷刻之间民族危亡。大批的人民沦为灾民,背井离乡,风餐露宿,流落至异国他乡。林森德这样一个具有爱尔兰历史深刻意义的地方,小说中孩子们选择作为终点的重要场景,乔伊斯想引发的不仅是历史沉重的悲剧的表达,更是为了激发整个民族觉醒的共识,挣脱历史记忆的束缚,有勇气为民族发展做出积极的斗争。这为后来《尤利西斯》的前三章中铺垫了更为宏大序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