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庆:中国民族团结的意涵演化及特色(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2:11:51 《民族研究》2019年第1期 严庆 参加讨论
1.工人运动中的团结。以19世纪的英国宪章运动和巴黎公社革命为背景,劳伦斯·王尔德(Lawrence Wilde)将工人阶级的团结划分为道德—包容性团结、救赎性团结和阶级斗争中的团结三种形式。“道德—包容性”团结要求社会和政治包容,反对暴力革命和撕裂社会,认为可以把工人阶级的需求、愿望与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联系起来。救赎的团结认为现存的社会秩序是完全压迫和腐败的,需要通过彻底的革命变革寻求解脱。阶级斗争中的团结是马克思主义的团结观,实质是作为阶级斗争方法和原则存在的工人阶级的团结。 2.社会团结、公民团结与政治团结。莎莉·J·肖尔茨(Sally J.Scholz)根据“团结”一词的使用场景和意义表达将团结划分为社会团结、公民团结和政治团结。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属于群体凝聚力,它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共享意识、共享经验,或者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其他一些联合特征(如受到习俗、社会规则、习惯法等的约束)。关于社会团结的最著名的描述来自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根据他的观点,团结是将社会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他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团结: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文化上的团结是社会团结的一个类型,包括白人至上主义文化在内的种族团结(racial solidarity)。公民团结(civic solidarity)是指一个国家内公民之间的关系,国家作为共同体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尽其义务,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向所有其他公民尽义务,公民团结的理由在于维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利益。政治团结(political solidarity)是基于对不公正和压迫的反应而产生,以共同致力于一项政治事业为基础,将个人凝聚在一起的团结形式。政治团结是汇集个人和团体职责的“团结一致”,政治团结与其他形式的团结,尤其是与社会团结和公民团结的重要区别在于,政治团结是一种道德关系,它标志着一种社会运动,在其中,个人对一种感知到的不公正行为作出了积极的反应。 3.情感性团结、习俗性团结和反思性团结。朱迪·迪安(Jodi Dean)将团结划分为情感性团结、习俗性团结和反思性团结。情感性团结的基础是亲密关系,属于家庭成员和朋友之间的、直接的和私人性的团结。习俗性团结基于共同利益,产生于那些把一个群体或共同体结合在一起的传统与价值,而且常常以共同的斗争或努力为基础,习俗性团结是相对同质性的群体成员间的一种内部责任。反思性团结是指人们对彼此负责任的相互对待,它是一种超越狭隘共同体的人性团结,是与个人主义相一致,并且包容差异的普遍性团结。伴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情感性团结和社群性的习俗性团结的地位及其影响在不断下降,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需要发展反思性团结。 4.传染性团结、代表性团结、利益性团结、不可代表性团结。马克斯·舍勒(Max Fleischer)从个体对群体道德责任的角度,把团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传染性团结,团结的动力在于个体的从众与效仿;第二个层次是代表性团结,团结的动力在于个体之间的熟识与情感;第三个层次是利益性团结,团结的动力是个体之间追求目的或利益的一致性,个体之间因为利益一致而形成某种社会契约关系;第四个层次也即最高层次的团结是不可代表性团结,团结的动力源自个体的理性与自主,即每一个个体都不可被简化、被代替,这种团结将个人的独特价值与团体的统一性融合在一起。马克斯·舍勒关于团结层次的划分有助于理解不同群体(共同体)在成因与内在凝聚力等方面的差异,具有对团结动力从感性冲动到理性选择的解释。 此外,海克C·阿尔伯茨(Heike.C.Albert)为了解释族裔飞地(ethnic enclaves)现象,提出了族裔团结(ethnic solidarity)的概念。迈克尔·赫克特(Michael Hechter)等认为,在现代社会,族裔团结是集体行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西方国家因其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传统,较少从国家层面对群体之间的(政治)关系进行专门的规定,一般是从少数人权利保护、移民、原住民等身份差异和文化差异视角对待民族问题;族际团结更多地被“原子化”为社会团结和公民团结,团结被赋予了多维的解读与阐释,其中社会维度的关注是重点,相应的也更加看重社会团结对于社会成员的重要性。 (二)中国语境中团结及民族团结 从理解和把握词义入手,是准确、全面理解学术概念的出发点,《辞海》(第六版)将团结解释为聚集、集合。根据学界既有的梳理,最早在唐代,“团”和“结”连在一起作为词语使用,系指唐代团练地方丁壮的武装。“五四”运动以后,团结出现在白话文中,用以比喻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团结一词被运用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后,具有了各自侧重的涵义。中国近代以来的坎坷命运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尤为重要。如果说,西方更重视社会团结议题,那么,自近代以来,中国则更重视民族团结议题。工具书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术语做出了规范化的解释。在一些工具书中,关于团结做出了以下解释。《伦理学大辞典》的解释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信念上一致和在行动上统一的相互关系和行为规范。与它对立的是“分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的解释是:建立在利益、目标一致基础上的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以及感情上的和谐。与“分裂”相对。《中国工人阶级大百科》的解释是:在阶级任务和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达到信念和行动统一的,互相帮助和真诚支持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团结是和分裂相对立的概念,其含义与联合、统一等词相近。《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介绍了社会团结,民族学卷介绍了民族统一战线和民族联合的概念。 从以上关于团结的解释可以看出,团结既有“联合、结合、聚合”的动词词性,也具有“和睦、友好 、和谐”的形容词词性;团结的行动与状态,是与分裂的行动和状态相对应的;团结表现为人们信念与行动上的一致、统一;人们的团结具有时代、群体、阶级等方面的差异;民族团结是人们团结的一种形式。 作为团结形式中的一种,民族团结是以人们的民族身份为基础的。通过梳理《新疆民族辞典》《邓小平理论辞典》《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著作大辞典》、《新编社会主义辞典》《民族知识辞典》《中华法学大辞典》《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社会主义百科要览》《马克思主义辞典》《民族辞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辞典》等工具书中关于民族团结的的解释,可以归纳出:关于民族团结的概念表述,主要涉及民族团结的适用范围问题,即团结发生在不同民族之间和同一民族内部;从民族团结的性质上讲,我国强调的是以民族承认和平等为基础的团结,实质是各民族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团结;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总原则和政策,具有人民内部团结的引领和建构意义。而西方民族主义理论认为,人们虽然在语言、文字等文化方面存在不同,但其可以通过克服群体内部的经济差异,从而形成跨越阶级、阶层的民族团结,强调的是社会团结。比较而言,中国语境中的民族团结是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的,侧重于民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中国的民族团结主张更具革命性、联合性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出政治团结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