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香]旱池:乡村社会的标志性文化与乡村秩序构建——以鲁中地区三德范村为个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3:11:43 未知 李西香 参加讨论
摘要:旱池是人工修建在地下的一种圆形蓄水池,是与传统农业社会相伴而生的产物,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缺水严重的鲁中地区三德范村,旱池作为村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深刻影响着村民的日常生活。数百年来,三德范村民在修建、使用和管理旱池的身体实践中,形成了以旱池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关系,不但增强了地域认同感,而且建构了乡村社会秩序,进而推动着乡村社会的兴衰变迁 关键词:水;旱池;乡村社会;日常生活;三德范; 作者简介:李西香,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山东省旅游工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问题的提出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近年来,与水相关的学术研究风生水起,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学者魏特夫提出了“治水社会”理论、日本学者森田明提出了水利共同体等代表性的理论范式。国内方面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哲学、文化学等视角对水文化的概念、内涵、理论展开相关研究;二是从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与水文化遗产的价值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研究,并提出保护与管理措施;三是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视角出发,就水利社会组织、水利社会理论、水利社会纠纷、用水民俗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理论范式。在肯定以往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在水文化研究方面,偏向于宏观层面,研究范围宽泛,缺乏对个案的深入研究;在水利社会研究方面,偏向于明清以来区域社会史和以水案为代表的非常态时期的研究,而缺乏对村民日常生活的研究。20世纪以来,自胡塞尔开始,到海德格尔、列斐伏尔再到阿格妮丝•赫勒、吉登斯,哲学、社会学界纷纷转向“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领域的研究。当前,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高丙中、刘晓春、户晓辉、刘铁梁等民俗学者纷纷将目光转向日常生活研究,呼吁“面向当下”、“朝向日常”的学术范式。因此,围绕“水”这一中心课题,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村落个案进行“深描”,有利于丰富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 在缺水严重的乡村地区,水的问题是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三德范村位于鲁中地区,属于典型的石灰岩地貌,是一个著名的缺水村。该村地少人多,水资源匮乏严重,旱涝灾害频繁,长期影响着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困扰着乡村社会的发展。自明末清初开始,三德范村民发明了修建旱池的方法,存蓄自然降雨,缓解吃水困难的问题。通过在三德范村的多次田野访谈,我们发现,村落中随处可见旱池,宅院内部居多,巷道、河边也有分布。据初步统计,三德范村中约有500多眼旱池,其数量之多与周边村落形成鲜明对比。旱池作为村落中的“标志性文化”,深刻影响着村民的日常生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关系。为什么三德范村中的“人水矛盾”如此突出?为什么旱池对三德范村的日常生活和乡村社会的兴衰变迁有如此深刻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结合文献梳理与田野考察,围绕“旱池”这一标志性文化,通过对三德范村的“深描”,借助村民的身体实践与集体记忆,系统解读与旱池相关的礼俗生活,由此来理解旱池是如何影响村民日常生活、形成鲜明的水利关系、推动乡村社会变迁的。 