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唐邓玄挺入寺行香,与诸僧诣园,观植蔬。见水车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乃曰:“法师等自蹋此车,当大辛苦。” 由于记载比较简略,在相当长...
2011年8月20日至21日,由东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基地、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合办,《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协办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产业与金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举...
水车起源和发展丛谈(下辑) 【提要】本文以传统水车中的两种——筒车和井车作为研究对象。关于筒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宋元筒车发展的大势和各地区的发展差异,专节介绍了宫廷...
三月的首都阳光朗照,春气袭人,这苍凉厚重的土地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郁与欣喜、沉睡与复苏交织的色彩。我们一行浩浩荡荡来到了马老这个百岁老人的家,亲身体验从朋友、网上所...
【内容摘要】本文对黄宗智“过密化”理论作出修正,认为近代农业经济存在“过密化”现象的条件是小农劳动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MRMC),而不是如黄宗智所说的“劳力边际产量...
3月31日,中國首個移民生態博物館在陝南漢陰縣鳳堰古梯田現場揭牌。由清乾隆時期湖廣移民來此開拓的鳳堰古梯田,因此備受關注,它不僅是目前中國北方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
北宋建国之初即有宫廷利用筒车的有关记载: [开宝九年]六月庚子步至晋王邸,命作机轮,挽金水河注邸中为池。[1] 开宝九年六月,上以晋王光义所居地势高仰,水不能及,庚子步自左...
【内容摘要】晋南山麓平原地带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地表水资源:流量稳定的泉水和季节性的洪流。在龙祠周边,龙子祠泉是最重要的泉水资源,经过千余年的开发,于明代末年形成较为...
第八章 北宋帝国的崩溃与运河 北宋时代的运河,曾经长时间把军事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连系起来。已.如上述。可是,到了北宋末徽(1101—1125)、钦(1126—1127)二宗时代,由于种种...
“宰”、“相”之称,分别见于殷、周、春秋之时,但连称则始于战国。如《韩非子·显学》:“宰相必起于州部。”秦汉以后,宰相制度确立,自此延续了两千多年,在历代统治事务...
【内容提要】冀中定县租佃关系,为近代中国农村尤其是民国时期华北平原租佃问题提供了重要例证。总体而言,在中共革命之前,租佃关系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当地纯粹的出租地主很...
五人墓碑记① 明·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②,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③,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④;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⑤。呜...
【内容提要】具有“天然药库”之誉的武陵山区,唐宋时期的药材资源具有品种多、质量优良、资源富给、遍及全区和采集者众、产出不訾等亮点。武陵山区丰富的药材资源除少数区内...
【内容提要】洛阳出土的唐代《夏侯昇墓志》记载了地方藩镇武宁军的具体供军措施,为了解中唐以后藩镇军费支用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个案材料。武宁军以营田供军费、以工商助军费和...
【摘要】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局稳定和经济恢复改善了农民的收支水平和购买力,然而通过市场增收的途径逐渐受到限制,苏南农户的农副业收入仍占主导地位,农家经济并未产生结构...
【作者简介】侯建新,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南京210093);龙秀清,天津师范大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天津300387)。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11.5.167~177 在西...
【内容摘要】汉代已经掌握反季节栽培技术,但对于这项技术进步,汉人习惯援引“不时不食”观念进行批判。该观念既与汉代月令制度的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又有灾异论这一强有力...
“陈平分肉”的典故,是司马迁写进《史记·陈丞相世家》中的传闻故事,由这件小小的轶事,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陈平年少时的志向风采,更可以体察到秦汉时代乡里社会的风土人情...
世界文明大都是缘水而起的,如起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两河文明,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相应地,古代建城也自然沿河选址...
唐代出现了陈廷章撰写的《水轮赋》,虽然是文学作品,但对筒车的基本构造、推动力量、运作特点、所需条件以及用途功效等,都描述得相当具体生动。例如: 水轮是利用河水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