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汪海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发展历程及启示(3)


    二、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复苏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引领和践行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开始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自身文化特点解决中国问题的艰难尝试。然而,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是一个百年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国,虽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作为一个刚刚建立的政权,国际上无论是敌对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中华文化的竞争力抱着一个相对轻视的态度。
    朝鲜作为中国的邻国.历史上曾经是古代中国的保护国,爆发朝鲜内战这么重大的政治事件理应同中国事先磋商,但由于百年来中国的积贫积弱,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选择了将这一重大政治事件首先同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进行协商,只是按照斯大林的要求把协商的结果通报给中国共产党。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卷入朝鲜内战,并在仁川登陆后取得了战场上的绝对主动权。这时候的美国政府对于是否要越过三八线取得朝鲜战争的绝对胜利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即便是主张不越过三八线的政治势力,也主要是出于对苏联会不会出兵的顾虑.对于中国会不会出兵,美国政府中的精英们采取的都是一种轻视的态度。中国政府一再通过不同的外交渠道义正词严地警告美国不要越过三八线,一旦越过,中国不会置之不理。美国政府却将这些警告当作虚声“恫吓”,杜鲁门政府的高层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在军事上不具备单独进行干涉的能力”,即使中国单独行动,也“不会造成决定性的变化,实际上倒有可能遭受丢脸的失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指出:“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如果干预,那纯粹是发疯。据我看来,他们插手是没有什么好处的。”麦克阿瑟甚至狂妄地宣称:“由于我们在朝鲜拥有空军基地,如果中国人试图南下到平壤,那对他们来说将是一场大规模屠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地预见到.美国一旦占领朝鲜全境,将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早在美国刚刚出兵朝鲜、朝鲜人民军在战场上还拥有优势的情况下,党中央就预先在东北地区开始集结军队。当时党中央的分析是朝鲜战局的发展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朝鲜人民军一鼓作气解放朝鲜全境,一种可能是美国大规模增兵朝鲜,战局呈僵持甚至被逆转的状态。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应该有所准备,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我们可以备而不用,如果出现第二种情况则加重了我们的责任,并且应该很快积极准备。彭德怀在事后回忆,正是由于党中央和毛主席英明的决策,在美国刚刚入侵朝鲜时,就集结了五个军置于鸭绿江北岸,如果预先无此准备,想要凭空扭转当时极不利极严重的局面,是不可设想的。正是由于战前耐心细致的准备,中国人民志愿军才在军事装备相差悬殊、战局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入朝作战重创美军,并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不光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下国际主义精神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一直推崇“和为贵” “先礼后兵” “以直报怨” 的思想。朝鲜战争爆发之初,中国政府为和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且一直保持克制。美国出兵朝鲜,并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中国政府据理力争予以强烈的谴责和抗议,但是并没有立即参战,而是郑重警告美国政府不要越过三八线。在仁川登陆后,美国政府在朝鲜战场取得绝对优势,在分析中国出兵朝鲜的可能性时认为,中国不可能出兵,因为“中国出兵的最好时机是美军退守釜山环形防御阵地的时候。而现在这种时机已经丧失”。美国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基于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影响。从单纯的军事角度看,这样的判断不无道理。但是,如果从中国文化和政治的角度来看,这一判断暴露了美国政府政治上的不成熟。因为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先礼后兵” “师出有名”,如果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出兵朝鲜,则“名不正、言不顺”,对内不能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对战争的支持,对外则无法争取到国际社会的援助。虽然早出兵在军事上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政治上无疑会处于劣势。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曾经指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因此一切军事行动必须服从政治大局,只有当政治上的时机成熟,才是采取军事行动的最佳时机。中国政府在战争初期保持克制,直到美军越过三八线后才出兵朝鲜,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高超的政治智慧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为最后取得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中国出兵朝鲜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展开的军事行动,军队指战员面临着语言不通、地理环境不熟悉的障碍,其困难之大可想而知。然而.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精神,克服了这一巨大的困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同朝鲜军民团结的问题。毛泽东指出:“我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人朝作战制定了一系列的团结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群众的军事纪律。例如,要求人民志愿军在作战中要与朝鲜人民军密切配合,绝不可只顾自己,不顾友军;在战争胜利后,不许与朝鲜人民军争缴获,争俘虏,争功劳;如果与朝鲜人民军发生纠纷,要主动让步;对于朝鲜人民军的缺点不应该批评指责,而应该诚恳地用介绍经验的办法来启发和帮助他们改正;尊重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绝不可以大国自居,歧视朝鲜人民;在出现朝鲜群众对志愿军误解时,要尽量通过朝鲜当地联络员向群众进行宣传解释,用自身的模范纪律去影响群众。正是由于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才获得了朝鲜军民的热烈拥护,在陌生环境、不同文化的战场上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一扫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使得百年来衰落的中国文化重新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力量,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应当指出,一个国家在文化上是否自信,不只体现在文化领域上,而且与一个国家在战场上是否取得胜利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一直领先于世界,然而近百年的屈辱战争史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逐步丧失。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极端落后的情况下。打败了拥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帝国主义,一洗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巨大耻辱,真正地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举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标志着中国文化的新生。美国人沃尔特·G·赫姆斯在美国官方文件中指出:“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而且它看来会成为远东与西太平洋地区共产党的领袖。”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的华人华侨都感到前所未有的骄傲和自豪,许多华人华侨毅然放弃在国外的优厚待遇,纷纷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也正是由于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中国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成为主导力量,并同与会各国制定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说,随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取得的一系列伟大胜利都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