村落语境 某种意义上说,民俗学所关注的“语境”,本身就是民俗事象或事件发生的生活现场。鲍曼认为“对语境中的民俗现象的分析,就是考察民俗现象在特定社会与文化生活的复杂网络中的位置,这需要把民俗与文化界定好的意义体系与阐释体系联系起来,把民俗与社会地位组织好的社会关系体系联系起来。由此,我们理解三德范村的标志性文化也应从对村落语境的深描开始,系统梳理三德范村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历史时期的三德范村由于地少人多,水资源匮乏严重,旱涝灾害无常,时常危及村落社会。三德范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为水所困,并留下许多难忘的集体记忆。 (一)自然地理 三德范村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地处章丘区南部、文祖镇中部,东临水龙洞、鹁鸽崖两村;南与青野、黑峪接壤;西接埠村、垛庄两镇的沙湾、石屋、北明诸庄;北与文祖、长水、东、西窑毗邻,处北纬36°35’,东经117°29’交汇处,总面积14.3平方千米。三德范村地处泰沂山区北麓,属于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地表下渗严重,地下水平均深度约200米,年降水量约500-700毫米,村内无地上恒水,巴漏河为季节性河流。 巴漏河,古称爪漏河,系章丘境内西巴漏河的东支,该河流全长22.5千米,由东南向西北流经三德范村内约3.2千米。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由于地质原因,存蓄不住水,一有水很快就渗漏下去。旧时巴漏河河段蜿蜒曲折,宽窄不一,最宽处达120多米,最窄处仅30米,河床高低不齐,随季节和雨量大小而景况各异。每遇暴雨,洪水骤至,浊浪翻滚,咆哮如雷,极易成灾;无雨即干,砾石遍地。山洪爆发时,河道“满槽”,洪水“就像灌老鼠窝一样”,冲垮地堰,毁坏良田,淹没庄稼,甚至危及村庄安全,冲毁民宅并冲走妇孺、牲口。据《三德范庄志》记载:1935年农历七月初一日晨,山洪爆发,沿河诸村猝不及防,受灾严重。其中,南大寨淹死22人,沿河房屋1000余间荡然无存;黑峪庄村口20余户住宅全被洪水卷搜;三德范庄内从南阁进水,街西民房暨祠堂(学校)全被冲走,砸死1人;长水、东窑、西窑、月宫等村冲走房屋、牲畜、家具无数。这就是当地人们所说的“大、峪、三、长、窑、月漂。”可以说,这场水灾是三德范村有史以来受灾特别惨烈的一次。 三德范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少雨,冬季寒冷少雨雪,四季分明,降雨集中于夏季。历史时期的三德范村水资源匮乏严重,不仅自然气候以干旱少雨为主要特点,而且石灰岩地貌也使得地表保水性较差,又加之村内的巴漏河为季节性河流,只有下雨时才有水,因而,三德范村自古缺水如油,人水矛盾突出,是周边地区著名的缺水村。 (二)人文历史 三德范村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齐鲁古村落。该村地处齐鲁之要塞、章莱通衢之要冲,章莱古道穿村而过,连接着鲁南、鲁东、鲁中三地,向东通往明水、淄博一带,向西则通往枣园、济南等地,是古代章莱二地往来的必经之路。村落南距齐长城锦阳关6公里,这种特殊的地理优势使得三德范村成为齐长城沿线上重要的军事和商贸重镇,历代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德范古有“三队反”、“三敌反”、“三坠反”、“三推饭”等众多称谓,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村庄地形地貌特点而留下的不同名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禹王庙碑记》刻有“环村皆山也,三德范旧有禹庙,南插屏,北映流”,首见“三德范”之名,并沿用至今。相传为村内兄弟三人取宣扬道德流传后世之义,故将村名改为三德范。 清朝中叶三德范庄域已颇具规模,以玄帝阁为中心,形成了“一街十巷”的村落格局。三德范村历史上香火旺盛,曾建有多座庙宇,村中为玄帝阁,村北有姑子庵(后改为泰山行宫),村南有禹王庙,村西有龙王庙、关帝庙。村内至今保存着玄帝阁、禹王庙、人和门、艮峰门、陈家古巷、姑子庵、关帝庙等古迹,形态基本完好。三德范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传统村落。另外,由该村村民表演的章丘芯子曾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古时战争频繁,三德范境内人口起伏较大。据《三德范庄志》大事记中记载:明初,因花子军之乱,版籍虚脱,本邑之民十有九迁自河北直隶真定府枣强冀州。