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新发展理念下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基于西部省区的乡村调查(3)


    五、新发展理念视角下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一)创新发展路径
    发挥比较优势,生产特色产品。西部地区乡村异质性较大,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发挥比较优势,生产当地特色农产品,如高原乡村充分利用光照条件发展绿色瓜果和蔬菜业,牧区利用草原优势发展生态牧业。此外,针对发展条件较差的地区,应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生产符合当地的条件的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有助于乡村振兴。[3]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因此要加大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力度,针对有传统工艺的乡村,应深挖工艺制造,促进工艺品生产与销售。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发挥品牌效应。
    积极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培训是村民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村民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的重要保障。因此,村委会应积极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着重提升村民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不仅要培养村民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还应根据村民创新创业的方向,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建立创新创业扶持基金。资金缺乏是创新发展的重大阻碍,相关部门应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创新创业扶持基金,对可行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对规划的创新项目进行招商引资,为创新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积极提升村民农业科技水平。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乡村发展面临人才紧缺。[4]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的重要力量,各乡村应积极采取多种渠道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如引进专业型大学生、聘请专家或者对专业型退休人才进行返聘,同时选派乡村代表到专门机构进行培训和学习。通过引进和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对村民的指导与培训,从根本上提升村民的农业科学文化素质。
    (二)协调发展路径
    建立健全经济和生活风险防范机制。西部地区许多乡村居民面临四类风险:一是受地理、自然条件影响而潜在的农业生产风险,二是由于村民个人经济经营能力不足而产生的经营风险,三是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的市场风险,四是家庭或个人所面临的疾病风险。这四种风险都能导致农民收支不平衡,造成支出大于收入。因此,相关部分应积极建立健全农民经济和生活两类风险防范机制,拓宽风险防范渠道。具体路径为:一是通过宣传和培训等途径,增强村民的经济和生活风险防范意识;二是鼓励商业保险进入农村,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商业保险,并多渠道降低农民缴纳的保险费,扩大农民参保的范围,提升参保率;三是积极建立健全现代化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范围,提升保障质量。
    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不仅仅表现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法知识等的宣传上,也不仅仅体现在文化、文明活动的开展上,还体现在乡村优秀风俗与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弘扬上。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许多乡村拥有独特的优秀民族文化,应积极加强保护、传承与弘扬。要采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文化活动开展、特有优秀文化保护与弘扬三种方式并行的措施,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留住“乡愁”。
    积极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我国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与人口年龄结构已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5]西部地区许多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镇,使得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农业和农村发展受阻。在现有劳动力数量的基础上,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技术进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保障,因此,要积极推广农业现代化技术,促进农村采用新技术,生产新品种;农业基础设施能有效促进粮食增产,[6]因此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生产设施建设,如灌溉设施、储水设施等,为农民生产提供便利化;此外,还要加强村民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切实提高村民的人力资本水平,促进村民个人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本保障。
    加强女性劳动力技能培训。西部地区许多乡村,尤其是民族村寨,女性在家庭中占有主导地位,此外,许多农村和家庭,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女性留守,生产主要依靠女性,女性在西部地区农村生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加强对女性劳动技能的培训,增加女性在乡村的就业机会,积极引导和组织女性进行生产,充分发挥女性在生产中的作用。
    (三)绿色发展路径
    进一步加强污染源整治和环境保护。乡村生态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政府增强环境治理力度、指引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提升村民福祉[7]。西部地区乡村虽然开展了诸多环境保护和质量活动,但环境质量依然有待提升。因此,进一步加强污染源整治和环境保护是必要的举措。加强污染源的整治途径:一是加强农民对化肥和农药等正确使用和合理使用的宣传与培训,从村民角度着手,降低化肥和农药污染。二是建立乡村废弃物排放约束机制,加强废弃物排放约束力度,同时也要进行生态追责,从法律的层面进行生态保护[8]。三是对现有的污染源、污染物加强整治和处理,逐步弱化和消除污染。四是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保护活动,构建美丽乡村。
    加强低碳、节能、环保生产和生活方式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绿色生活。当前,西部地区仍有不少乡村的村民,依然采取传统的烧煤、烧柴等方式来烧水做饭,许多乡村工厂依然采取煤炭和木材作为主要能源来进行生产。因此要加强低碳、节能、环保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积极出台鼓励措施,努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因地制宜,积极开发绿色产业。西部地区许多乡村风光秀丽、自然条件优越。因此要因地制宜,依托绿水青山,积极开发绿色农业、旅游业,建立绿色产业生产区、示范区,打造绿色观光区、景区等,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四)开放发展路径
    建立健全销售平台,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目前,西部地区乡村还存在许多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如产品价格低而运输成本高,销售渠道不足等。因此,要积极为村民搭建产销平台,积极引导企业进村收购;建立特色产品组团生产和销售渠道,努力实现生产和销售一体化、合同化;针对农户个人销售行为,加强对农户在销售模式和销售技巧等的传授与培训,积极引导村民采取消费者喜闻乐见的销售方法。
    强化市场信息宣传力度,推动乡村加强与外地市场互动。异质信息交换的增加能有效促进社会网络连接[9],社会网络的连接可以增加村民就业创业机会、推动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的互动,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另外,乡村战略作为国家战略,为外地资本进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造了契机。[10]因此,首先要积极构建市场信息传播中心,为村民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将本村的经济信息积极向外界宣传和推广,促进村民就业创业和产品销售;其次,将各类优质产品根据种植时间、成熟时间、采摘时间将外界推广,积极形成“种植-观光”、“成熟-观光”、“采摘-销售”的规划安排,大力吸引外地资本,积极加强乡村与外地市场的互动,逐步提升开放发展水平。
    (五)共享发展路径
    不断增强医疗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训。虽然各乡村的医疗和基础教育得到保障,但在质量上却有待提升。增强医疗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是提升医疗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积极选派医疗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多渠道参与培训,积极邀请医疗专家和教育人才到村指导,不断提升乡村医生和教师的职业水平,进而提高农村医疗和基础教育质量。努力拓宽村民服务中心的服务领域,使服务范围深入村民生产和生活,同时,不断提高村民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建立高效便捷的服务机制。首先,要建立通俗易懂的办事流程;其次,简化办事程序,努力实现村民办事“最多跑一次”;再次,不断缩短办事时间、提升办事效率。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当前“三农”研究的十大前沿课题[J].中国农村经济,2019(4):2-6.
    [2]叶子涵,朱志平.农村水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单赢”之困与“共赢”之法[J].农村经济,2019(8):96-102.
    [3]蔡新良,虞 洪.乡村振兴视角下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旅游创新转化研究[J].农村经济,2019(5):137-144.
    [4]余绪鹏,万灵娟.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干部的主体性困境突围[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00-108.
    [5]温涛,何茜.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农村人力资本改造研究[J].农村经济,2018(12):100-107.
    [6]蔡保忠,曾福生.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评估——基于农业基础设施的类型比较视角[J].农村经济,2018(12):24-30.
    [7]王思博,陈秋红,李冬冬.中国农民多维福祉的结构与特征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农村经济,2019(6):8-14.
    [8]于开红,付宗平,李鑫.深度贫困地区的“两山困境”与乡村振兴[J].农村经济,2018(9):16-21.
    [9]郑可,卢毅.农民创业机会开发活跃度的宏观影响因素探索——基于2005-2014年农村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J].农村经济,2018(2):123-128。
    [10]钟真,余镇涛,白迪.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外来投资重要吗?[J].中国农村经济,2019(6):76-93.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