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李沛容:抗战以来民族学/人类学界对国族建构的新解——以西南民族研究为中心(3)


    参考文献:
    [1]取自梁启超语“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参见梁启超.过渡时代论[C]//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60.3.
    [2]郝时远.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内涵之演变[J].民族研究,2011,(4);黄兴涛.民族自决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2,(2).
    [3]周文玖,张锦鹏.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辩论的考察[J].民族研究.2007,(3);马戎.如何认识“民族”和“中华民族”——回顾1939年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5).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217.
    [5][7]岑家梧.论抗战中西南种族诸多问题[J].新建设,1940,(10):24.
    [6][21]江应樑.抗战中的西南民族问题[M].中山:中山文化教育馆编印,1938.1.14.
    [8]高玉柱.动员苗夷民族与抗战前途[J].西南导报,1938,(1):4.
    [9]陈正祥.西南苗族与西南国防[J].国是公论,1938,(12):9-12;张瑞国.如何建设西南[J].西南导报,1938,(1):1.
    [10]林复民(纯声).建设西南边疆的重要[J].西南边疆,1938,(2):6.
    [11]王连浩,成勇.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及知识界对大泰族主义之回应[J].南京大学学报,2012,(3).
    [12]黄文华.抗战中的西南民族问题[J].东方杂志,1938,(35):21.
    [13]顾颉刚.“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N].益世报,1939-01-01(4).
    [14]傅斯年致顾颉刚(1939-02-01,档案号:Ⅱ:147)[C]//王汎森,潘光哲,吴政上.傅斯年遗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721.
    [15]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N].益世报,1939-02-13(9).
    [16]奉令以后对于苗夷蛮猺猓獞以及少数民族等名称禁止滥用饬遵照——训令直辖各机关[N].内政公报,1939,(12):7-9.
    [17]费孝通.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N].益世报,1939-05-01(4).
    [18]鲁格夫尔.来函两封[N].益世报,1939-05-15(4).
    [19]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以高玉柱的事迹为主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4,(2).
    [20]刘成.国防建设与边疆民族[J].科学,1935,(12):1823-1824.
    [22][31]王明珂.寻访凌纯声、芮逸夫两先生的足迹:史语所早期中国西南民族调查的回顾[J].古今论衡,2008,(18).
    [23][24]芮逸夫.中华国族解[J].人文科学学报,1942,(1):2.
    [25][53]卫惠林.论现阶段的边疆问题[J].边政公论,1947,(6):3.
    [26][29]卫惠林.边疆文化建设区站制度拟议[J].边政公论,1943,(2):1-2.
    [27]卫惠林.中国边疆研究的几个问题[J].边疆研究通讯,1942,(1):1.
    [28]吴文藻.边政学发凡[J].边政公论,1942,(1):5-6.
    [30]凌纯声.中国边疆文化(下)[J].边政公论,1942,(1):11-12.
    [32]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06-107.
    [33]孙中山.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演说(1921-12-10)[C]//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24.
    [34]令四川、云南省政府据贵州省政府转呈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条陈苗民学校及同化苗民根本政策一案转令准照由[J].军政月刊,1937,(16):19-22.
    [35]傅斯年致顾颉刚(1939-02-01,档案号:Ⅱ:147)[C]//王汎森,潘光哲,吴政上.傅斯年遗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721.
    [36]徐益棠.非常时期之云南边疆[J].中国新论,1936,(2):4.
    [37]任乃强.西康图经[C]//任乃强藏学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
    [38]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39]杨希枚.边疆行政与应用人类学[J].边政公论,1948,(7):3;吴泽霖.边疆问题的一种看法[J].边政公论,1947,(4):3.
    [40][51]马长寿.少数民族问题[J].民族学研究辑刊,1948,(6).
    [41]徐益棠.雷波小凉山族调查[J].西南边疆,1941,(13).
    [42]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M].拉萨: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191.
    [43]王建民.吴泽霖民族学思想和学术生涯[J].民族教育研究,1994,(2).
    [44]吴泽霖.边疆的社会建设[J].边政公论,1943,(2):1-2.
    [45]开化黎猺办法[J].广东省政府特刊,1927,(2).
    [46]志.原始民族开化运动[J].中庸半月刊,1933,(1):4-5.
    [47]江应樑.边疆行政人员手册(1944年)[C]//林文勋.云南边疆开发方案汇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28-31.
    [48]杨清媚.文化、历史中的“民族精神”——陶云逵与中国人类学的德国因素[J].社会,2013,(33).
    [49]陶云逵.开化边民问题[J].西南边疆,1940,(10).
    [50]芮逸夫.中华国族解[J].人文科学学报,1942,(1):2.
    [52]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45.
    [54]马长寿.论统一与同化[J].边政公论,1947,(6):2.
    [55]张汉光.论边疆文化国族化[J].边疆通讯,1947,(4):3.
    [56]念慈.同化边民非汉化[J].南风,1949:1-2.
    [57]国民大会实录[M].南京:国民大会秘书处编印,1946.
    [58]陈永龄,王晓义.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民族学[C]//中国民族学研究会编.民族学研究(第一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28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