三德范也不例外,原属地居民只有车、袁二家。现在的三德范村分为三德范东村、三德范西村、三德范南村和三德范北村四个行政村,共有2200余户,近7000人,拥有王、张、单、李、姜、赵、刘、宋、齐、郑、孙、袁、马等26个姓氏,同一姓氏还有不同的分支,以王姓人口最多。因此,三德范村可以说是一个“庄大姓多”的超级大村。 (三)缺水记忆 水是生存之本。在十年九旱的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丰歉不仅决定着农业生产的丰歉,甚至决定着成百万农民的生计。三德范村民自古以农耕为主,赖以600公顷土地、530余公顷(1956年统计)荒山为生。由于缺乏浇水条件,农田皆旱作,收成全靠老天爷恩赐,农作物经常减产或失收。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自然条件恶劣,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据《章丘县志》和《三德范庄志》记载,元明两代(1304-1640年),境内先后发生5次大旱灾。其中,大德八年(1304年),大饥;泰定三年(1326年),旱灾,大饥;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大饥;崇祯十三年(1640年),大饥,“斗米千金,人相食”。清代(1665-1842年)先后发生8次大旱灾。其中,康熙四年(1665年),大旱,人食树皮、草根;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夏,大旱,河涸无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大旱。民国时期旱灾尤甚。1931-1945年,几乎是十年九旱。其中,1938-1942年连续五年大旱,麦季不收,赤地千里,民众四处流散,乞食外乡。1949年至今,先后发生旱灾10余次,致使农作物严重歉收,村民生活用水极具困难。在地少人多、土地收入微薄的情况下,依托境内的煤炭资源,三德范村民形成了“半工半农”的劳作模式,即农民农忙时种田,农闲时便去下煤窑。三德范村最早从清代就开始挖煤,村内煤炭主要分布于庄北及庄北偏东一带。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德范村开始以煤炭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集体经济。1969年建成“小青山煤矿”,1984年在“十八亩地”建成三德范联社煤矿,并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 因为地处章莱通衢之便,伴随三德范村作为商贸重镇的日渐繁华和人口规模的逐步增加,干旱缺水越来越严重。清朝中晚期,这里的交通运输和商贸市集非常兴盛,素有“七百骡子八百驴,还有三百闲赶集”的说法。村民以“赶长鞭”为主要职业,其运输范围近则几十里,远则上千里,有的直达江南诸省。进入20世纪中叶之后,村内人口以年均百余人的速度递增,60年代后期村内人口达6000余人,水源日趋紧张,且因农作物抗旱点种的需要,人水矛盾更加突出。20世纪70年代之前,年年春季缺水,有两句“侃子”是对村庄缺水的真实写照。一是“三德范打水——按轮来”,二是“三德范湾水——抢了”,无不透漏着村民缺水的无限辛酸和眼泪。据村民回忆,缺水严重的年份,有时为了取一担水,不得不在井台上排队挨号等上一个通宵。有的干脆出庄打水,北到长水、文祖,南到莱芜上游庄,肩挑驴驮不时排成道道长龙。即使是到莱芜上游庄赶集,也不会放弃捎水回家的好机会。有劳力的尚且艰辛如此,年老体弱者更是苦不堪言。 20世纪50至60年代,三德范村依靠村集体的力量先后在北石门、单家圈、南河崖、庄东北角等开凿新井,村民的吃水状况初步有所改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先后在陈家林、月牙池、摩天岭、西山顶、小寨顶、赵家林、新井、宋甲圈、庙家林等地打机井,形成了村内村外四面八方相互补充的供水网点。90年代末,村里通了自来水,绝大部分村民的生活用水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居住在地势较高处的人家由于水位不够高,自来水上不来,用水仍然是一个难题。所以,一度产生了“拉水”这样的生意。拉水是私人经营,主要是为居住在高处的村民拉水送水,解决生活用水问题。进入新世纪后,三德范联社在两郎山以北新建三德范水厂,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 旱池的空间分布与修建智慧 在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传统社会,水对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井则是水的重要来源。井的发明使得人类拥有更为洁净的水源,生存能力得到大幅增强。