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最先兴起于大西洋世界的现代全球化运动中,欧洲诸强国之所以能在航海、贸易、传教、征服和殖民活动中不断取得进展,与其所掌握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具有正向的相关性...
【内容提要】1927年5月,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影响,一些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中的先进分子陆续加入美国共产党,后成立隶属美国共产党中央的中国局...
今天接受中山大学的讲座邀请,还有滨下武志先生做特邀评论,我本人既荣幸,又惶恐。滨下先生是国际顶级的东亚问题专家,在他面前谈及该领域话题时难免有些紧张。我个人以为...
英国是历史上染指中国西藏的主要西方国家,是所谓“西藏问题”的始作俑者,也是造成中印边境争端的重要“历史责任人”。地理勘测、地理学研究和地图绘制是英国侵略中国西藏的...
摘 要:“大革命期间,农民贪婪无知,过度砍伐森林”的观点是错误的。在18世纪末知识分子的自然主义思想出现于书本中之前,法国农民早已对环境问题有了独立见解。法国大革命...
摘 要: 明清中国普遍的诸子均分制与同时期西欧较多的长子继承制,其差异源自中西土地产权与经济主体特性的不同。明清多层次的土地产权与多样化的交易形式,以及具有较强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一段平稳快速发展期,这让西方经济学界一度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已经终结。然而,1957—1958年发端于美国进而影响资本主义世...
摘 要:与英国人重视海洋传统不同,法国人始终坚持大陆传统。然而,在经略美洲的过程中,法国人表面上一反常态地呈现出一种重海轻陆的态度。不过,细究之下可以清楚地看到,...
内容提要:苏俄新经济政策从提出到结束,中国知识界表现出来的好奇、探索、检讨、反省之心,在1920年代“中国问题”的政治语境中,形成了三次社会思想大论战。第一次争论发生于...
尼古拉·约瑟福维奇·康拉德(Н. И. Конрад,1891—1970)是俄罗斯著名的东方学家、语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12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东方语言系,师从著名汉学家阿...
20世纪,法国年鉴派史家出版的著作产生了革新性影响,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范式。该范式的一个特征是总体史(histoire générale)。虽然有许多关于这个特征的讨论成果,然而在总...
有关贵霜钱币的收集和整理由来已久。1823年,爱尔兰东方学家威廉·马尔斯登将自己收集到的东方钱币整理成册进行出版,开创钱币图录研究的先河。之后英国学者霍勒斯·海曼·威尔逊...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理性的三个问题:“我能知道什么(Was kann ich wissen)?”“我应当做什么(Was soll ich tun)?”“我可以希望什么(Was darf ich hoffen)?”处在16世纪以来...
世界历史的形成离不开文明之间的交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而往之与同一文明内部的文而化之,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演进历程。这种交往基...
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密疏有间、时起时落,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表明古代中国持续存在对外交流的史实。中外关系史(原称中西交通史)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历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