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华北自治运动是内政外交双重因素交互影响的产物, 不仅是日本有预谋的蚕食华北、实施其侵略中国计划的重要步骤, 亦是《何梅协定》达成后, 在国民政府对日妥协背景之下,...
现有的五四运动史研究带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从“运动”(movement)的视角推演北京学生运动如何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各阶层参与的爱国运动,二是根据运动一方人士的回忆和进步...
五四运动是一个意义不断延伸的名词。最初它只是对1919年5月4日学生运动的指称。1919年5月19日《民国日报》载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致各省各团体电》首揭:“五四运动, 实为敌...
在五四时代前期,中西文明的大论战,其论述的方式不是“文化”的,而是“文明”的,对立的双方,从普世的人类立场,比较中西文明之优劣,从而在世界文明的整体大趋势中寻找中...
“天下”的崩解与双重转化 近代中国一个宏阔的时代转变,就是“天下”的崩散及其多重演变——向外转化成了“世界”与“中国”,向内转化成了“国家”和“社会”。李文森(Jo...
随着近代工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实业的发展, 到民国时期, 资方、雇主与工人或雇员的关系实际上已构成社会网络中最基本与最重要的生产关系与人际关系。劳资共处同一经...
摘 要: 以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研究, 多偏重阶级斗争的革命话语视角, 而较少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探究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组织形态问题。本文以早期安源工运为考察对...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今年是《新青年》创刊一百周年,我们通常所称的新文化运动即是从《新青年》创刊开始。1920年4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发表《新文化运动是什...
所谓早期国家,指的是一种不成熟的国家状态。具体到中国而言,早期国家大致为夏、商、西周时期。当时,虽然出现了以王室为代表的公共权力,但社会组织中的地域关系尚不成熟,...
“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是近几年不时见诸报端的一个概念或说法。它关涉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课题,也直接影响如何推动当代中国史学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和学...
摘 要: 党旗、国旗作为代表政党和国家的政治符号, 具有凝聚人心和塑造认同的功用, 也是政党和政府进行权力运作与正当化自身统治的工具。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国民党以党旗代国...
摘 要: 陈旭麓以“新陈代谢”为核心理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将对历史大势的整体观照与对史实细节的爬梳分析完美结合;他提出的诸如海派文化与上海史研究、中等社会研究、秘...
摘 要: 张泰荣是奉化一个普通的小知识分子,通过研读他的日记,我们以他的个人经历为主要线索,讲 述 1920 年代不同身份、不同政治取向的地方精英完成权力重组的过程。一方面,部...
摘 要: 1945年抗战胜利后,陪都重庆国民政府决定以国家的名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日举办全国性的胜利庆典,并颁布《庆祝胜利实施办法》,令全国各地一体遵行。重...
摘 要: 1883—1919年间,在近代都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民主革命日益高涨的过程中,在江南买办商人和文人的推动下,上海徐园经历了从“私家园林”—“公共雅集园”—“商业娱乐园”—“大...
摘 要: “黄色”由代表高贵、尊严的民族象征色彩词, 转成与色情淫秽之指代并列共存、具有内在含义矛盾的词汇, 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汇与现实中国社会政治互动的产物。作为负面贬义...
摘 要: 大革命失败后,大量非共产党的国民党左派青年也遭到杀戮。劫后余生者,仍在继续探索革命的道路。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激进化有其自身的主体诉求,并非政党“...
摘 要: 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中关于历史学性质、历史学家工作与过往历史实在之间关系的看法, 可以区分为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 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
摘 要: 清末民初江南读书人在城乡间的社会流动并不仅仅是一个从村镇到小城市再到大城市, 甚至走出国门的过程。其还有一个读书人入城之后有意或无奈“回乡”的过程。他们回乡的...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一套关于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系统历史叙述,即历次革命运动依序深入,层层推进,继往开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