广义上的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水井,井下有泉,水源不断:一种是旱井,井中无水源,靠储雨雪等自然降水。时至今日,北方村庄内外分布着数量不等的水井,用于解决生产与生活用水,这是北方乡村社会的一大特色。19世纪末,来自美国公理会的明恩溥传教士曾在其所著的《中国乡村生活》中专门提到乡村水井,说“水井确乎是中国乡村外部装备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于三德范村来讲,旱池是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蓄水设施。旱池是三德范村民为适应干旱缺水环境而修建在地下的一种圆形蓄水池,主要用来积蓄雨水,以防范干旱时的缺水情况,因而叫做旱池。旱池的结构类似于葫芦,是口小肚大的地下水窖。按照村民的说法,在地上修建的话,会有太阳辐射,水容易变质。修建在地下的旱池,不会受到太阳照射,储存的雨水更容易保存。数百年来,三德范村由于庄大人多、无地上恒水,加上十年九旱等原因,时常面临着用水紧张的问题。尽管村落中拥有漤水井和甜水井这两眼古井,但甜水井水量较小,遇旱即干,能够持续供水的只有漤水井。所以,村民历来以喝旱池中蓄积的池水为主。据村民反映,池水与村里的井水和现在的自来水相比,不但水质发甜,而且没有水垢,因此,村中许多长者都喜欢喝池水。 (一)旱池的空间分布 据记载,明末清初,三德范村开始修建旱池,用于储存自然降水,供人畜所需。到解放初期,旱池有200多眼,主要分布在院落、巷道、河边、场边及田间等位置,以东、西、南三个村居多。一般来讲,居住在水井附近的村民,由于取水相对方便,修建的旱池数量少些;居住离水井比较远的村民,由于取水不太方便,经常需要排队,修建的旱池数量多些。20世纪50年代,三德范新华高级农业合作社成立后,集体和个人新修旱池125眼,60至70年代大队鼓励村民在田间地头修旱池,以解决抗旱点种和牲畜用水,共新增旱池130眼,使全村旱池总量达到500多眼。每个旱池的容量在几十立方米到上百立方米不等,30至50立方米居多,以刘家的旱池最大,可容水250立方米。 “西村刘绪贵家的旱池,修建于建国以前,大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家以前是财主,比较富裕,修建的旱池是村中最大的池子。池子直径得十好几米,可以“候八席客”,就是说,池子底部能够摆开八张桌子,招待八席客人。” 这些大小不等的旱池作为三德范村最常见的蓄水设施,在解决村民的生活饮水、养育全村百姓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尽管后来三德范村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村民告别了过去缺水的日子。可是很多村民家里依然保留着旱池,因为他们缺水“怕了”。缺水的苦难记忆已经深深印在每个三德范村民的心中了。 (二)旱池的修建智慧 在乡村社会,修建旱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里面蕴含着极大的学问。从旱池的选址,到开工的日期,再到物料的筹备和人手的配备,都需要精心谋划。旱池开工之后,还需要经过一道道繁琐的工序,才能修建完成,前后历时约两月,这里面凝聚着村民的大量心血和智慧。 旱池的选址好坏关系到能否顺利挖土和旱池的容量大小。村民选取修建位置时,自家院落是旱池首选之地,如果院落内部空间或土质不允许的话,会选择在院落外部或巷道、河边等地进行修建。具体选择时,还要考虑到有足够大的空间,方便放置土方和工料;还要有好的水道,让雨水流进来;另外,土质要好,土层要厚。如果是岩石地质,还需要请来石匠开凿,或者放炮把石头炸开,岩石地质的旱池由于地质所限只能修得很浅。 “旱池一般都选在属于自家的地方。如果是在自家院里修旱池,一般都位于院子一角,不能在院子正当中,不能挡着任何一个门口;地方要宽敞,能放得开挖出的土方和工料。如果自家院里空间太小,没有地方,可以修在院外边。修旱池的地方土质一定要好,要有8至10米厚的土层。因为旱池很深,要挖到地下一丈八尺(六米)以上,土质好才能保证不会塌方。” 关于旱池的修建时间,一般选择在农闲季节,通常在秋后或春季大忙之前。挖土动工时,还要提前请风水先生选个吉日,举行简单的开工仪式。在院里摆上贡品,向土地爷烧香跪拜,汇报修池事项,祈求施工顺利。 旱池修建前,户主需要提前十天左右准备好片石、石灰等材料,活成三合灰备用。同时,还需要聘请4-5个人手,其中,2个大工,即会修旱池的师傅,主要负责技术施工;还需要2-3个小工,负责活灰、装土、运料等事宜。修建时一般按照“先池底——再池帮——后池口”的顺序,主要有“挖土方(提筒子)——浆砌(垒土坯、浇灰浆)——回填土方——(满月后)取出土方、土坯——抹灰浆——涂黑帆(真正竣工)”等步骤。具体来讲如下: “修建旱池时,首先需要在选好的位置挖土方,把池胎提出来,叫“提筒子”。土层厚的话,挖到十来米;土层薄的话,挖到七八米。