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少年时周恩来的“情书”如何打动邓颖超(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4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继之,邓中夏介绍了少年中国学会的情况。最后,在众人瞩望下,最早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布尔什维主义介绍到中国的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作了发言。两天后,觉悟社、少年中国学会等5个团体的代表在北京大学通讯图书馆召开联络筹备会,决定成立一个名为“改造联合”的组织,并由这些团体共同发表《改造联合宣言》和《改造联合约章》,宣布要联合各地主张革新的团体,分工合作,来实行社会改造。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情深意长的来信深深打动小超 入狱期间,周恩来虽然被校长张伯苓开除了南开大学学籍,但校董严修十分器重他,仍然全力推荐他出洋留学,并同替周恩来辩护的大律师刘崇佑各资助500元,供他做赴欧的费用。为了补贴旅欧期间的生活费用,周恩来还与天津《益世报》商定,做该报的旅欧记者,为报纸撰写通讯。准备工作做好后,1920年10月8日,周恩来与南开同学李福景同到华法教育会办理了赴法证明。10月中旬,他们离开天津,到上海候船赴法。 看到觉悟社的大哥大姐们去异国他乡寻求救国救民的金钥匙了,邓颖超不由得怅然若失。她是多么向往和周恩来、郭隆真、刘清扬等一道去法国勤工俭学啊!只是她家境清贫,根本筹措不到旅费,她用羡慕的眼神和遗憾的心情告别周恩来、郭隆真等人,祝他们旅途平安,一路顺风。 告别时,邓颖超想到欧洲天气寒冷,怕周恩来不适应,特地赶织了一件毛衣送他,在毛衣领侧内绣了一行小字:“给你温暖——小超。”摸着软茸茸的毛衣,周恩来分明感到了同志间纯洁真挚的友谊。他安慰邓颖超说:“小超,别灰心,你年龄还小,以后还有学习机会。我到欧洲后,一定给你写信……”刚强的邓颖超点了点头…… 12月中旬,“波尔多斯”号到达法国南部的马赛港。登岸时,留法华法教育会学生部干事迎接了他们,并帮他们换乘火车。 周恩来原本打算只在法国作短暂停留,他要转赴英国伦敦,准备在英国求学,并考察英国社会生活。因为生了一场小病,他就在巴黎住了半个来月。 1921年1月5日,周恩来乘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了英国首都伦敦。周恩来之所以选择在英国伦敦就学,是有其设想的。他在给表兄陈式周的一封信中曾说:留学的目的“唯在求实学以谋自立,虔心考查以求了解彼邦社会真相暨解决诸道,而思所以应用之于吾民族间者”。而英国是最古老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如周恩来在给他的堂伯父周贻鼎信中所说:“伦敦为世界最大都城。”“举凡世界之大观,殆无不具备,而世界之政治商业中心,亦唯此地是赖。”“故伦敦为世界之缩影。在伦敦念书,非仅入课堂听讲而已,市中凡百现象固皆为所应研究之科目也。” 周恩来和一般旅欧勤工俭学的同学情况稍有不同。他没有做过工,主要靠稿费生活,从而腾出时间和精力来考察欧洲各国的社会综合情况,考察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周恩来到法国后,严修按期给他寄钱。由于周恩来的地址经常变动,严修就将钱交给李福景的父亲李琴湘,由他寄给李福景转给周恩来。周恩来还挤出时间多次给在天津达仁女子学校教书的邓颖超写信,托负责这所学校行政的马千里转交邓颖超。然而,马千里粗心大意,把周恩来的书信扔在抽屉里,没有及时转交给邓颖超,害得周恩来一直没收到回音,心里十分着急,托一位好友找到马千里问起此事,马千里才说:“可能在这里吧。”到抽屉里一翻,找出10多封没有启封的信。后来,周恩来与邓颖超便直接通信往来。信中更多的是讨论新思想、政治动向,看不到多少春花秋月、离愁别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