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13日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通报会上表示,彭山江口沉银遗址2016至2017年度考古发掘工作已结束,出水珍贵文物3万余件,其中初步发现直接与张献...
早有耳闻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先生研究探索史前时期骨刻文,在学界引发一些争论与质疑。由于笔者先前未见相关资料,一直没有特别关注。在拙作《怎探古人何所思精...
陕西省礼泉县唐昭陵陵园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长10.5厘米,宽5.1厘米,厚0.9厘米。白玉,呈乳白色,圆首矩形,两面边缘均削棱,正面雕出一跳胡腾舞的男子。舞者长发...
全文阅读 试析王湾三期文化的来源 (作者:魏继印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原文刊于:《考古》2017年第8期)...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人们活动留下的物质遗存,研究者可以通过这些物质遗存来了解古代人们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生活,同时考古学研究还主张透物见人,以物论史,这个人不仅包括...
桐木岭遗址 矿产资源的开发是促进文明产生、早期发展和帝国形成与壮大的重要因素,冶金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以及冶金手工业的区域特征、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及对文明的影响,是...
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唐窦曒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长4厘米,厚1.5厘米。圆雕,猪呈伏卧状,体肥胖,大头肥耳,小尾,双目圆睁,短嘴,刀法简洁,碾琢有力。腹部钻一...
四川在我们国家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区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是一个沟通南北东西、境内和境外一个重要的区域。此次研讨会可以通过考古、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研究,让大家认...
全文阅读 从凌家滩玉器外来文化因素看淮夷文明的形成 (作者:石荣传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7年第2期)...
以翼城大河口出土文物为主题的展览,已经在全国很多城市展出,在大家为展出的霸国文物唏嘘赞叹的同时,我们这支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翼城县文物旅游局组成的联...
1974年湖北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商代,现藏湖北省博物馆。通长94厘米,援宽13.5厘米。玉料经浸蚀后呈灰白色,局部有褐色沁。体扁,援部两边刃,两面中部有随形脊一条。锋...
陕西省凤翔县城唐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长径3.7厘米,短径3厘米,高1.2厘米。玉呈青灰色,并夹有黑深色带状斑纹。器呈椭圆形,盒底和盒面均微鼓,琢出子母扣。表面抛...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筑邗城,开邗沟,连通江淮。邗沟是中国开凿最早的人工河道,也成为大运河的起始河段,并沿用至今。邗沟在历史上多次改道,其中隋代以前的早期...
曹操高陵的发掘工作始于2008年12月,结束于2011年6月。其间发掘工作受到干扰,有段时间甚至停滞不前。但是,考古队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这两座墓的发掘工作基本完成,为曹...
陕西省西安市宫城遗址内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长4.5厘米,宽3.5厘米,高1.4厘米。青玉,表面呈浅灰褐色。盒盖盒身均琢成方形委角,有子母口可以扣合,盒内抛光。盒...
在刚刚评选出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考古项目的代表成功入围。评审专家认为,近年来石家河发掘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使人们对长江中游...
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玉料呈白色。器由五块玉料琢镂成不同形式的二十六节十二个活环套练式佩,由十三片镂空的各种形式或图案的玉片及廿四...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出土,属于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长16.6厘米、残宽5.9厘米、厚1.2厘米。现藏浙江省博物馆。正面用阴线雕刻出一组图案,中心为一组大小不等的同...
1949年以前,沈从文是作家,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1949年后,他转行做了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交道近四十年,其间的专注和投入并不比早年从事文学创作时...
战国早期,高273厘米、宽335厘米,架长748厘米,最大者通高153.4厘米,重203.6千克,最小者通高20.4厘米,重2.4千克。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为当时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