同时,要把挖出来的土方清理出来。这时,还要利用挖出的土方,打成土坯,进行晾晒。然后,进行浆砌。先在底部用土坯垒起来一层,大约15—20公分厚;再沿旱池四周用土坯从下边逐层往上垒,形成一圈土坯墙,即旱池的池帮或者内径。土坯墙并不是紧贴着旱池的四周,需要与池壁留出25—30公分的距离。垒好池帮之后,这时把之前备好的灰土和石子进行搅拌混合形成灰浆,将其浇筑在土坯垒起来的土坯墙与池壁之间。最后再修池口,用小方石垒成直径70-80公分的圆形池口。等池口修好之后,需要把原来挖出来的土方都再重新填到池子里面去。再过一个月,也就“满月”之后,需要把填进去的土方和土坯一起再挖出来,再用灰浆把池子的底部和四周都抹一遍;等三五天后,再在池壁上抹上一层黑矾。黑矾是一种特别容易跟灰土接触的物质,抹上黑矾之后池壁就不容易渗漏。抹上黑矾之后,旱池就算修好了。” 可以看出,修建旱池工序繁多,颇费时间和精力。从第一天挖土动工开始,直到修好池口再把土回填进去,大约需要十天到半个月的时间,算是初步竣工。再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池壁钙化结固,抹上灰浆,涂上黑帆,形成保护层,才算是真正竣工,前后历时近两个月。 旱池修好之后,要注意观察天气,预测雨量大小。等到中到大雨的时候,需要一次性灌满水。如果不能一次性灌满水,那么旱池就有可能会裂痕,成为漏水点,尔后很难处理。如果一次性灌满水之后,旱池就不会再渗漏了。 旱池使用过程中如果池底淤积严重的话,还需要进行清理。一般来讲,旱池使用七、八年,清理一次即可。另外,村民修建的旱池与村落中的方塘、河道在蓄水时是连接一起的。下雨的时候,人们先给院里的旱池灌水,等到旱池满了,水就顺着巷道,流到对湾、北方塘等方塘去,等到它们都蓄满了,水再流到河道里,实现村落用水的贯通,这也体现了村民用水过程中的聪明智慧。 旱池与乡村社会秩序的构建 数百年来,以旱池为代表的蓄水设施,深刻影响着三德范村民的日常生活。三德范村民也在修建、使用和管理旱池的实践中,形成了以旱池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旱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等级与家庭财富的重要象征,也是乡村婚姻的重要参照条件。由于来自外部的国家与市场力量有限,有关旱池的修建、使用、管理都是依靠村民的自主治理来实现的。村民在修建旱池的过程中团结互助、合作共建,增强了村落的地域认同感;此外,村民还在用水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有利于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与稳定。 (一)旱池与社会等级:家庭财富的重要象征 旱池修建时不仅需要大量的石头、石灰等建筑材料,而且需要聘请师傅(大工)和小工等人手,这对村民来讲,是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建筑材料方面,一个中等大小的旱池,由于地处山区,石头可以就地取材,不需要花费太多成本,只需要准备两吨左右的石灰材料。人手方面,由于小工多是兄弟、邻里帮忙,主要牵涉到聘请一到两名大工(师傅)的费用。聘请修池师傅,对于旱池的修建是至关重要的。在池底、池帮、涂黑矾等关键环节,如何保证池形匀称、受力均匀、不坍塌、池子不渗透,这些都与师傅的修池技术密切相关。 “如果自己家有会修旱池的师傅,就不要从外面聘请。如果没有的话,则需要从外面聘请。请修池师傅的费用,有些是用粮食相抵,在上世纪50-60年代,一个师傅通常要给予四、五石(约500多斤)谷子;有些是直接付现金,一个师傅每天付十来块工钱。到了人民公社时期,集体修建旱池则用公分结算,一个师傅每天14-15个公分,一个小工每天10个公分。总体算下来,一个中等大小的旱池,建筑材料加上师傅工钱,大约需要300-500元左右的费用。在生活紧张的年代,可以说,修建旱池是一项很大的开支。” 因此,在三德范村,旱池并不是家家都有,只有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才能够修建得起旱池,一般的家庭通常是两家或三家合伙共同修建一个旱池。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家庭由于请不起师傅、买不起建筑材料,是修不起旱池的。三德范经济联合社原党总支书记张福经介绍说,“过去,富人、财主修得池子大,穷人修得池子小。”像是前文中提到的村民刘绪贵家的旱池,因为他家在建国以前是财主,经济条件比较富裕,为了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在村中修建起可以“候八席客”的旱池。据统计,解放初期有旱池的村民不足四分之一,大多数旱池掌握在比较富裕的村民手里。通常家庭条件好、经济富裕的村民家中修建的旱池比较大,蓄水能力强;家庭条件一般的村民家中修建的旱池比较小,蓄水能力弱。