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发展的新机遇(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8:11:39 《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 赵新国 金炳镐 参加讨论
二、新时代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发展确立新坐标 (一)新时代新课题的回答成为民族理论发展的主题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课题和任务。中国民族理论的发展是在我们党成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觉、自主的实践进程中形成的,但中国民族理论创新发展主题的确立并非是我们党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不断对接和解答中国民族问题时代课题的结果。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任务。在战争与革命时代,根据这一总任务,我们党始终紧紧围绕如何认识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现状的基本情况,思考和探索采用何种制度和政策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我们党从最初的民族自决到联邦制,再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主张,并于新中国建立前两年在内蒙古成功付诸实践。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有了深刻的体认,进而推动了中国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进程。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民族工作始终紧紧围绕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中最根本的两个重大时代课题而展开:一是什么是民族,如何促进民族发展;二是什么是民族问题,如何解决民族问题。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1992年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8]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科学判断和回答,深刻地揭示了民族问题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创新发展。2005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就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阐述了大政方针、重要举措,并在会后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央[2005]10号文件)中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十二个方面的论述,其中指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9]91~93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的表述,同样也深刻地揭示了民族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规律,也推动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目标任务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党面临着重大的两个时代课题:一是“如何正确看待民族问题,怎样正确处理民族问题”这个重大时代问题。[2]52习近平同志用“八个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解答了新时代我们党民族理论政策中最集中、最突出的思想困惑。二是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本质特征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同志全面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涵:“我们讲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10]150这个阐述,为新时代我们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八个坚持”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揭示,是对民族工作时代课题的系统回答和科学阐释,成为推动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主题。 (二)新时代新矛盾的逐步解决成为民族理论发展的重点内容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推动一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根据主要来自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的运动与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既是决定社会中心任务展开的主要根据,也是确立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主要依据和参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同时,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我们党和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方方面面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同时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化。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是制约满足各民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11]。特别是在多民族贫困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更加明显。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精辟地指出那样:“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12]320只要我们紧紧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和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新时代不同民族地区社会矛盾体系的结构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主要矛盾长期存在于新时代的民族地区社会之中,它对民族地区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等各方面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综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民族工作的新要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重点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主要依据和参照。 (三)新时代新征程的创新推进成为民族理论发展的具体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经过15年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战略安排。那么,民族工作如何设计新时代这个时段的愿景,怎样为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特征而付诸行动和取得成效?这已经成为民族工作未雨绸缪、顶层设计的战略问题。其中既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守正与创新问题、民族事务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问题,也包括解决民族问题的“两把钥匙”(即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在各民族共享物质田园、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方面的成效问题,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中边疆民族地区内通外联的开放发展问题。毋庸讳言,在这一进程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有效解决和基本消除危及中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民整合的特殊矛盾,即消除包括‘台独’‘港独’‘藏独’‘东突’等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活动的威胁”[7]349。这是中华民族迈入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之一。问题是时代的呼声,民族工作的新征程必须要以针对和解决民族问题为导向,才能不断推动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 总之,进入新时代,对民族工作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的解答、新矛盾转化对民族工作的新要求、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征程等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确立了新坐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