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史或区域史的研究应是世界史研究的一部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历史的研究,既应是跨区域跨文化的综合整体研究,同时又是各个地区或区域研究的深入。在地区史研究中,地...
【内容提要】民国初年培本有限公司经营账簿系统完整,类型多样,内容丰富。账簿完整地记录了培本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等活动,较为细致地展示出近代徽商经营乡村工业的实态。这批...
第二节 诺思和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 西方世界为什么能够率先实现工业革命并进而转型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长期以来吸引大批学者的问题。作为经济史学家,诺思也需要对社会...
第三节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西方世界的兴起》阐释了产权制度的重要,但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可以获得这种有效的产权,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处于非合意的演进环...
【摘 要】一生致力于稻作学研究的丁颖教授,自20世纪20年代因发现野生稻而开启中国栽培稻种起源的研究,数十年,不断丰富材料和方法,论证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纠正了“中...
明代,特别在明代中叶,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使用奴婢、从事商品生产的经营地主。以缙绅地主为多。如文献记载,这些地主“役僮隶”、“ 僮奴几二千指”、“课僮仆力耕稼”、“...
【内容提要】宁波民营企业制度自五口通商发轫至今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发展。从19世纪末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普遍采用古典企业制度,到20世纪前期资本扩张时期引进股份制等近现代企业制...
【内容摘要】对南宋人口密度的考察发现宋代乃至元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人口的增长,几经济发达区域都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而不发达区域的人口密度都比较低,在这种...
【内容摘要】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有关批驳冲击一回应模式的论述,从对其自身社会的反思及进一步的推演出发,否认近代西方世界与中国之间存在的重要差异,否...
[内容摘要]中国近代的农机具事业,开始于引进国外的先进农机具和有关技术原理的著述、近代以来,中美两国在农机具事业的交流与合作,主要表现在垦田农机具、排灌农机具、畜产...
简直是一个笑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了,前三十年竟成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一伙西化“精英”分子,公然污蔑前三十年比旧社会还不如。这就是说,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
【内容摘要】借贷计利,并非社会的永恒存在,它有其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原始农村公社时期,“贷”是一种无偿的给予、支援.,西周以后,随着农村公社井田制的破坏,私...
【编者按】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9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主办了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世界史)“二战后东亚与欧洲历史反思与和...
由《职大学报》主办、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1年墨学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内蒙古包头市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60余位专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墨学当代价值之...
【作者简介】鲍尔康泊(Amd Bauerkaimper),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历史系教授。 【编者按】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9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主...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水稻是明清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食物依赖,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由水稻作为主体的农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美洲作物传入中国以后,没有改变水...
【中文摘要】在欧洲商业组织引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实体股权长久以来一直依靠文化的以及法律习俗所支撑。在缺少法典化、系统化的私法惯例之下,深深植根于日常惯例之中的契约文...
【内容摘要】张星烺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史学界著名的学者,以汇编中西交通史料而享有盛誉。他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首次汇集了当时相关的主要资料和重要成果,并对中西交通史...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的博弈中,产生了一系列针对农业生产特征,维护社会再生产的救灾、抗灾的思想、政策与措施,可以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为救荒而事先建立的仓...
【内容摘要】中古时期,东西方城市基本上都是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封建生产关系牢固建立起来的前提下,在由地方割据走上集中统一的政治形势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