因此,旱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三德范村民社会等级与家庭财富的重要象征。 (二)旱池与乡村婚姻:谈婚论嫁的重要参照 刁统菊通过对华北乡村姻亲关系的研究指出,一个村落的通婚状况与其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到了该村在空间上的社会分层。其中自然条件一般包括地理环境的好坏、水资源的富足与稀缺、土地的肥沃与贫瘠以及交通的便利与否。三德范村亦如此,旱池成为村民谈婚论嫁时重要的参照条件。村民家中有旱池的,说明经济条件比较宽裕,能够保证家里常年不缺水,就比较容易找对象。据张福经讲述,“过去,在三德范村,媒人在说媒的时候都会问,家里有几间房,有没有旱池。如果家里有三间房,还能有旱池,那这家的孩子就很好找对象。即使孩子长相不是很好,家里有房子、有旱池也能够找个很好的对象。因为,一般的人家,家里都有住的房子,但是旱池可不是谁家都有的。有了旱池,家里的人、畜饮水问题才能够得到保障。没有旱池,人、畜饮水就可能得不到保障。对于即将迈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来说,未来的家里有没有旱池至关重要。” (三)旱池与社会协作:集体互助的合作精神 胡英泽指出,“北方乡村生活用水困难相对凸显,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就是水的问题。为了获得生存基本需要的生活用水,合作式的相互依存就成为必要,血缘关系退居次要地位,因而更多突出了地缘关系。”这种合作式的相互依存在三德范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旱池的权属方面,即村落中有许多合伙修建的旱池。据张福经讲述,村民之所以合伙修建旱池,一般是出于几种情况考虑:有的是因为本家兄弟、爷们关系比较好,便一起商议合伙修一个,以备干旱时用;有的是因为自己家庭院比较狭小,修不开旱池,需要借用邻居的场地,便与邻居合伙修建。一般来讲,村民合伙修建的旱池,本着“合作均摊”的原则,共同分摊修旱池的建筑材料、请师傅的工钱等费用,以及轮流管饭等。这反映了传统小农经济下个体经济的薄弱性特性,面对一些耗资巨大的事务时,需要通过集体互助、共同分摊的方法进行解决,这也是乡村社会处理内部事物的普遍原则。二是旱池修建时的用工方面。由于修建旱池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通常需要兄弟爷们、亲朋邻里之间的互相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修建旱池跟家里盖房子一样,根据池子的大小,除了请两名会修旱池的师傅,还需要多名小工,一般都是请本家兄弟、爷们或邻里来“帮工”。回头兄弟或邻里修建旱池时,村民都会积极去“帮工”。这体现了村民之间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三是旱池使用时的共享互助意识。由于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村落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由血缘、地缘决定的差序格局。由于村民大多世代居于此,人际交往的情感化特征十分明显。村民与村民之间互相信任,在困难时期经常出现借钱、借粮等互通有无的情况。过去三德范村用水紧张的时候,村民之间借水还水的事屡见不鲜,这也印证了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另一方面,由于旱池的主人拥有旱池的支配权和优先使用权,在水资源紧张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排他意识。由于经常缺水,池水弥足珍贵,有些村民还在院落外的旱池加上锁,防止干旱的时候别人不打招呼前来讨水喝。所以,干旱的时候,如果能去别人家的旱池里提点水,是个很大的面子。如果不是特别好的关系,一般是不会允许别人到自己家的旱池里提水的。 (四)旱池与乡规民约:爱池惜水的良好惯习 “宁可三日无油,不可一日无水”。由于池水珍贵,村民自小就养成了爱护旱池、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为了更好地保护旱池,村民家中的旱池一般修建好后,都需要配上池盖。一方面,可以防止刮风下雨脏东西落入池中,保持池水清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村落中孩童玩耍时的安全考虑,防止不小心掉进池中。池盖一般都是用石头簪成,有的村民直接用废弃的碾盘当池盖使用。村民来旱池打水时,打完之后都会盖上池盖,以保持池水的清结。村里的孩童们也都知道,池水是用来喝的,不能随便往旱池里面扔东西。大旱之年,村民把水看得比油还珍贵,先洗菜后刷锅,沉淀后再洗脸,最后还不舍得泼掉。