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候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葬具,形制硕大,结构奇特,棺重约7吨,是曾侯乙墓墓室内的主棺,棺内套有一内棺,成殓...
陕西省长安县茅坡村唐墓出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藏。长6.3厘米,宽2.2厘米,厚0.3厘米。白玉,呈粉白色,扁平体,弓背形,直边一侧有榫头状子口,两面分别碾琢出牡丹花叶纹和...
北宋,宋徽宗赵佶书,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纸本,草书,此卷草书千字文全篇,末款宣和壬寅御书并草押、钤印,即创作于宣和四年(1122年),时赵佶四十岁。...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长15厘米,高5.1厘米,厚0.15厘米。青玉,呈粉青色。扁平体,近弧形。底边呈长条形子口,可装梳齿,周边略厚,沿周边碾出一...
2014年4月,美国香格里拉出版公司的高思澜(Sheldon Lee Gosline)博士在考察广西平果甘桑遗址发现刻字石板时,宣称发现了甘桑、那豆、布逢等地的巨石天文观测遗迹、古岩洞墓葬、巨石...
战国时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高16.3厘米,长20.4厘米。木胎。呈鸳鸯形,由两半胶合而成,颈部作圆形榫卯结合,插入器身,头可自由转动。器身内部剜...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冀南平原的临漳县漳河沿岸,有一座曾经辉煌了四个世纪之久的古都邺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邺城曾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
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高195厘米,宽130厘米。陕西咸阳三原县李寿墓墓道西壁出土。这幅备马图位于仪卫图后面。由1马7人组成。中心位置是一匹配有鞍具的黑鬃白马,周围是贴身侍...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出土于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墓道东、西壁,共三幅,分别高364、420、315厘米,宽207、231、207厘米。懿德太子墓中阙楼图的背景是青山绿树,墓道以北的城墙内,...
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尊高33.1厘米,口径62厘米,盘高24厘米,口径47.3厘米。出土时尊放在盘内。尊为筒形,侈口,长颈,腹下垂,圈足。...
1、甘桑测量 2014年6月23日上午参观平果县博物馆之后,我们团队的何驽、徐凤先、叶晓红,在地方考古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用全站仪对平果县甘桑遗址周围的山峰进行了测量,目的是研...
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韦美美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长11.4厘米,直径0.5厘米。白玉,青白色温润细腻,洁白无瑕,形似圆柱体。首端琢成花蕾状纽,纽茎之下钻一圆穿,旁边有一浅...
1940年至1946年,同济大学,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迁至四川李庄。为什么这些顶尖的学府和研究机构,要在彼时迁到这个四川省偏僻的小镇?李...
刚刚公布的2016年度十大考古发现,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赫然在列。这个被评价为可以影响中国瓷器史的小村子也随之声名远扬。 4月14日,记者来到固镇村宋金瓷窑址发掘地,听当地文...
五代,纵50厘米,横320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作者董源(约937-962年),字舒达,钟陵人(今江西进贤西北)人,南唐时曾任后苑副使,后苑又称北苑,故人称董北苑。善画山水,多...
1965年辽宁北票西官营子营子冯弗墓出土,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十六国时期,淡绿色,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流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
谈起魏晋风流,您会想到什么呢?想到竹林七贤、五石散,想到嵇康的琴、王羲之的鹅、谢道韫的雪?今天之后,或许您也会想到曲凭几。 这是一类小巧别致的家具,在古人席地而坐的...
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复原长度1.5米,方銙长3.2厘米,宽2.9厘米,厚0.3厘米。白玉。玉带由附环方銙九、柿蒂纹方銙二、有孔尖拱形銙三、圆首矩形...
2014年6月21日,应广西甘桑天文指向线的天文考古研究座谈会主办方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驽、王辉、叶晓红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徐凤先等一行前往广西平果进行实地...
2016 年9 月23 日,国际著名汉学家和东亚艺术史学家、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教授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 先生应邀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做了题为《中国佛教石经》(Buddhist...