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孙继民,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石家庄050051)。 【原文出处】《民族研究》(京),2010.3.92—94 俄藏黑水城文献以西夏文最多,占全部编号的90%以上。因...
内容提要: 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科学论证,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一。《资本论》以翔实的资料和罕见的逻辑力量,从“确定的物质事实的领域”,科...
生产资料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所谓农业生产资料的概念也不一定准确,因为大牲畜既是农副、运输业的生产资料,又是手工业的生产资料。如此称谓只是为了论述方便而已。[1] 生产资...
《古代社会经济史探,高树林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1 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术丛刊弁言 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本学科...
《礼记·檀弓下》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秦穆公时,有一年天气大旱,他把县子召来请教说:“天久不雨,我想把有残疾的人拉到烈日底下去晒,不知意下如何?”县子说:“...
7月20日,广东省发改委透露,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实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至此,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鲁、浙、粤三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全部落定。加上...
【内容提要】武王伐纣的史实,在《世俘》所载之外,至少还有两项内容:一是武王在牧野之战胜利后离开商都时将一部分殷遗民上层分子迁居西土,二是武王在牧野之战胜利后返回镐...
一 赋役收入是中国帝制时期国家机器得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赋役制度也因此成为帝制国家法规的最基本内容。相比于近代时期,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国家机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能力有...
作为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竺可桢一生的事业,可以概括为两大成就:一是气象学、物候学等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二是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奇迹般地把地方性的浙江...
十四世纪中期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元朝由盛转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使统治集团受到沉重打击,并一步步走向衰败。公元1311年,在浙南大地上诞生了一位对元...
【内容摘要】本文是笔者的“河南历史时期环境变迁和水利兴衰”课题的一部分,探讨历史时期河南天然森林的变迁规律及变化特征。认为:1)战国至两汉是开发的第一高潮,天然林消...
【中文摘要】中原商周文化向长江流域的扩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是通过不同的模式进行的,其影响程度及结果也不相同。中原商文化在二里岗时期曾大规模向长江流域扩张,直接促成...
《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阎守诚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礼,2008.10 目 录 绪 论…………………………………………………………………………………………………………...
【内容摘要】在古代东莞即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广大地区,盐业是重要的手工业之一。本文研究表明,东莞古代盐业的兴起和发展对珠三角沿海城镇的兴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古代东...
【英文标题】Discourse on Trans-Culture Study: On the Discussion of Historical Thoughts 【作者简介】姜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跨文化...
一 在水利技术科学的意义上,近代水利——尤其是民国水利是对传统水利的一场变革;在文化观念形态的意义上,清末民初商品经济水利的崛起,是对中国宗法、封建地主农业经济范畴...
题图:参观者在国家图书馆观看“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CFP 《高昌馆杂字》封面(资料图片) 汉语中的“消停”,回鹘文音译为“阿思答”;汉语中的“刮...
编者按: 文明与国家探源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国内学者对文明与国家的认识日益深化,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但由于关注点不同,理解上仍有分歧。本期刊发范毓周、易建平两位学者...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农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农业以无机能的大量投入为标志,并使用上千上万的化学合成物质;生命科学的尖端成果如转基因...
早期文明的兴衰不是单凭两重证据法就能解决的,必须依赖多学科方法的协作。这种研究不但要了解文明起源的历史,而且要对起源的原因和动力机制作出解释。 当今国际的文明与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