这反映了村民细致严密的用水惯习,也是村民“惜水”生活的真实写照。另外,村内还有“三德范打水——按轮来”的打水规约,更是体现了村民谦让有礼的良好品质,有利于更好地维护邻里关系与社会秩序。 (五)旱池与社会稳定:旱池使用权的争夺 旱池作为一种微观型的乡村水利设施,也是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德范村民在分家或房产买卖时,都会对旱池进行约定。如果旱池使用过程中处理不当,还会牵涉到家庭的纠纷,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陆家巷冯兆海家中珍藏有一份民国期间的契约文书,反映了村民对于旱池使用权的争夺。 立字据人冯汝训: 因冯如昌宅子卖于王存其,内有水池一个,原许冯汝训吃水。现折作国币八百元整,以后不许冯汝训吃水。两家情愿,并无反悔。立字据存证。 街谊陆学军中人冯汝秋族人冯汝全代字冯兰芝 民国二十三年二月初二日立 据冯兆海讲述,冯如昌与冯汝训两兄弟最初分家时,约定共同使用院内的旱池,后来冯如昌将房子卖给王存其。因为吃水问题,王存其与冯汝训发生多次争执。后来冯如昌赔给冯汝训八百元国币,作为补偿,但以后不许冯汝训吃水。为了避免以后产生使用纠纷,特立据为证。 结语 旱池是传统农业社会相伴而生的产物,以物像的方式记录着村落的历史,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缩影。通过文中对三德范村以旱池为代表的蓄水设施的“深描”,我们可以发现日常生活视角下“以水为中心”的乡村社会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水是传统村落发展的命脉,旱池则是村民用水的重要来源,与村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发挥着建构村民生活世界的功能。在缺水严重的地区,水的问题是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旱池作为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设施,不仅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而且反映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亦遵从刘铁梁教授提出的“感受生活的民俗学”的学术思想和“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书写模式,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围绕“水”这一中心问题,借助三德范村民的身体实践与集体记忆,解读旱池影响下的礼俗生活,书写以旱池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这是本文与以往水相关的学术研究的不同之处,以期通过水与日常生活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与水相关的研究成果。 第二,旱池在乡村社会建构及兴衰变迁过程中发生着重要作用。诚如学者行龙所言,水利社会就是“以水利为重心延伸出来的区域型社会关系体系”。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在干旱缺水地区,如何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涉及千家万户,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事。在三德范村的发展历史上,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村庄规模不断扩大,人水矛盾日益突出,旱池的作用日益重要。村民在修建、使用和管理旱池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存智慧,体现了集体互助的合作精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关系,建立起丰富的社会关联,形塑了村落的整体性格,增强了村落的地域认同感,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稳定。可以说,旱池在三德范村的乡村社会建构和兴衰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推动“以水为中心”的乡村社会的形成。 (原文刊载于《民族艺术》2019年第5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梁春婵】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