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学建设与大学文化 在当今世界的任何国家和地区,大学都被视为希望所在,被倍加呵护,因为它是培养下一代的地方,代表着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而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巨大...
马勇: 1956年生,安徽濉溪人。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说起清代的海患,清史研究者立即会想到乾嘉时期猖獗的海匪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然而,很少有人提及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海匪活动。事实上,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
开平煤矿是近代中国创办比较早,也是比较好的一个近代化企业,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然而到了1900年,却由于种种原因与外商发生极为严重的权利冲突,开平煤矿的权利不...
最坏的年代?——清末宪政选举之投票 原创: 瞿骏 晚清史 2017-11-09 本文出自《天下为学说裂:清末民初的思想革命与文化运动》第八章《“走向现代”的悖论:清末江浙地区的宪政选...
一个青年是如何走向佛系的 原创: 陈明华 晚清史 2月7日 一、从“儒系青年”到“佛系中年” 宣统二年(1910),大清王朝已处风雨飘摇之中。清廷虽已宣布预备立宪,进程却赶不上立...
杨天宏:北洋时期军阀形象的“另类”书写 摘要:军阀及军阀政治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历史存在。军阀干政乱政,军阀时期政治黑暗,是客观历史事实,不容否认。但军阀是民初制度建设...
桑兵:民国元年孙中山北上与逊清皇室的交往 内容提要:民元孙中山北上在京活动21天,百忙之中,专门抽出四天与逊清皇室往还。长期敌对的双方握手言欢,孙中山方面既是对清帝退...
马忠文:戊戌政变后至庚子事变前袁世凯的政治境遇 摘要:以往研究戊戌政变到庚子期间袁世凯的活动,多注重于“告密”疑案、练兵及其在山东的“剿拳保教”政策;对这个时期朝局中...
茅海建:康有为的“大同三世说” 按:本文系作者2018年5月28日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联合举办的讲座上的发言。 当三联书店的编辑告诉我,这次推...
刘萍:中国影像史学研究任重道远 “左图右史”,古已有之。中国也不乏图像研究的传统,但现代意义上的影像研究应始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新史学”的传入及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起...
左玉河:客观存在的历史经“口述”后还剩多少真实?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进行学术交流。我的本行是做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口述历史算是“客串”。因...
金以林:内斗,蒋介石与国民党派系斗争 内容提要:政学系是蒋介石统治时期所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其成员结构始终众说纷纭;而人们对政学系的诸多观察,更多的是源于其政治对...
罗志田:梁漱溟与他的中国文化“早熟”说 梁漱溟曾借助孔子说的“过犹不及”,强调中国和印度文化都是“早熟”的文化,因为拿出太早,所以“停滞不动”,各方面显得都不如西方...
马忠文:从顾肇新家书看戊戌前后的朝局与政情 摘要:清季总理衙门总办章京顾肇新在致其兄顾肇熙的一批书信中,对1897年中德胶州湾交涉、1898年春张之洞入枢受阻、翁同龢开缺原因...
耿云志:我的治学经历与心得 知识的准备与思想的训练 一个人无论做何事业,或做何种学问,都需要有知识上的准备。假如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则任何事业与学问都无从谈起。通常,...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7-1945年民国政治史研究述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52)02 抗日战争对国民党政权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它使国民党政权丧失了长江中...
陈铁健:大航海时代以来最惊心动魄的大国博弈 战略,是一门追求实现“可能”的科学与艺术,是在各方竞争对抗过程中,谋求对己方相对最有利的权利关系,最后赢得胜利。大战略则...
罗志田:凭直觉成大学问——梁漱溟的治学取向和方法 编者按:本文关注梁漱溟先生的治学方法,在反复回味梁漱溟作品的基础上,作者总结其治学方法的特点为“以‘问题’为中心”...
徐秀丽:以学术创新为首要使命 《近代史研究》创刊于改革开放初的1979年,当年10月出版第一辑,是一本32开的书籍,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从1981年第2期(5月出版)开始,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