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曾经盛极一时的天朝帝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摇摇欲坠,气息奄奄。似乎无坚不摧的西洋舰炮,让清王朝的有识之士清醒地意识到,不能再用一贯诗意的情怀面对现实的惨...
嘉道时期是清朝由盛渐衰的转折期,也是中国由传统步入近代的序曲。因其转折时代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嘉道两朝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大凡转折时代,必有...
《清史研究》2008年第4期发表了《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它是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清光绪帝死因研究)课题组的结项报告。课题组由中央电视台清史...
马大正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在中国边疆学和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方面用力尤勤,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重要成果,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去年六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
清嘉道时期是清朝由盛入衰的转折点。以嘉庆、道光两位皇帝为主要核心领导层的官僚统治集团因循守旧,毫无革新意识,对西方世界和国内局面的认识和把握,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
在最近出版的《历史学家茶座》第一辑中。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王曾瑜认为:“戴逸、龚书铎在主编《中国通史彩图版》时,只是挂个空头主编,而全书是出版社临时找了一些南郭...
解析《中国通史》(彩图版)获将之争 李锡厚 -------------------------------------------------------------------------------- 最近,《中国通史》(彩图版)获奖一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文汇读...
清史专家卜键近日推出了70余万字的新著《国之大臣——王鼎与嘉道两朝政治》。在没有读此书前,我只知道王鼎是今陕西蒲城人,在蒲城县的一条街 上有一个牌楼,上面写着“将相故...
编者按:日前,《管锥编》的英译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艾朗诺应邀访问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与清史办主任卜键,就钱学与红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席间,艾朗诺提及鼓...
研究乾嘉道转折时期的清代学术史,不能不提到被誉为“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清史稿》卷364,《阮元本传》)的阮元。阮元(1764-1849)...
近日笔者出于专业爱好,饶有兴趣的拜读了扬州大学刘建臻教授整理,并经广陵书社出版的《焦循全集》。大家知道,焦循是清乾嘉时期有“通儒”之称的杰出学者、思想家,亦是当时...
“来新夏随笔自选集”(《问学访谈录》《书卷多情似故人》《说掌故论世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来新夏先生生于书香门第,青年时期的求学阶段是在抗战的特殊时期度...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学术批评 郑风 -------------------------------------------------------------------------------- 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八字方针,作为党发展和繁荣文学...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对于动辄无限上纲、大帽子满天飞、口诛笔伐都不陌生,但毕竟是将近40年前的事情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拜读了王曾瑜先生的《空头主编与南郭先生合作的等外品――评...
陈泽奎 一 人类归属于大自然,生存于大自然,既受自然界的恩惠,又受自然界的限制。水旱风暴,地震滑坡,山崩海啸,瘟疫虫害,不一而足,自然灾害使人类曾经付出过难以数计的...
李根蟠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清代荒政研究》,李向军著。16.7万字。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责任编辑:白洪信。 荒政在中国经济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自古以农...
李伯重 《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家、法国汉学家魏丕信(Picrrc一Eticnnc Will)的代表作之一,一九八O年在法国出版,引起国际学界的重视,被称为“一部...
常建华 突如其来的“非典”,给人们提出一些问题。如危机时期的社会秩序如何维持?如何稳定人们的不安心态和保证身体健康?为了防止传染,目前有效的办法是隔离与检查,可以说...
佳宏伟 (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 近年来,疾疫史研究打破长期以来依附于中国医学史研究的局面,逐渐引起史学研究者的兴趣,并渐趋形成新的研究热点和一批作者群,...
马金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研究生 史学理论研究 2005年第4期 疾病医疗社会史作为新社会史的一个分支,虽然在目前尚无一明确而清晰的概念予以界定,但总体来看,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